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周敦颐一、作家及作品1.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2.题解“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义丰3.写作背景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二、原文及译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晋陶渊明独爱菊。(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李唐来,世人甚(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都喜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爱莲说)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洁净的挺立在水上)(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但不可以贴近玩弄它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此句为判断句,从“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判断动词——“是”)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在此作语气助词)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三字词句子(一)重点字词①“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②蕃(fán):多。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11)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17)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二)、词类活用: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3.远:描述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4.清:描述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三)古今异义词:(亭亭净植)植:古义:立今义:种植(宜乎众矣)宜: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适宜,该当。(四)一词多义:之之代代词词,替代人或事物(不屑一顾,置之度外);构构造造助助词词,的(水陆草木之花);助助词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焉焉兼兼词词(故日月星斗移焉《共工怒触不周山》)语语气气词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明澈(濯清涟而不妖);幽香(香远益清)远远远播,描述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接近它,也就是间隔长,(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鲜鲜少(陶后鲜(xiǎn)有闻);新颖,(无鲜肥味道之享);艳丽,(芳草鲜美)直直挺立(中通外直);只,仅仅(岂直五百里哉)(五)、特殊句式【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贫贱者也;莲,花之小人者也四.主题归纳: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者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与美学情趣,并把自己的审美观念与花的自然特点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五问题归纳1.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找出文中描写莲花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找出文中描写莲花成长环境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找出文中描写莲花体态,香气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5.找出文中描写莲花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侵犯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找出文中描写莲花风度,气质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六、中考真题(一)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16分)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水陆草木之花()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③可爱者甚蕃()④濯清涟而不妖()9.翻译句子。(4分)①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10.理解填空。(3分)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11.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3分)(二)阅读《爱莲说》,完成第8—11小题。(11分)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香远益清()②陶后鲜有闻()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译文:10.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的生活态度。(4分)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三)完成11-15题。(l0分)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答: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答:(四)2007年泰州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3—16题。(11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濯清涟而不妖()(2)日上日妍()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译文: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3分)句子:启迪:(五)2007年湖北省鄂州市[甲]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2007年山西省新课改区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8题。(10分)[甲[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爱莲说周敦颐4.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结庐在人间()(2)亭亭净植()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B飞鸟/相与还C晋陶渊明/独爱菊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译文: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8.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答:(七)2007年广西百色市(实验区)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13分)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