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解读何小涛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养护处2016年10月20日成都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以及交通需求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正成为我国公路发展的新主题。安全和畅通是道路使用者对公路运营养护期间尤其是养护作业时的基本要求。(1)公路养护作业时人员、设备及过往车辆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交通事故时有发生。(2)公路养护作业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公路运营与养护期间的综合服务水平。安全问题畅通问题前言1.编制背景我国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以下简称原《规程》)是指导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最全面的指导性文件。自原《规程》首次颁布实施以来,对提高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公路养护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减少对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影响,降低养护作业区内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前言1.编制背景但原《规程》主要给出了一般路段养护安全作业相关规定,内容覆盖面不全,部分条款针对性不强,已不适应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和通畅的保障要求,尤其在养护作业分类、控制区限速、各区段长度、控制区布置、养护作业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前言1.编制背景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厅公路字[2010]132号)和《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管理导则》(交工路发[2001]620号)相关规定,对原《规程》进行修订,制定了新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前言1.编制背景新《规程》主要从两个角度9个方面对原《规程》进行修订:——结构性修订。在原《规程》基础上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的章节,将桥梁和隧道作业区布置由一章内容分为两章,分别做了修订。——技术性修订。对原《规程》做出了相应的技术性修订。(1)养护作业分类:提出了按作业时间划分作业类型的方法;(2)养护作业限速:提出了限速方法,修订了最终限速值;(3)作业控制区划分:修订了控制区划分及各区段长度,增加了横向缓冲区;(4)养护安全设施:修订并补充饿了安全设施种类、功能及布设方法;(5)提出了差异化布置策略:引入了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两侧差异化布置,修订并补充了二、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6)修订了平交、收费广场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2.修订内容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告第16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公告现发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同时废止。2015年4月20日前言3.新《规程》发布一、总则1.0.1为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制定本规程。——明确了新《规程》编制目的是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安全设施布设和安全作业管理。——新《规程》扩大了的适用范围。1.0.3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与作业管理应遵循布置合理、管控有效、安全可靠、便于实施的原则,应根据作业时间划分公路养护作业类型,并进行相应的安全作业管理,保障养护安全作业,提高管控区域的通行效率。——尽力保障行车通畅。二、术语和符号2.1.1长期养护作业(Long-termMaintenanceWork)定点作业时间大于24小时的各类养护作业。2.1.2短期养护作业(Short-termMaintenanceWork)定点作业时间大于4小时且小于等于24小时的各类养护作业。2.1.3临时养护作业(TemporaryMaintenanceWork)定点作业时间大于30分钟且小于等于4小时的各类养护作业。2.1.4移动养护作业(MobileMaintenanceWork)连续移动或停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动态养护作业。移动养护作业分为机械移动养护作业和人工移动养护作业。——原《规程》并没有明确的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新《规程》明确了以养护作业时间为标准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方法。短期养护作业长期养护作业临时养护作业移动养护作业0-0.5h0.5-4h4-24h≥24h明确了以作业时间为标准的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方法。养护安全作业分类标准三、基本规定大、中修工程(含预防性养护)交通组织设计要求: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养护作业路段的安全和保通方案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交通组织管理与安全作业管理公路管理机构或经营管理单位审查有关部门审批公路管理机构或经营管理单位应对养护安全作业进行监督检查。3.0.1公路养护作业可分为长期养护作业、短期养护作业、临时养护作业和移动养护作业。应根据养护作业类型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通方案。——明确提出了应根据养护作业类型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通方案。三、基本规定103省道施工......3.0.4公路养护作业应利用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网络媒体、临时性交通标志等沿线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前方公路或区域路网内的养护作业信息。——明确提出了公路养护作业(主要指大中修工程)信息发布的要求,信息发布的形式可多样化。3.0.5公路养护作业应组织制定养护安全作业应急预案。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落实处理突发事件的人员、装备、材料准备等。三、基本规定3.0.6养护作业前应了解埋设或架设在公路沿线、桥梁上和隧道内的各种设施,并与有关设施管理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当通航桥梁养护作业影响到航运安全时,应在作业前向有关部门通报。——埋设或架设在公路沿线、桥梁上和隧道内的各种设施多种多样,损坏后可能影响养护作业安全,因此,在养护作业前,公路管理机构或经营管理单位、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了解各种设施的埋设与架设情况,对于公路养护作业可能损坏设施的情况,应在养护作业前联系设施相关管理单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三、基本规定3.0.8公路养护作业未完成前,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控制区的范围和安全设施的布设位置。——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有效警示并引导车辆平稳通过养护作业区域,作业控制区内的安全设施被移动或移除时,可能导致过往车辆对作业控制区的误判,给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公路养护作业未完成前,任何人不得随意移除或改变养护安全设施的位置、扩大或缩小养护作业控制区的范围。三、基本规定3.0.9养护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穿着反光服,佩戴安全帽。交通引导人员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交通引导人员应面向来车方向,站在可视性良好的非行车区域上。2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时,交通引导人员宜站在警告区非行车区域内。——进入养护作业控制区人员的安全性与自身的可视性密不可分,按有关规定穿着带反光标识的服装来保证自身的可视性。公路安全施工风险较大,如在桥梁、隧道、落石路段养护作业及应急抢险、抢修作业时,需要佩戴安全帽,以确保作业人员的自身安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车速快,为保证交通引导人员的安全,交通引导人员宜站在警告区非行车区域内。三、基本规定3.0.10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在作业控制区内进行养护作业。人员上下作业车辆或装卸物资必须在工作区内进行。3.0.11过渡区内不得堆放材料、设备或是停放车辆。摆放的作业机械、车辆和堆放的施工材料不得侵占作业控制区外的空间,也不得危及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安全。——摆放作业机械、车辆或堆放的施工材料侵占了作业控制区外的空间时,将严重影响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车辆为躲避可能会冲进工作区或与其他过往车辆发生碰撞,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3.0.12公路养护安全设施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设施完好并能正常使用。用于夜间养护作业的安全设施必须具有反光性或发光性。LxHG60SS/4S/4LsZ中央分隔带200m200m或夜间安全设施三、基本规定3.0.13夜间养护作业应布设照明设施和警示频闪灯,并应加强养护作业的现场管理。——夜间养护作业可视效果不佳,且驾驶者可能存在疲劳驾驶,为引起过往车辆驾驶员的注意,应充分保证工作区的照明亮度,并布设频闪及语音提示来引起驾驶员注意到前方的养护作业,以较高的警惕性顺利通过养护作业路段。三、基本规定3.0.14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设施的布设与移除,应按移动养护作业要求进行。安全设施布设顺序应从警告区开始,向终止区推进,确保已摆放的安全设施清晰可见;移除顺序应与布设顺序相反,但警告区标志的移除顺序应与布设顺序相同。——警告区标志的移除顺序应与布设顺序相同是为了避免作业车辆与正常行驶的车辆逆行。3.0.15公路检测宜根据作业时间按相应的养护作业类型布置作业控制区,并应加强现场检测作业管理。国外养护作业控制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六大区域。其中缓冲区包括横向缓冲区和纵向缓冲区。为了保障工作区安全,纽约州标的准还提出了车辆保护区的概念。美国纽约州标准控制区划分方法-国外划分方法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原《规程》——原《规程》提出了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六大区段,分别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与国外划分方法相比,缺乏横向缓冲区及车辆保护区。——新《规程》在结合国外划分方法和国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在可以保障通行车道宽度的情况下应设置横向缓冲区,对设置车辆保护区不做统一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我国控制区划分方法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4.0.2长期和短期养护作业应布置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终止等区域;临时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长、短期养护作业基础上减小区段长度,有移动式标志车时也可不布置上游过渡区;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可仅布置警告区和工作区,警告区长度可减小。四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可在二、三级公路养护作业基础上简化。各种工况养护作业的具体布置方法应按本规程第6章至第14章的有关规定执行。——新《规程》根据控制养护管理成本的理念对临时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进行了适当简化。•警告区•上游过渡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警告区•工作区长期、短期临时作业机械移动人工移动•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含横向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新《规程》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方法•警告区•工作区有移动式标志车时可不设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4.0.3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限速过程应在警告区内完成。2限速应采用逐级限速或重复提示限速方法。逐级限速宜每100m降低10km/h。相邻限速标志间距不宜小于200m。3最终限速值不应大于表4.0.3的规定。当最终限速值对应的预留行车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降低最终限速值。4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封闭路肩养护作业,表4.0.3中的最终限速值可提高10km/h或20km/h。5不满足超车视距的二、三级公路弯道或纵坡路段养护作业,最终限速值宜取20km/h。6隧道养护作业,表4.0.3中的最终限速值可降低10km/h或20km/h,但不宜小于20km/h。限速策略发达国家给出了较系统的养护作业控制区速度控制方法,包括施工临时限速区域的确定、限速依据的确定及系统的限速管理措施。比如德国给出了较详细的逐级限速策略。我国仅在原《规程》中给出了各种设计速度条件下的最终限速值,但未考虑交通量等因素,也未阐述具体的限速策略。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策略研究方法调研:实地调研和已有研究结果调研计算机仿真研究: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养护区域事故资料,无法进行直接安全评价。实际交通情况非常复杂,理论分析很难涵盖所有的实际交通状况。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再现各种交通条件下的交通流运行状况,生成大量接近实际的仿真数据,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综合利用调研数据、理论解析及仿真评价方法,进行高效、全面、多层次的研究具有实际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四、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驾驶员行为参数•道路类型•道路的几何尺寸•几何尺寸•加减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