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炮兽(法)雨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了解雨果及其浪漫主义;二、领会《炮兽》的内容与题旨;三、把握场景设置对表现作品主题、深刻人物性格的意义;四、对照法在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东部贝藏松省一个军人家庭。1823年发表中篇小说《冰岛魔王》,奇情异想的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相当娴熟。1885年在巴黎逝世,法国为他举行国丧。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1874年,以共和国军队平息旺代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共和国司令官郭文、神父穆尔西登)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代,纷繁复杂的阶级斗争极为激烈。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保王党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和旺代地区率领十万农民发动叛乱,前侯爵朗特纳克成为叛乱的首领,企图占据一个海边据点引英国军队登岸。国民公会派遣教士出身的西姆尔丹作为共和国政府代表前往旺代的一支平叛部队督战。这支共和国军队的年轻司令郭文是被作者赋予美好理想的人道主义者,他是朗特纳克的侄孙。共和国军队与叛乱的农民军发生数次激战,后来,朗特纳克被围困,他以被他劫走的三个小孩做人质,要求换取自由,被郭文断然拒绝。由于偶然原因,朗特纳克得以逃脱,共和国军为搜捕他而放火烧了一座城堡,城堡有很厚的铁门,钥匙拿在朗特纳克手中。当看到三个小孩困于火海中的惨况时,人性使他回来解救孩子而自愿落入共和国军队手中。郭文震惊于朗特纳克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将他放走,自己承担全部责任。作为郭文童年时的老师,西姆尔丹视郭文如己出,他理解郭文放走朗特纳克的人道冲动,但国民公会的铁的纪律和他执行革命纪律的坚强意志战胜了私人感情。西姆尔丹最终下令处死郭文,在郭文人头落地的一刹那,他承受不住沉重的打击,举枪自尽。外国小说欣赏话题:场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什么是场景?教材节选部分包含几个场景?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场景。•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赏功罚罪,跌宕起伏。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三个场景中分别蕴含了哪些对照呢?•第一场景中的对照:•1、炮兽的强大,疯狂——人的渺小,怯懦•2、勇士的六神无主——老人的沉着冷静第一场景中对照的作用和目的?1、在这一场景里,炮兽越是凶猛、庞大、威力无穷就越能显出人的力量的强大。这样的对照,为炮队队长的出场作了有力铺垫。2、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神秘的人物身上。(二)第二场景中又蕴含着哪些对照?1、船员的束手无策与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课文相关内容:船员——大家都沉默起来,让大炮继续弄出可怕的闹声。炮队队长——他一只手抓住一根起重铁棍,一只手拿着一条打着活结的舵索,从方窗眼跳进中甲板里。可是汉子继续搏斗,有时甚至是他向大炮进攻。2、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与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课文相关内容:炮队队长——那汉子站在一个角落里,手里紧握着铁棍和带子,背靠在一根船骨上,两条小腿稳稳地站定,仿佛两根钢柱;他的面容苍白、镇静、凄苦,像在甲板上生了根似的,等待着。大炮仿佛瞥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就用一种斧劈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被迫退到船舷上的汉子已经到了绝境。神秘老人——可是直到现在一直站着不动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冲了出去,动作比这一切凶猛的搏斗更加迅速。……这个具有决定性和充满危险的动作,即使是一个受过杜罗塞尔的《海上御炮术》里面记载的种种技术训练的人,也不会做得更合适、更准确。第二场景中的对照1.船员的束手无策——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2.炮队队长高调——老人低调3.炮队队长的勇斗大炮——神秘老人的智取大炮在这一场景中,他人的束手无策相比,炮队队长的勇敢无畏就脱颖而出了。其实,突出炮队队长的勇气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老人(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第二场景中对照的作用和目的?(三)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1、赏功与罚罪课文相关内容: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2、欢呼与惊惶。课文相关内容:“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惊惶代替了欢呼。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第三场景中的对照1.赏功与罚罪2.欢呼与惊惶3.“得意”“受宠若惊”与“低下了头”第三场景中对照的作用和目的?老人(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总结用“对照法”的作用:1、使小说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2、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3、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讨论:《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对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起了很大的作用。•1、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坚定意志。船在大海上航行,波涛汹涌,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2、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3、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展现了人物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4、卖足关子,保持神秘,吸引读者。身为重要人物,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出场,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一步步加深了人物的神秘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小结•总结:因此,这一场景的设置为塑造朗德纳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舞台,初步展现了他的精神和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他在斗争中的表现作了铺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