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客房状态及术语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前厅客房房间状态差异控制目的:确保正确显示客房状态,及时发现客房状态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确保客房销售和酒店利益。指前厅部记录显示的客房状态同客房部查房结果不相符的情况叫客房状态差异。Sleepers和Skippers前厅部与客房部客房状况的不同前厅客房工作重点不同以客房销售中心客房反映为占用保持客房处于良好使用状况反映为可使用性判断标准不同以客人入住和结帐记录为标准以房内的行李情况及客房前日状况为依据前厅部客房部空房(Vacant)空房(VacantClean)可出租房(Available&Ready)已打扫客房(VacantClean)预留房(Blocked)预订房(Reserved)提前登记房(Pre-registered)走客房(VacantDirty)客人已结帐(Check--out)客人离店(Check--out)正在打扫(Onchange)正在打扫(Make--up)客人等待(Waitingroom)预计离店(Leavingroom)维修完毕(Returnfromooo)前厅部客房部住客房(Occupied)已打扫(Occupied&Clean)住客房OccupiedStay-over已打扫住客房OccupiedClean当日进店ActualArrival新进房行李NewBags双锁房/客人外出SecurityDouble—locked客人在外住宿Sleep--out双锁房/催缴预付款CreditLocked—out未打扫(Occupied&Dirty)白天租用DayUse未打扫住客房OccupiedDirty预期离店ExpectedDeparture行李已整理BagsPacked延迟离店ApprovedLateDeparture延迟离店LateServiceAssigned请勿打挠/DND饭店自用HouseUse饭店自用HouseUse前厅部客房部待修房/ooo房(Out-of-order)待修房/ooo房(Out-of-order)待修房/ooo房(Out-of-order)预留房/ooo房(FutureBlockOoo)计划卫生/ooo(GeneralCleaning)各种房态解释:1、可出租房:已打扫完毕,可以出售的客房,所以又叫可售房。2、预留房:是指饭店为保证特殊用途(团体、会议用房、贵宾用房等)而加以控制的房间,这也是客房状况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3、预订房:是已经被客人预订并确认的房间。4、提前登记房:通常用于控制为保证类预订客人确定的房间。5、客人已结帐:指客人已结清所有在店消费并已离店的房间,依据是总台收银处的结帐记录。6、客人等候房:指前厅预先将未打扫干净的空房出租,客人正在等候进房。明确显示这一状况有利于督促客房部尽快打扫房间并提醒接待处其它员工避免重复销售(doublesale)。7、正在打扫房:表示客人已结帐离店,房间正在打扫中。8、客人离店:判断依据是行李,如客人行李已不在房间,则视为客人离店,这类房是前厅的可出租房来源。9、预计离店:指根据客人登记资料显示当日预计结帐离店的房间。10、正在打扫:是查房时客房清扫员正在打扫的房间。11、维修完毕:指待维修房维修完毕,等待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将客房状况改为空房。12、住客房:是客人在当日之前已入住。13、当日进店房:指客人当日入住。14、双锁房:①客人因为在外留宿而主动要求锁团的双锁房,表示客人外出;②由于客人长期拖欠住房预付款,饭店为结清帐目的双锁房,表示催缴预付款。这一客房状况提醒前厅接待处员工督促客人缴清预付款,以保障饭店的经济利益。15、预期离店房:为客人入住记录显示客人计划当日退房离店的房间,对显示这一状况的客房,前厅工作人员应诮时同客人联系,确认客人是否需要续住。如客人如期离店,则此房间可作为可售房源;如客人续住,则要核查客人预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续缴预付款。16、延迟离店房:指客人要求延迟离店的客房。一般指超过中午12点。17、饭店自用房:指饭店各级员工占用饭店客房。18、已打扫住客房:已打扫完毕并通过检查的走客房。19、新进房行李:客房前晚状况为“空房”,当日房内有新进房的行李,该状况应与前厅的当日进店相一致。20、客人在外住宿房:此房的判断依据是房内有行李,但没有客人使用过的迹象。遇到此类情况要注意客人“逃帐”的可能性。21、行李已整理房:指前日状况为“住客房”,当日客人行李已整理好,即将离店,客房应注意及时检查客人是否消费酒水饮料或损坏房内设施22、延迟离店房:指客人声明将延迟退房的房间,这类房在清扫顺序中应向后排。23、请勿打挠房:指客房门外有“DND”标志的房间,超过结帐时间,此类房应通知值班经理,以防出现意外。24、待修房:一般指客房功能有缺陷,必须报工程部修理后才能使用。另外,待修房还是前厅部进行客房状况控制,即预留或封锁的重要手段;客房部对客房进行大修时也将客房状况设定为待修房。Sleepers和Skipperssleepers:前厅部显示为走客房或空房,而客房部则发现房内有人。skippers:前厅部显示为住客房,而客房部报告为空房。产生差异的原因Sleepers空房vacant住客房occupiedSkippers住客房occupied空房vacant•造成SLEEPERS和SKIPPERS常见原因前厅部客房部造成SLEEPERS的常见原因1、客房部相关报表错误;2、客人入住后,前厅部未能及时更改客房状况;3、客人未登记(可能是前厅或客房部员工私自将客房给予他人使用);4、员工私自出售客房:前厅部员工采用不登记或“时间差”方式,未将客人资料输入前台电脑登记系统,以便私自侵吞客人房款。5、员工私自使用客房:前厅/客房部员工单独或伙同他人,出于私人目的擅自使用客房;6、给错客人钥匙:前厅接待员工因工作疏忽,给错房间锁钥;7、客人刚刚换房,前厅尚未更改客房状况(一般对应一间skippers差异);8、已退房客人有物品遗留在房内:客房部判断客房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客人的行李存在与否,客人的一些遗留物品可能导致客房部员工判断失误。9、已结帐客人还未离开房间:有些客人会提前结帐,但人还留在房间,客房部查房时误认为客人还未离店;10、客人离店时未收回钥匙:前台收银处在客人结帐时未收回钥匙,而客人再次返回房间。11、连通房内的连通门未上锁:由于连通门未锁死,客人可能误认为住进套房,将行李转入另一间空房,而客房部查房时客人恰巧在空房内。12、已退房的客房外有DND标记:客人退房时未关闭DND灯或取消DND标志,客房部员工误认为房内有客人;13、客人在客房部查房后、前厅部核查客房状况之前离店(通常,前厅每天早、中班两次核对客房状况。具体程序为客房部中午打印查房报告交前厅接待,前厅部接到客房报告后开始核对客房状况。从客房查房到前厅核对客房状况,有时间差。客人在此时段内结帐离店,会造成表面的客房状况差异。实际上,前厅核对客房状况时,客房的实际状况也是“走客”。这时的差异事实是虚假差异);14、双人间客人一人先离店,前厅部员工误将两人记录全部清除。1、客房部相关报表错误;2、客人已结帐离店,前厅结帐处员工未能及时更改客房状况;3、前厅结帐员工未能将已离店团体用房的状况完全更改;4、发错钥匙;5、客人“逃帐”,客人未结帐而离开酒店;造成SKIPPERS的常见原因6、无行李客人外出:因为客人无行李,所以客房部查房时认为客人已退房或客人“逃帐”;7、客房员工未发现店外住宿客人行(此情况常被误认为客人“逃帐”);8、客人在换房过程中:原登记房此时在前厅仍为“住客”,实际此房间无人。9、客人要求延迟离店,但事先将行李保存在行李处:因客房内无行李,所以客房部员工认为客人已离店;10、连通房内无行李且连通门关闭:客人在隔壁房内,原因同sleepers;11、因房内无行李,客房部员工误认为客人已退房;12、客人在客房打印查房报告之后、前厅核对客房状况之前登记入住,造成虚假差异;13、贵宾及团体客人提前登记:前厅提前更改即将到达的贵宾或团体客人的房间状况,客人实际尚未进店;14、双人间客人结帐,前台收银处员工未将第二人资料清除。某酒店某日早班客房和前厅部客房状况报告:客房房态报告(客房部)客房房态报告(前厅部)X月X日13:00X月X日13:30301已打扫走客房(V/C)301当日进店(O)302新进房行李(O/C)302可出租房(V/C)303待修房(OOO)303客人已结帐(V/D)304客人在外住宿(O/C)304住客房(O)305请勿打挠(O/D)305住客房(O)案例306客人离店(V/D)306可出租房(V/C)307行李已整理(O/D)307客人已结帐(V/D)308客人离店(V/D)308住客房(O)309已打扫走客房(V/C)309当日进店(O/C)310已打扫走客房(V/C)310延迟离店(O/D)请分出SLEEPERS和SKIPPERS前厅部的销售策略•价格竞争策略•非价格竞争策略价格竞争策略•超额预订受理策略•时滞控制策略•折扣配置策略•升档销售策略非价格竞争策略•酒店形象策略•CS策略•特色策略•超值策略分析:301、302可能是由于换房、给错锁匙,或连通门未锁引起两间房的状况恰好相反;303可能是部门间沟通不及时、不畅通引起;306可能是私自出租或使用客房;307、309可能是虚假差异;308除4、10、12、13,其它原因都有可能;310可能是客人要求延迟离店并将行李寄存在前台,而客房部误认为客人已退房。激励理论早期激励理论现代激励理论ё需要层次论ё“ERG理论”ёX、Y理论ё麦克克兰德的“需要理论”ё双元素论ё“目标激励”理论ё“公平”理论ё“期望值”理论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步产生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X、Y理论麦克格雷格将所有人分为X和Y两大群体,属于X群体的人天生懒惰,缺乏责任感和约束力,不可信赖,需加以严格的管理、监督和控制,他们对安全和稳定有较为强烈的需要;而Y则相反,他认为对X人群应规范其行为,加强监督,严格管理,而对Y群体实施正面激励,给予相当的责任和自主权,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激励。双元素论•赫兹伯格则认为对个体来说,与对工作“满意”相反的并不是对工作“不满”,而是没有“满意”;同样,对工作“不满”的反面不是对工作“满意”,而是“不满”。他把促使个体对工作满意的成就、认同、责任、发展等工作本身内在的因素定义为“激励因素”,而把有利于消除个体工作“不满”的企业规章、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福利叫做“保障元素”“ERG”理论•耶鲁大学的阿尔得弗尔在“需要层次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将个体的需要归结为“生存”(existence)“交往”(relatedness)“发展”(growth)三大类别。E代表个体维持物质形态存在的所有需要,R代表个体人际交往的需要,而G则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该理论与层次论的较大区别:ERG认为个体可以同时得到多种需要的满足,而如果高层次需要未被满足,个体将加强对低层次需要的要求加以补偿。麦克克兰德的“需要”理论•认为激励个体主要有三大需要:成就感、权力欲和认同感,他们对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激励作用。要求成就感的个体渴望接受挑战,勇于承担责任,激励他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权力欲强的个体希望在工作中掌握决策权,能够影响和控制他人,责任和权力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激励;寻求认同的个体则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愉快的工作环境就能够使他们努力工作。“目标激励”理论•20世纪60年代未由艾德温.洛克提出。基本观点是,有一定难度和特殊性的既定目标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主要因素。他指出“目标可以告诉员工他们做什么,及应该付出多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在员工的能力范围内,工作目标超高,员工工作越努力,工作表现也越好。这一理论的前提是假定个体都有自我实现和被认知的需要,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证明自身的价值。换过说法:就是假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