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朝阳第六章董仲舒的政治思想董仲舒(前179—前104)内容一、先秦政治思想的三个主要问题二、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三、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一)天的体系与天人合一(二)君权神授与一统政治(三)以天道制约君主(四)阴阳合分与三纲五常(五)以德治天下的德治主张四、董仲舒政治思想的评价一、先秦政治思想的三个主要问题人文与崇圣、理想国、君主专制主义这三个问题是先秦诸子争鸣在政治思想方面最主要的收获和结晶,并构成了中国古代稳定的政治文化观念。1、人文与崇圣——政治思想的基础,老子和孔子把先前零星的人文思想上升到理论,老子把人还给自然,孔子把人还给社会,奠定了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的基础,经过战国诸子的进一步发展,人文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成为政治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倡导先人而后神;(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人与自然相符合,并利用自然为人造福;(3)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强调人性,并以人性基础推演社会的人际原则;(4)人们在自我追求中主要是圣化,而不是神化;(5)把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对象。圣人崇拜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发生于春秋,成于战国,以后作为一种理性范式和文化精神,绵延到近代。诸子设计的圣人具有理性化、现世化和神秘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既构成了圣人的基本面貌,又反映了其共同倾向。圣人是人类的救星,是社会政治理想的设计者和实现者,是真善美的人格化,是理想,是期望,是对个人的超越,是传统政治文化的灵魂。2、理想国——政治追求与调解,先秦诸子为了给他所面对的社会寻求一个可能达到的至高点,从而给生活在其中的人民以精神寄托,编造了各种各样的理想国。先秦各家几乎都设计了自己的理想国,五光十色,这些理想国的理论,有的是现实主义的,有的是反对现实主义的,有的属于浪漫主义(如道家)。儒家的理想国,是借助先王治世的描绘和概括,得出来的所谓的先王之道表现出来的。在儒家描绘的理想王国里,既有君臣贵贱之分,又有上下和睦相处。君爱民,民尊君,施仁政,薄税敛,行教化,轻刑罚,救孤贫,老安少怀,道德是这个世界的灵魂。道家的理想国与儒家不同,他们总的方向是回到自然中去。老子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庄子走得更远,要求取消人的社会生活与交往,国家、政治、权力是首先应该抛弃的,另外,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知识技术、道德欲望等,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统统应该加以销毁。墨家的理想世界是人与人兼相爱,交相利,并以此为基础,一切尚同于天子。在这个世界里,你爱我,我爱你,亲人之亲如己之亲,爱人之财如己之财,人类生活在一片爱声之中。法家的理想是一断于法,除君主之外,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法的工具和奴仆。3、君主专制主义——政治的归宿百家争鸣的结果极大地促进了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备,实际的政治发展与思想的这种趋势相一致,各诸侯国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最后汇成秦朝高度的君主专制主义。对君主专制,诸子百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肯定上,而是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证:(1)君道同体论,与天地相配,与天地合德,使君主从宇宙那里获得了自己存在的依据和证明;(2)君主赞天地之化,成历史之变论,即君主圣人独操理性,并垄断理性,所以君临所有臣民之上;(3)君主一人独裁和拥有天下;(4)内圣外王和强化政权,圣是对王的一种要求,王应该是圣,内圣外王无疑对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对王的完善,而不是对王的否定,是对王的道德改造,而不是对王进行制度制约。二、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秦汉时期,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维护其君主专制统治,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黄老刑名之学,到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在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了正统地位。法家思想为秦朝政治的基石。法家思想大行于商鞅,学术思想至韩非而愈臻完善,到李斯的时候法家思想则盛极而衰,法家政治则随着秦朝的灭亡而渐趋灭亡。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二十多年中,由长史升至廷尉。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后为丞相,秦二世继位后,第二年即被腰斩于咸阳市。1、李斯的政治实践与秦朝的兴亡李斯没有留下著作,但是他有一些著名的政治主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1.尊君: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2.集权: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鬬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3.禁私学: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4.行督责:秦二世曾问李斯,“吾愿肆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柰何?”李斯曰:“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雎,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者,无他焉,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夫以人徇己,则己贵而人贱;以己徇人,则己贱而人贵。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凡古之所为尊贤者,为其贵也;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谓之为桎梏,不亦宜乎?不能督责之过也。”“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间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凡贤主者,必将能拂世摩俗,而废其所恶,立其所欲,故生则有尊重之势,死则有贤明之谥也。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涂,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掩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若此,然后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修商君之法。法修术明,而天下乱者,未之闻也。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惟明主为能行之。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由于秦氏父子的暴政,秦王朝(前221—前207)仅仅存在了15年就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推翻。汉初王朝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秦朝的灭亡进行思索,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了相对活跃的时期。短命的秦王朝的政治是韩非所代表的法家思想路线的实践者,法家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而韩非的法术则使强大的秦王朝灭亡,这对汉初的统治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再加上秦末农民战争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社会矛盾一触即发,这就需要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从刘邦到汉景帝和一批大臣提倡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最主要特点是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主要内容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减免苛刑,节约皇室与国家开支,少修土木工程等,这些措施无疑对恢复社会经济和安定人民生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从法到道,再从道到儒到文帝、景帝时,多年免除农民地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农民太平日子,文帝还接受晁错建议实行以粟换取爵位,刺激了种粮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国库储备,出现了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即文景之制。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日渐巩固,黄老无为而治愈来愈不适应汉王朝政治统治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与帝国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政治模式便成为当务之急。好大喜功的汉武帝面对汉王室的国力强盛,再不可能清心寡欲,而要兴太平,制礼乐,大兴繁文辱节的建制,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理论主张“大一统”思想和“君权天授”,在思想文化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得汉武帝的赏识,从此,儒家思想取代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三、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是西汉中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景帝时为博士,汉武帝元光元年,下诏选贤良之士,董仲舒应诏对策,为汉武帝提出了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深得汉武帝赏识。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专心著述。但朝中若有大事,派使者张汤去其家问策,他都能为王朝提供对策。董仲舒所处的时代,是两汉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他在吸收先秦各家思想中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之上,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熔阴阳家、黄老、名法家等多种学说为一炉的新儒学,讲阴阳五行、好言灾异和天人感应等,使之充满了神学色彩,建立了一整套旨在维护中央集权君主政治的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他的哲学观点是唯心主义的神学目的论,他的政治学说是把儒家的德治和法家的法治作为相辅相成的统治原则和手段结合起来,把严格的等级名分同维护君主专制和君权至上结合起来,在神学的外衣下融合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政治理论。董仲舒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可谓前承孔、孟,后启朱、王。董仲舒其人和他的理论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被统治阶级愈捧愈高,其作用也愈来愈反动。现存的董仲舒的著作主要有《春秋繁露》和《汉书·董仲舒传》里的《天人三策》等。(一)天的体系与天人合一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和基本条件,他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天生之,地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