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第一章1.P4中国心理卫生研究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2.P41992世界精神卫生日:每年4月4日3.心理发展的概念: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终老一生中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等心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第二章1.P21大学生活的特点生活环境的改变,管理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比较群体的改变2.P21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兴奋期,消沉期,思考定位期3.P22适应不良也即适应失常,泛指个体不能与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的困难状况,包括一般性适应综合症和适应性障碍两类。4.P23/P286应激:生物有机体都有一种保持内部环境稳定状态的趋势或特性。当机体处于危险紧张的状况或新环境时,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自动调节做出适当反应,以保持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一生理过程成为应激。5.P23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应激反应)有哪些阶段:警觉反应期,抵抗反应期,衰竭反应期6.什么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1独立生活困扰2资源利用困扰3人际关系困扰4学习能力困扰5职业目标困扰第三章1.P38职业准备期的主要任务:以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训练为主要任务,同时也要提高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组织行为能力、表达与写作能力等基本素养,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和行业发展动态。2.P39性格和职业的关系1传统型2实际型3研究型4艺术型5社会型6企业型3.气质与职业的关系一是指特定职业对其从业者的气质类型有一定的要求,以为职业气质可能会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而且不同的气质类型与特定的职业之间的适应性是不一样的。4.P44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哪些阶段及任务:1.明确个人生活愿景(自我形象、有形财产、个人健康、人际关系、工作状况、社会贡献、个人休闲)2.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3.冷静地进行环境评估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和要求4.确定职业发展目标5.设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6.制定弥补差距的行动方案7.实施、评估与反馈5.P45职业生涯目标指个人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想要达到的一个位置或工作状况分为:1短期目标2中期目标3长期目标6.P51正确的择业心理有哪些1正确评价自己的方法,多看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2树立市场竞争的新观念3如果别人在某些方面确有优势,而自己明显不足,要坦然面对审时度势下决心超越或转移竞争方向4正视现实,抓住机遇第四章1.P58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人体结构的核心部分。2.P60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人最初没有“自我”概念,随着个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开始区别环境与自我,逐渐把自我从现象场分化并符号化而形成“自我”的概念。自我是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与重要任务的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3.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4.P63自我评价偏高和偏低的主要表现:偏高:自尊心过强,嫉妒心。5.P63影响自尊的因素自己的个性品质、社会荣誉、自我在社会中的发展前途等6.大学生自卑的主要表现1自我评价过低2寡言少语3对别人的话语敏感多疑4过强的自尊和较强的戒备心理5矫饰优越和轻视他人8.P67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有哪些1正确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比较观(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学会调整认知结构(处理好自知与知人和自尊与尊人的关系)2积极悦纳自我:接受自己的过去和现状的全部,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一切,肯定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3自觉调控自我:设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培养坚强的自控能力4提升自我效能感:创建经验体系(经验的获得、整理、心象表征、启动),创建评价体系(社会比较和支持),创建训练体系(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设立目标的训练和情绪调节训练)9.p65p72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自我调适1既往经历与家庭环境2对自己身体相貌的认知偏差3眼高手低自我期望水平过高4不正确比较的认知偏差1认知法-正确的认识自己2作业法-正确的表现自己3补偿法-正确的补偿自己4领悟法-心理分析法///1按照自己的条件评定自己的价值2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判决自己的成败3把自己看成和别人一样重要4欣赏但不企求别人的赞许第五章1.p82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2.P85动机冲突的类型及含义如果当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具有两个或几个动机,而这些动机的强度相当,且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动机的冲突。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原则性和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3.p88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4.p91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常见的不良反应1.愤怒与攻击2.焦虑或抑郁情绪障碍3.退缩4.冷漠5.固着5.p92个体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态度与认知1改变态度2增加新的认知3改变认知4减少选择感5改变行为方式6.p94面对挫折应该如何积极应对正确认识挫折,改变不合理认知。树立自信心,适时调整奋斗目标。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积极地应对方式有:自我安慰,自我解释,升华,转移等第六章1.学习本质(顿悟说、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观、试误说、经典性条件反射)2.P102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自主学习意识日趋成熟。学习动机发展达到核心层。学习智力和能力发展达到最佳期学习自我评定能力日益增强。3.P105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1创新意识2创新能力3创新人格4.P111学习疲劳的影响因素1学习时间太长和作息时间紊乱2学习负担过重3睡眠不足和脑营养不良4学习环境不良5.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1.改变对学习和考试的非理性认知2.客观评价自我,正确人生和职业定位3.学会正确归因4.充分预习,掌握放松的科学方法第七章1.p127体源性自卑感大学生对自我身体形态和容貌(仪表、仪态)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会导致自卑心理。2.p128体源性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调适策略答:1以班集体的形式开展团体训练。2纠正自我体象的非理性认知。3学会转换思维,扬长避短3.p132大学生心身疾病的自我调节方法减少应激刺激,纠正非理性认识。学习新的行为反应行为方式。培养健康的情趣爱好,学习释放压力的健康方式。药物治疗家心理辅导4.p131影响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1情绪因素2应激刺激因素3人格因素4文化与认知因素第八章1.p146心境又叫心情,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2.p146心境、激情、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指个体对察觉和认知的某种有威胁的情境或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心境:又叫心情,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激情: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3.p148情绪和情感表达的特点1情绪活动趋向丰富,高级社会情绪逐渐成熟,但情感依赖仍然明显2情绪活动具有冲动性,爆发性特点3情绪活动易于心境化4.p150判断情绪好坏和正常与否的标准:关键是情绪的“度”和情绪稳定性5.p150情绪反应的引发因素遗传因素、个性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压力因素、丧失因素、心理冲突6.p15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它是个性中的一部分,个性可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7.p152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直接现实因素答:压力8.p154大学生情绪调节和情感培养的原则有哪些1疏导性原则2建设性原则9.p154情绪和情感调节的方法有哪些1引导宣泄法2活动转移法3认知调控法4善用社会支持系统第九章1.p172各类人格障碍者的共同特征偏离行为大多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时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终身。人格障碍的行为偏离大多是广泛的、稳定的和长期的,至少有认知、情感、冲动控制、人际关系的一项异常偏离,患者对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偏离行为大多无清晰的自制力,虽然定时人可以感到痛苦,但很少有主动求医的动机,即使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的效果也十分有限。2.p170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答:青年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自我角色认同”,即为图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内在连续性,认识自己和所处社会生活环境的同一性。3.p177常用的人格测验是什么艾森克人格问卷4.p162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哪些黏液质、多血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第十章1.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2.p180交不到知心朋友的常见原因因为这类大学生通常可以与大多数同学进行一般的正常交往,但是交谈多限于公众话题和一般学习和生活话题,交往限于集体活动的礼节行为;从不涉及家庭和个人隐私,也没有非常投机的或言不尽意的交流,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与沟通;缺乏能够互吐衷肠、肝胆想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朋友。3.p183构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1认知2情感3行为4.p183在人际关系中起到唤起、控制和改变情感,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心理成分答:认知5.p18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2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6.p187在群体中制约人际关系的亲疏及稳定持久程度的因素1.时空临近性2.态度相似性3.需求互补性4.个性特征5.形体因素6.才能与专长7.行为因素7.P194结合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理论,阐述如何让人们更容易喜欢你确定交往的真诚态度和正确的动机;优化个人形象,提高个人气质和修养;学会赞美与乐于助人,提高语言沟通艺术;懂得共生互利互让,让交往双方双赢。+原则+培养团队精神8.p192人际交往原则有哪些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诚信原则4宽容原则5尊重原则9.p187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时空邻近性2,态度相似性3需求互补性4个性特征5形体因素6才能与专长7行为因素第十一章1.p208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青少年如果在生殖期社会化不足有哪些表现可能导致认同障碍或出现没有稳定的自我认同感的认同危机2.p208影响性心理发展的因素1,生物因素2家庭与教育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3.p213维系爱情是否持久的决定性因素认知与态度4.p219性指向障碍的类型有哪些同性恋、双性恋、恋童癖、恋兽癖5.安全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6.性别角色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其形成在原始人类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第十二章1.p228父母教养与孩子自尊的关系过分干涉-严厉型: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懦弱、自卑、没主见、独立性差,唯唯诺诺,生活情趣少,难以适应社会竞争的缺点;过度保护-溺爱型:青少年人格幼稚,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而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不知所措,与人交往时缺乏共情能力;放任不管-忽略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任性易冲动,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强;情感温暖-理解型:孩子人格健全+各种好词语2.p229父母离异和单亲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有哪些1.孩子与未获得监护权的父亲(或母亲)之间的交往时间减少,缺少必要的关爱、生活辅助和辅导,导致孩子学业下降、行为不断、缺少自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