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报告概述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是利用有关信息实现财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从而实现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改善企业的决策效率;二是提供丰富的管理工具,参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从本质属性上看,管理会计是一个通过提供经营管理信息提升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其实质是旨在提升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包括价值目标的确认、价值信息的提供、价值管理与控制、价值评价和分析等。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在服务对象方面,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为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虽然对内、对外都能提供基本的会计信息,但主要侧重于对外部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属于“对外报告会计”。二是在职能定位方面,管理会计重在“创造价值”,它渗透于单位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既有助于解析过去,通过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更好地适应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需要;又有助于控制现在,通过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单位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进行;还有助于筹划未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而财务会计则是“记录价值”,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对单位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属于“报账型会计”。三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管理会计为单位自身服务,采用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而财务会计有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较固定的程序与方法,并受会计规范的约束。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大幅提高,管理会计作为单位管理中决策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拓展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管理模式不断变革、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现实,在集成数据处理、长期与短期决策平衡、不确定性风险识别与规避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单位提供更多财务信息系统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信息支持,更好地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同时,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各国政府及非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也要进一步运用管理会计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效能。二、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管理会计能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单位经营情况和支出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过程控制以及企业业绩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能够满足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核心员工等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内部决策、控制、评价和沟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还能够在具体实施时,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提高企业实务活动运作的效率性。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无论对公共部门还是对企业都非常必要,不仅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单位在保证经济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基础保障。财政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推动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三、财政部对管理会计工作要求按照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财政部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提出对当前管理会计的工作要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2)争取在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师,推动加快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建设,为全面提升单位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服务;(3)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4)同时,结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此外,财政部在要将管理会计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的同时,提出管理会计建设的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要整合科研院校、协会、学会和企业等优势资源,结合我国会计发展实际和企业管理实践,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能力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对新的经济现象、新的问题、新的观点视角,探本求源、去伪存真,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二是研究建立中国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加强国际、国内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在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强管理会计行业自律,实行规范化管理。三是研究建立管理会计公告制度。发布管理会计的定义、目标、基本概念、要素、基本内容、主要方法及案例说明等,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概念与方法体系,做到理论上有支持,实践上有案例,指导和协调实务工作,并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四是积极推进管理会计实践。管理会计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单位积极运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管理水平。要推动管理会计产学研有机结合,鼓励单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提升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形成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五是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要改变会计就是记账这一观念,探索和优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等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及后续教育,为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建立人才储备。六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防止“信息孤岛”。支持会计软件、中介机构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拓展,加快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到理财、管理和决策转变。目前,这几项工作由财政部有关司局、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和中国会计学会等部门都分头在做,财政部要求各部门要加快工作进度,使中国管理会计师队伍尽快建立起来,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为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服务,实现我国管理会计跨越式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内接近或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四、管理会计变迁和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目标,概括地讲,是关于管理会计系统运行所要达到的境地的范畴。它不仅是沟通管理会计系统与管理会计所处客观环境的“桥梁”,更是连接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实践的“纽带”。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从发展历程看,管理会计是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管理科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变迁也是管理会计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内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管理会计变迁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由于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成本的降低,管理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世纪20年代,泰罗提出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学说在美国许多企业中受到重视,“标准成本控制”、“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被引入企业内部的会计实务中。但由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重局部、轻整体,二战后期逐步被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形成了主要致力于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与管理,尤其是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预测与决策、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规划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用来衡量各个部门的效率和整个企业的业绩。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年会正式采用“管理会计”来统称企业内部会计体系,标志着管理会计正式形成,自此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是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加上新技术如电子计算机大量应用于企业流程管理,管理会计向着精密的数量化技术方法方向发展。投入产出法、线性规划、存货控制和方差分析等计划决策模型在这一时期建立发展起来,建立了有关流程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理论与方法体系,极大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有效应用,管理会计职能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信息。但由于管理会计对高新技术发展重视不足,且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并主要强调会计方面,其发展不仅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管理会计学者对新的企业经营环境下管理会计发展进行了探索,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三是强调企业价值创造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流动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依赖程度日益增强,技术进步导致产品寿命缩短,企业之间因产品、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日趋频繁,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客户需求等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需要从战略、经营决策、商业运营等各个层面掌握并有效利用所需的管理信息,为此管理会计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性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比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可以通过云计算对客户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供货或消费倾向、是否可以放贷等。这是管理会计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二是精细化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主要是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更加精细。比如,运用平衡计分卡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不但克服了信息的庞杂性和不对称性的干扰,也为企业提供了有效运作所需的可量化、可测度、可评估的各种信息,有利于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五、决策信息和控制方法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既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治理的需要,也是完善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控制和绩效评价体系的需要,还是增强企事业单位的内在活力、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绩效水平的需要。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程中,还必须要建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完整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应当在根据管理活动全过程中,以决策信息和控制方法为基础进行构造——在管理活动各环节形成基于因果关系链的结果报告和原因报告。结果报告形成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而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规划、决策阶段形成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以及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其对应的就是企业预算;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控制阶段形成执行差异报表,其对应的就是预算与实际之间差异的分析;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评价阶段形成目标实现程度的报表,其对应的是业绩考核。企业在提供结果报告的基础上,应当提供每一种结果产生的原因报告。原因报告要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融合,从财务结果层层追溯至业务活动。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建设,就是要在传统的以财务会计为主所建设的信息体系的基础上,适应管理会计以及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一体化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