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2.2古典管理理论2.3行为科学理论2.4现代管理理论练习题案例分析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学习内容要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各阶段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现代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32.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2.1.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2.1.2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42.1.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工程管理:长城、大运河、都江堰等组织管理:中央集权统治质量管理:赵州桥、景德镇瓷器人力资源管理:科举制(选拔人才)5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其贡献-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商家思想-《孙子兵法》6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民本2)中庸(适度)3)人和4)义利观5)教育观6)顺道7)守信8)利器9)求实10)对策11)节俭12)法治儒家思想+西方管理=现代企业文化(亚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广为流传7《孙子兵法》五事(事务成败):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人才;法——管理五德(领导素质):智、信、仁、勇、严谋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8四大名著的管理借鉴《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三国红楼水浒西游记91.奴隶社会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1)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法老-宰相-大臣……2)金字塔的修建分工协作、科技结合管理2.1.2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10古巴比伦的管理思想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使这个百里小国变成了疆土与实力远远超过历代王朝的大帝国。首都巴比伦为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持续了2000多年。《汉穆拉比法典》:维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保护私有财产。世界上最早、最系统、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汉穆拉比,值得称赞的人君,诸神的虔敬者,你当使正义广被四方,你当铲除邪恶,你当抑强扶弱……”──《汉穆拉比法典》11希伯莱人的管理思想(前15年,领袖摩西)摩西的岳父建议:“事必躬亲,不利于管理”“制订法令,昭告民众;建立等级委任制度;责成各级管理人分级管理,只有最重要的政务才提交摩西。”体现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例外原则、授权原则、管理跨度原则等。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圣经》中《圣经》已被译为1829种语言,年销三千万册左右。有十多亿人把圣经当作生命的宝典和上帝启示的泉源。12古希腊的管理思想古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苏格拉底:人才治国,认识管理普遍性柏拉图:《理想国》,分工,组织国家的原则亚里士多德:发展了《家庭管理》,研究家庭成员关系;致富艺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31)西欧封建社会组织结构西欧封建社会的组织结构——围绕“集权与分权”,通过“分级授权”来体现。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采邑……2.封建社会142)威尼斯的工商管理“卡松特”成为欧洲通用货币。威尼斯商人商业管理:商业组织类型——合伙企业、合资企业会计制度——复式簿记工业管理:成本控制流水线15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3.资本主义早期16亚当•斯密AdamSmith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哲学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亚当.斯密17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1)1841年10月5日2)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a.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b.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c.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18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视人(苏格兰新拉那克纺织厂)尊重人、缩短工时、提高工资、改善住宅、重视教育一颗爱心献工人空想?走自己的路留待后人评说!19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1792-1871数学家、发明家、管理学家《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劳动分工的原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学习时间、材料,注意力集中,易达到熟练程度)工资=固定工资+利润分享+奖金台式手摇计算机计算机的先驱202.2古典管理理论2.2.1科学管理理论2.2.2管理过程理论2.2.3行政组织理论212.2.1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美]弗里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科学管理之父”米德瓦尔钢铁厂:学徒——技工——总工《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22A.泰勒的试验观点:a)工人消极怠工b)工人缺少培训c)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d)没有适合的工具1898年——进行泰勒试验(1)搬铁块试验(2)铲掘试验(3)金属切削试验23B.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三个基本的出发点:一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谋求取得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三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精神变革”。(在工作中要互相协作,共同努力。)24B.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泰勒制)(1)操作方法标准化,即动作研究。(2)劳动工时的合理化,即时间研究。(3)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进行标准操作培训。(5)计划、执行职能相分离。(6)职能管理原理与例外管理原理25职能工长制使每一个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职能,同时每一管理者对工人都有指挥监督权。例外管理原理企业领导者把例行的(经常发生的)一般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26C.对泰勒科学管理的评价(1)贡献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讲求效率和调查研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2)局限性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仅重视技术,不重视人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272.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1.[美]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与动作简化2.甘特:甘特图、计件奖励工资制3.亨利•福特:创立了汽车工业的流水生产线4.莫里斯•库克:运用科学管理原理到大学、市政、管理“人情化”5.哈林顿•埃默森:提出提高效率的十二条原则;提出直线和参谋组织形式;宣传和推广科学管理28292.2.2管理过程理论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以组织为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过程之父、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管理过程之父30A.企业活动类别企业全部活动可概括为六种:①技术性工作——生产、制造、加工②商业性工作——采购、销售与交换③财务性工作——资金的筹措、运用与控制④会计性工作——成本核算、统计与盘点⑤安全性工作——设备维护保养和人员、货物的安全⑥管理性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31(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度的集权与分权(9)跳板原则(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B.管理的14条原则32法约尔的“跳板”原则ABLCMDNEOFPGQ“法约尔跳板”或“法约尔桥”信息传递33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C.管理的五大职能34D.对法约尔管理理论的评价更具一般性提出了管理理论构架原则经过多年证明有效35泰勒VS.法约尔泰勒总工、科学家车间管理法约尔经理所有管理者的活动362.2.3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德国著名管理学家组织理论之父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理想的科层组织: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37A.人类社会的三种权力组织需要某种权力作为基础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效率低下,不宜作为权力基础。超凡权力:崇拜与追随;有感情色彩,非理性,不宜作为权力基础。理性-合法权力:法律规定,慎重公正,适宜作为理想组织体系权力基础。38B、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劳动分工把各种工作分解成简单、常规化、并且明确的各项任务,明确规定每一个人的权力和责任权力体系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排列,上一级的人指挥和控制下一级正规选择根据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技术资格或通过正式考试来挑选组织中的所有成员规章制度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以确保统一性非人格化组织的规章制度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它不受个人情感和个人背景的影响职业导向组织中的管理者是专业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组织的所有者,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并在组织中谋求他们的发展39小结: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出发点:经济利益驱动管理手段:“胡萝卜+大棒”研究方法:静态研究管理一般过程胡萝卜+大棒402.3行为科学理论2.3.1梅奥及霍桑实验2.3.2人际关系学说2.3.3行为科学理论412.3.1梅奥及霍桑实验霍桑研究霍桑试验指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为测定诸有关因素(工作条件、社会因素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在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项试验研究。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福利试验)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42A、变换照明条件试验(1924—927)照明强度增加或减少,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量都增加。只有当光线降到月光水平时,试验组的产量才降低。结论:(1)工场的照明是影响效率微不足道的因素(2)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照明不是问题43B、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1928)试验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率的影响如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时等,在工作时可自由交谈。产量上升。取消这些条件后,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督导方法的改变使工人的态度有所变化,因而产量增加。轻松愉快的督导方式44C、大规模访问与调查(1928—931)两年多,进行了两万多人次的普查与访问结论:员工的工作绩效,受到他人的影响干得快,有错?哦!大哥说不能多干,得替干得慢的哥们儿想想45D、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标准7312个接点实际6000—6600个接点怕标准再度提高、怕失业、保护速度慢的同伴工人对不同的上级持不同态度成员中存在着小派系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物质、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心态十分重要462.3.2人际关系学说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梅约根据霍桑试验写成《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提出“人际关系理论”(1)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因素有物质的和精神的)(2)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的士气(士气来自家庭、社会和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3)新型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4)注意到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其特殊规范影响着群体的行为)(5)存在霍桑效应人在实验中的表现与平时不一样官职越大,工人越敬畏你不知道吧?人际关系很重要哦!47人际关系理论——行为和效率关系工作条件生产效率士气个人态度人际关系48对人际关系理论的评价•1、贡献–人是“社会人”–首次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作业标准的影响–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对感情逻辑的过分强调492.3.3行为科学理论个体与团体行为学说组织行为学说501.个体与团体行为学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弗鲁姆——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