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forBan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CopyrightforBan欢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CopyrightforBan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简介•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重点:人际关系的意义、分析、调整•二、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三、心理健康与常见心理问题•四、大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健康•重点:认知对心理的影响、非理性观念•五、大学生的情绪与情绪调控•重点:心境、情绪控制•六、大学生的人格与人格发展•重点:健康人格、自信与自卑•七、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CopyrightforBan第二讲人际关系及其调适一、认识和关注人际关系(一)认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人们心理上的情感联系,是情感上的接纳或排斥。•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受主体心理特点调节的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份组成的CopyrightforBan(一)认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能等同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人们在交往中必定要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层次。人际关系只是社会关系中的心理关系。•在我国,人际关系是以天命观、家族主义和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想为基础,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CopyrightforBan(二)关注人际关系•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与同他人的交往与关系相联系的;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也同样与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密不可分。CopyrightforBan(二)关注人际关系•为了满足确立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人们需要别人,需要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具有价值,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人们需要了解别人,需要通过别人了解自己,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归属和依赖,需要助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为了获得明确的沟通是人生的方式。所有这一切导致了对别人的依赖。CopyrightforBan(二)关注人际关系•心理交往的有限性。社会心理学家奥特曼的研究中,让自愿参加试验的被试成对地关在一个小屋子里8天。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同伴的兴趣越来越下降,注意也越来越退回到自己的心理世界。在实验的前4天,参加试验的被试平均每天用50%的醒着的时间与同伴交往,而在实验的后4天,这个比例下降到25%。在另一个研究中,5名被试在一起呆了12个星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越来越不想说话,到后来竟发展到相互视而不见,一言不发,充满了一种沉寂、肃穆的气氛。CopyrightforBan二、人际沟通•沟通是人生的方式–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与交往不同。交往的含义更广泛,不仅有非物质的信息交流,还包括物质的交换。人醒着的时候大约70%的时间是在沟通中度过的。沟通的广度和方便度是现代生活质量的标志。通信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所改善的正是人们的沟通状况。CopyrightforBan沟通是人生的方式•1.沟通能够提供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作为信息加工和能量转换系统的人体,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必须接受外部的各种刺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提供的信息是具有社会性的信息。老年人退休后衰老过程加快,与沟通机会减少,沟通频度降低,沟通广度减小有密切相关。CopyrightforBan沟通是人生的方式•2.人必须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和维持相互联系•本质上,沟通是观念,思想和情感的交换过程。人的直接经验有限。沟通无限。通过沟通丰富自己的情感,是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方式。CopyrightforBan沟通是人生的方式•3.沟通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途径•人的行为的自我控制的基础,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我行为和他人行为的评价等。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消极的自我概念对人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与人的沟通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够说明期望终成现实的机制。社会比较离不开沟通。CopyrightforBan沟通的结构和特点•1.沟通的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背景是沟通的7要素。人类的沟通经常发生障碍。•2.沟通的背景•沟通受到环境的影响。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CopyrightforBan沟通的结构和特点•3.沟通的特点•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沟通的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是整体信息的交流CopyrightforBan沟通的类型•1.词语沟通和非词语沟通•2.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3.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4.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5.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6.群体沟通和大众沟通CopyrightforBan人际关系的状态CopyrightforBan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相似性因素•需要、性格、气质的互补作用•个性特征•能力和特长•仪表的吸引性CopyrightforBan人际关系需要类型•包容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同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关系–行为特征:交往、沟通、容纳、归属、参与–相反的行为特征:孤立、退缩、疏远、排斥、忽视、对立CopyrightforBan人际关系需求类型•控制的需求以权力为基础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行为特征:运用权力、权威来影响、控制、支配或领导他人。–相反的行为特征:–1、抗拒权威、忽视秩序–2、追随他人、模仿他人、受人支配CopyrightforBan人际关系需求类型•情谊的需求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感情关系的愿望–行为特征:喜爱、亲密、同情、友善、热情、照顾。–相反的行为特征:冷淡、反感、疏远、丑石、憎恨。CopyrightforBan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1、平等意识强•2、感情色彩浓•3、富于理想化•4、独立性强•5、开放性趋势CopyrightforBan大学生的网际人际交往•1、交往角色的虚拟性•2、交往主体的平等性•3、交往心理的隐蔽性•4、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5、交往动机的多样性CopyrightforBan人际关系的PAC分析•加拿大学者Berne提出人际交往中,人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所左右,即:父母倾向(Parent)、成人倾向(Adult)和儿童倾向(Child)。这三种状态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与年龄无关,与角色无关,而是不同的心理状态。CopyrightforBan•P心理状态是由父母或父母型人物的行为内化来的,是一大堆装在脑子里的个人早期获得的印象深刻的外部经验,包括“必须”和“应该”。父母自我状态是“教诲”的、“权威”的。当一个人表现出高高在上时,就是“父母自我状态”的一种表现,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支配别人、责骂、训斥人以及其他权势式的作风。CopyrightforBan•A心理状态的特征是“理智的”、“逻辑的”,注意事实资料的搜集,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冷静地分析,而不受“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的干扰。•C心理状态的特征是“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常常凭感觉。如足球场上当喜爱的球队获胜时不顾及周围的环境,冲动地大叫大跳,就是儿童自我状态的表现。这种状态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爱,一会儿又大发脾气令人厌。CopyrightforBan•PP-PP型:自己是P,把对方也看成是P。交往双方都武断,关系容易紧张。•AA-AA型:双方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关系友好。•CC-CC型:双方都以感情冲动为特点,缺少理智,关系常有冲突。•PC-CP型:甲以长者对乙,后者以小辈对甲,服从甲。上下级间常见关系。•CA-CA型:甲以小孩脾气对乙,乙则表现理智。同事、夫妻之间常见。CopyrightforBan•PA-AP型:甲表现为理智,但又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要求乙担任P,关心和监督自己。上下级、同事、夫妻常见。•PC-AA型:甲以A对乙,乙却把甲看成小孩。异辈关系、同事关系之间常见。•CP-AA型:甲以A对乙,乙则发小孩脾气。异辈关系、恋爱关系,夫妻常见。•PC-PC型:一方高压命令式,另一方不满,以同样方式回敬。常引起关系紧张。•CP-CP型:双方都以感情用事,进行交往,常引起关系紧张。CopyrightforBan人生四种态度•人际相互作用分析就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创立了4种生活态度。•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好CopyrightforBan交往焦虑量表(IAS)••编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测验日期_________•指导语: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每个条目,并决定其陈述对你适用或其真实的程度。•根据以下标准在相应的条目上进行选择。•1-与我一点儿也不相符•2-与我有一点儿相符•3-与我中等程度相符•4-与我非常相符•5-与我极其相符CopyrightforBan•1.即使正非正式的聚会上,我也常感到紧张。•2.与一群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到不自在。•3.在与一位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到轻松。•4.在必须同老师谈话时,我感到紧张。•5.聚会常会使我感到焦虑及不自在。•6.与大多数人相比,我在社会交往中可能较少羞怯。•7.在与我不太熟悉的同性谈话时,我常常感到紧张。CopyrightforBan•8.我希望自己在社交场合中信心更足一些。•9.在社交场合中,我很少感到焦虑。•10.一般而言,我是一个害羞的人。•11.在与一位迷人的异性交谈时我经常感到紧张。•12.给不太熟的人打电话时我通常觉得紧张。•13.我在与权威人士谈话时感到紧张。•14.即使处于一群和我相当不同的人群之中,通常我仍感到放松。CopyrightforBan人际信任量表(ITS)•编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测验日期_________•指导语:请使用以下标准表明你对下列每一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3-同意与不同意相等•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CopyrightforBan•1.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虚伪的现象越来越多了。•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最好小心,除非他们拿出可以证明其值得信任的依据。•3.阻止多数人触犯法律的是恐惧、社会廉耻或惩罚而不是良心。•4.考试时教师不到场监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作弊。•5.通常父母在遵守诺言方面是可以信赖的。CopyrightforBan•6.法院是我们都能受到公正对待的场所。•7.如果得知公众听到和看到的新闻有多少已被歪曲,多数人会感到震惊的。•8.不管人们怎样表白,最好还是认为多数人主要关心其自身幸福。•9.尽管在报纸、收音机和电视中均可看到新闻,但我们很难得到关于公共事件的客观报道。CopyrightforBan•10.未来似乎很有希望。•11.如果真正了解到国际上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那么公众有理由比现在更加担心。•12.许多重大的全国性体育比赛均受到某种形式操纵和利用。•13.多数人如果说出自己的打算就一定会去实现。CopyrightforBan•14.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的便宜。•15.多数推销人员在描述他们的产品时是诚实的。•16.多数学生即使在有把握不会被发现时也不作弊。•17.多数维修人员即使认为你不懂其专业知识也不会多收费。•18.多数人诚实地回答社会调查中的问题。CopyrightforBan我是谁?•目的:认识并接纳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时间:约50分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CopyrightforBan人生透析•目的:自我认识、人生探索•时间:约50分钟•准备:一支笔、一张白纸。•填写下表:CopyrightforBan•当我六年级时: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