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志摩的生平1.1897——1931年,浙江海宁县峡石镇,父徐申如为当地地产会会长。2.1910年,由沈钧儒介绍,入杭州府一中学习,与郁达夫同学。3.1915年夏,中学毕业,考入北大预科,10月29日,与张君劢之妹张幼仪结婚,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上海沪江大学前身)。张君劢:哲学家,后任民社党主席;张嘉璈,后任中国银行总裁,金融界、政界名流。4.1916年春,肄业于上海浸信会学院,秋,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一、徐志摩的生平5.1917年,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大,徐随之转入北大。6.1918年7月,离开北大,8月赴美留学与汪精卫同船,9月,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7.1919年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9月,入哥大经济系,修硕士学位。8.1920年9月以《论中国的妇女地位》得哥大经济学硕士学位。9月24日离美赴英,想进入剑桥从师罗素,不料他来英时,罗被剑桥辞退。10月入伦敦大学政治学院,从师拉斯基教授(HaroldLaski),拟攻博士学位。秋,与林长民父女相识。冬,张幼仪来英一、徐志摩的生平9.1921年初,经林长民介绍与英学者迪更生(G.L.Dickson)相识。春,经迪更生介绍,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当特别生,可随时选课听讲。夏,与林徽因相恋。10月29日,经英国语言学家欧根敦介绍与罗素相识。是年开始新诗创作(大部分散佚)。10.1922年3月在柏林提出与张离婚,上半年由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8月10日做《康桥再会吧》,为追林而告别剑桥回国。一、徐志摩的生平11.1923年1月,遭梁斥责,与泰戈尔联系上。3月徐、胡、张君劢、丁文江、林长民等组织“新月社”,讽刺郭沫若诗句“泪浪滔滔”与创结怨(成仿吾指斥)(“白发三千丈”)12.1924年4月12日,泰访上海,徐代表北方学界前往欢迎,泰访华时,徐为翻译。对的希望破灭,心情极苦。秋,任北大教授讲英美文学,与陆小曼认识,热恋。12月1日,在《语丝》上发表波特莱尔的译诗《死尸》,并作序,谈音乐,鲁迅、刘半农批驳。13.1925年,与陆恋而引起非议,辞北大教职。经苏漫游欧洲。7月经迪更生介绍给哈代。8月《志摩的诗》。一、徐志摩的生平14.1926年4月,与闻、蹇先艾商量的《晨报复刊.诗镌》问世。10月3日(孔子生日——阴历8月27日)与陆在北海公园结婚,由胡适主持,梁证婚并致词。“徐,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作不好学问;徐,你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陆,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责,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的事业……”。15.1927年春,与胡适、劭洵美、潘光旦、闻一多、余上沅等在上海筹建新月书店。16.1928年6月中旬,因不满陆的生活而出国旅游,历时半年。17.1931年8月,《猛虎集》;11月19日,飞机失事。二、《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原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1、题解•(1)“沙扬娜拉”是日语中“再见”一词的汉语音译。•(2)《沙扬娜拉》原为一组组诗的标题,这一组组诗共18首,写于1924年5—6月,即诗人随泰戈尔访日期间;后收入中华书局于1925年9月出版的诗集《志摩的诗》中;再版时,诗人删掉了前面17首,只剩下最后一首,即这首副标题为“赠日本女郎”的诗。2、分析•(1)诗歌共五句:•第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描写了一位日本女郎的柔情蜜意以及诗人对她的由衷赞赏。•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毛泽东《贺新郎·别友》:“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第二句:“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凉风吹拂下颤动的水莲花比喻日本女郎,表面上是写那女郎的体态弱不禁风,但实际上则是在突出其柔媚的风致和娴静、纯美的性情以及她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之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2、分析•第三句:“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两个重复的短句组合在一起,真切地描摹出了那日本女郎与朋友的道别,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第四句:“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第三句的说明,是描写的深入;从音调上来说,则是第三句的延伸和深化,是整首诗歌乐曲的高潮。•第五句:“沙扬娜拉”是那日本女郎对诗人道别语言的直接记录。3、主旨•“爱情诗”•脱离开语言的感觉而直取思想、直取感情•日本女郎还是诗人本人,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什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爱还是不爱对方。•一点感觉,一点一闪而过、一瞬即逝的感觉,一点似有实无、似无实有、谁也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刹那的感觉•它把人们用理性语言很难传达的情感和很难述说的情景表达出来。“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蜜甜的忧愁”,都在可见而不可见之间传达出了日本女郎内心的那点情感悸动,但在这娇羞中又有一点凉意,在这忧愁中又有点甜蜜。3、主旨娇羞透露出她对送别中的诗人的一点无意识的爱意、一点刹那浮现的情感,这种情感在送别之前未曾发生,在送别之后也不会继续发展。凉意则传达着她不会、不能也不想留住对方,留住自已这点情感的无意识中的失落感觉。爱意感觉本身是令人甜蜜的,但这种感觉发生在送别时则不能不令人感到一点忧愁。一刹那的感受和回忆。没有过程,也没有发展;没有消失,也没有加强。一点莫名的爱意“蜜甜”和“忧愁”,既是日本女郎的语气中所有,也是诗人自己的内心感觉。彼此的沟通,发生了无言中的交流。4、艺术特色(1)语言富有表现力。在我们的感受里却又是异常清晰明确的。娇小而丰满的;而是白皙光洁的;她穿的衣服;她的衣服的颜色;她不华贵,但也不粗俗;不矜持,但也不放荡。它小而美,构成的也正是那个日本女郎娇小而又美丽的身体的形象。4、艺术特色语言的“温柔”全诗没有一个像铁、石这样一些给人带来沉重感、冷硬感的词语,也没有像辉煌、昂扬这样响亮的词语,只有“珍重”的“重”字可以给人带来沉重感,但它在“珍重”一词里处在轻音的位置上,读出来的“珍重”这个词给人的却是关切的、温暖的感觉。“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种反复的致意,并且是从一个美丽的日本少女的口里徐徐地吐露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更加温暖和温馨。“凉风”在词义上是“凉”的,但读起来却并不感到凉意,倒像是更加衬托出了全诗给人的温暖。4、艺术特色押的是“ou”韵,而“ou”韵则既不是太响亮的,也不是太沉闷的,它本身就给人一种舒服的、温柔的感觉。我们感受着这首诗的语言,同时也是在感受着那个日本女郎的身体形象,它托住了我们的温柔的、温馨的感觉,同时也托住了那个日本女郎的温柔的、温馨的形象。在这首诗的语流中,“最”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仅把作者对那个日本女郎“一低头”的神态的心灵感触突出了出来,而且在全诗中是唯——个短促的收口音,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力度感。“无”中生“有”。4、艺术特色“最”字以后的所有字词,几乎都是有尾音的音,这种尾音把前一个音与后一个音很自然地联结在一起,整首诗除了在一个句子结束时有一个轻轻的停顿之外,其他语词都呈现着一种连绵不断的变化状态。“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闻一多:《死水》)“冷冷清清,戚戚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冷冷清清》)。它时时变化着,但我们却感觉不到它的转折性的变化,从一个音向另一个音的过渡非常自然,往往是上一个音的结束正好易于下一个音的发音,不用重新调整发音的部位。整首诗的语言,都使我们感到一种轻柔的曲线美,一种轻盈感,一种飘逸感。心理基础。相对宽松但却有着轻盈感、飘逸感的日本和服。4、艺术特色两种色彩:白和红。白是水莲花那种滋润、致密、光洁的“白”,红是在水莲花整体滋润、致密、光洁的白色的底色上透露出的微微的、淡淡的、浅浅的红色。“像一朵水莲花”是用水莲花比喻那个日本女郎,不胜凉风的“娇羞”则又是用那个日本女郎的颜面比喻水莲花,这就把水莲花和那个日本女郎的形象同时表现出来。无色之色。清淡和纯净。浑浊、芜杂。面容。整体形象。光洁照人,在素洁中透露着内在的美艳,在幽静中传达出内心的情意。她的衣服的颜色不是鲜艳夺目的大红和大绿,不是给人阴沉感的黑色,不是毫无光彩的灰色,也不是带有圣洁感的蓝色,而是在素的、淡的、光洁的底色上很自然地点缀着其他艳丽的色彩。纯洁。圣洁的。世俗的美。低俗和庸俗。纯净的心灵。敏感的心灵和活跃着的感情。4、艺术特色•(2)结构紧凑。•五句。语言的描写。动作的描写。缠绵情意的抒写。•(3)具有“音乐美”。•从整首诗来看,一、三、五句是短句,二、四句是长句。第三句两个短句重复,不同于第一句的旋律,第五句收束时音乐短而余音回荡。•从音乐节奏上看,人们简直无法增减一个字,无法改动一个标点。•“最是”。不自然。呆滞。有平有仄。平声。•从整个旋律来说,诗歌是温柔的、多情的、清丽的。腻烦之感。4、艺术特色•(4)具有“绘画美”。•甜美的辞藻。搭配组合。•状形摹声。•无一不见工巧。三、徐志摩诗歌的特色徐志摩的诗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主要收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诗集中,它们或表现了诗人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思想,如《婴儿》、《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等;或反映现实社会,如《太平景象》、《人变兽》、《先生!先生!》等;或描写对爱情的体验,如《起造一座墙》、《望月》、《决断》、《翡冷翠的一夜》等;或歌咏大自然,如《再别康桥》、《康桥再会吧》等……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三、徐志摩诗歌的特色后期诗歌主要收在《猛虎集》和《云游》等诗集中,它们或表现了诗人浓重的消极悲观情绪,如《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或表现了诗人对革命的恐惧和敌视,如《西窗》。徐志摩的诗歌尤其是他的前期诗歌,由于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张扬个性,独抒性灵,诗意盎然,犹如一匹“最不受羁勒的野马”,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三、徐志摩诗歌的特色首先,意象纷呈而又新颖、具有灵性。其次,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第三,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讲究诗形美。第四,词藻华美而又口语化,本色、自然;诗句挥洒自如、轻盈、柔和、恬淡;风格飘逸、柔美。抒情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比喻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