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序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但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是直接从家庭企业管理模式演化来的,缺乏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切实加强改进。本文将从介绍内部审计现实状态、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中小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并提出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及现状分析(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短短的20年里,我国内部审计已经具备了一定数量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它在维护财经法纪、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国家审计署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国家内部审计机构共完成审计项目198万个,查处损失浪费金额652.9亿元,提出被采纳意见102.9万条,发现大案要案线索9841件。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达30余万人。此外,我国为建立国际一流内部审计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及措施。2003年5月,审计署发布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做出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2006年初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此同时开始实施了新修订的《审计法》和《公司法》。相应的制度法规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审计师协会所倡导的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已基本接轨。(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运作规模普遍较小,整体组织结构混乱,权责不清,因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很多问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不健全,具体而言:一是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如预算制度、采购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缺失或不规范;把执行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内部控制系统。二是习惯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只偏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事前预防控制、规范,从而导致控制收效甚微甚至失控。三是只注重钱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并且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管理层也较少,因此决策层能够较快地获取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所有者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只是凭借着一种经验和直觉,不能够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作出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更不能对风险的大小、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延误了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降低风险的最佳时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出于成本费用等因素,极少设立内部控制的监督部门,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监管部门,但在实践中也是形同虚设。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基本的审计制度与流程存在弊端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与执行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一、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水平低。我国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缺乏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导致一些经营者视制度与规则为摆设,在管理决策中表现为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而且我国大多数小企业一般都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应本企业特点的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缺乏相应的决策机制、约束机构和激励机制,运行效率不高。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二、内部控制不健全。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三、对内部控制认识有片面性。内部控制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它绝不等同于规章制度,也不等同于内部管理,更不是组织计划。内部控制要以有效为前提,其控制的是企业的关键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风险。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经理和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企业认识不到内部控的重要性,由此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结构较差,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不完善近年来,内部控制人员,如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审计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来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并且受中小企业员工本身素质和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不重视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员工专业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责任感,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结合点没有很好的得到渗透,忽视对企业员工的激励,缺乏把内控制度设立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更为忧虑的是,中小企业在内部审计中人员的角色定位十分模糊,无法确立有效的人员角色机制,明确其监督职能,完善各个职位上的角色定义,将内部审计人员真正划分开来,做到职责不兼容,目标明确。总之,内审人员的角色定位问题很重要,定位准确内部审计的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定位不准,内审的功能则难以实现。(三)、控制费用支出较大,潜在亏损增加目前,许多小企业的费用支出正处于失控状态。如某些小企业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小企业出现亏损,或雪上加霜;有的小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核对,并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做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在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在处理授权度和受控度关系方面不够合理内控制度的关键就是处理好授权与受控的关系,设置得当的授权有利于内控效能的发挥和营运能力的提高,授权不当必然加大风险和产生错弊,受控度则关系着内控制度的具体实施和对授权度的约束。过度授权造成独裁加大风险,受控不足造成管理混乱。中小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资金有限、市场风险高等特点,所以当经营者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容易发生更改投资方向、改变经营理念等行为,中小企业对于建立健全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更迫切。因此,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无法有效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在信息反馈渠道上建树不大,无法解决企业领导者无法获取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反馈信息的缺陷;此外,在信息系统的构建尤其是信息系统模块的定制与购买上,配置通用型的模块的资源不合理,这样企业无法更换自身目标市场,实施业务转型时便能在保证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继续运作的基础上降低系统的改造成本。(四)、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范围、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手段不全面,无法建立评价控制系统和激励控制系统我国现行有关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规范大多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相关部门应当遵循《审计法》和《内部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具体的操作指南和业务规范,增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科学、严谨、具体的内部审计执行标准和准则,是内部审计客观、公正和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建立我国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的需要。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内审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于是,各级管理部门更加有恃无恐,趁机钻了内部控制的空子。)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审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的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审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现行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许多只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致使实践操作五花八门,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我国尽管制定了《内部审计准则》,但还处于不断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目前的内部审计实务中缺乏一套完整、科学和具备相当权威的准则用于指导实务。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无论是总体框架还是具体内容都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最新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上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部费用等项目的监督和评价上,还应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盈利水平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强审计职能中的管理职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审计人员要以效益标准作为审计评价依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效能,使内部审计能够实现高层次综合性再监督。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逐步提高审计环境,适应电算化审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二是拓展审计工作的领域,明确工作重点,在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三、解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措施(一)、建立合理审计机制,完善审计监督流程管理层是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实际控制群体,控制和配置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管理层,应摒弃对内部审计的偏见、错误认识,把强化内部审计视为企业适应复杂竞争环境的需要;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内部审计的开展是其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是其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应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投入资源,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对改善管理效率与企业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确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内部审计模式。只有管理层的重视与配合,才能为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其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就要借鉴国外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全面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和手段,明确定位管理职能边界,增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对重要经营活动实施专项审计,同时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创新内部控制模式,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的整合优势。为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适应企业治理结构,我们还应主动调整和改革现行的“层级管理”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式。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的平行地位是影响独立性的关键因素,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实行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垂直组织管理机制。(2)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将风险管理引入内部审计,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风险控制机制,保证内部审计的监督质量,依靠紧密的检查程序把风险降低至设定范围之内。首先,建立风险管理评价模型,通过对中小企业的业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找出高风险部分或环节,确定审计重点,分析其产生高风险的原因,制定科学有效的审计计划,集中力量实施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控制风险的职能。最后,中小企业还不应忘记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因此中小企业既要搞好风险评估工作,又要努力预防风险。(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加强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的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由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并应当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报名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不同舌9企业其生产经营的性质、特点以及所处的经营环境都各不相同,因此中小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应契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其内部组织结构简单的特点。初始阶段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应该设置自身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内部审计人员。从具体方式上来看,可以有如下的选择:(1)依据企业的生产经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