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之产生及演变(上、下)竹林七贤模印竹林七贤砖画(附春秋人荣启期)南京西善桥南朝墓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如何解释“魏晋风度”的?竹林之为放,有疾而为颦者也;元康之为放,无德而折巾者也。学习要点•历史背景•玄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影响清谈=玄学?•清谈=清议=正论即士人雅谈主要是政事或人物之批评魏晋以后大多是谈老庄•玄学即思想深远之学天道人性,事理思想等皆是虚渺,人生不可捉摸之学问,探求真理越深,则越见玄妙而不可足摸•清谈=东汉魏晋时士人之一种雅集活动形式•玄学=内容,初以品评人物为主,魏晋以后,则以玄学为主玄学兴起的背景:儒家思想的动摇•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杂染天人感应,加上东汉时谶讳流行,儒学与迷信结合,流于迂腐和荒诞。•东汉中期始有人对儒学的神化作出批评–王充:神化的儒学造成「虚妄显于真,实诚乱于伪」而「疾虚妄」,因而作《论衡》–王符批评官场之腐败、生灵之涂炭,士风之日下、学者之浮华•儒学受到冲击•魏世,何晏王弼以老庄说儒经,使学术风气为之转变。经学琐碎难懂•“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秉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交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也。”•汉代儒学以研经为主,知识分子多被约束在经书章句之学中,埋头于训诂注疏,而少有理论的创造和思想的超越;而经学变成于绿禄之工具,思想越加强化经学至此,似乎己走到穷途末路,人心已感厌卷,故汉末学者,趋向义理之讨论,而开游谈之风。名教败坏•儒学禅让学说,为有野心者利用,以作为其篡位夺权之根据,王莽如是,光武如是,儒家之纲常名教,渐受怀疑。•跟着黄巾董卓之祸,朝延威信不再,再加上曹操掌权后,以法术治国,其魏武三令,明白指出纵然不忠不孝,不合传统儒家之要求,亦可被重用,动摇了儒家名教之治。•思想界呈现真空,而道家老庄之学,虽自汉初退出政治舞台,但在民间则日见活跃。至魏晋时乃渐抬头。党锢之祸•自东汉桓灵之世,「党锢之祸,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士人既遭大劫,见政场险恶,道德学问不可恃,乃灰心世事,避开政治旋涡,宅心事外,与物无竞,超然物外,以坚持其独善其心之道。•「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汉末政治动乱•汉末政府腐败,四海无有宁日,民变四起,中以黄巾为祸最烈;鲜卑乌桓西羌屡屡入寇;天灾频繁,死伤枕藉。•魏之乱政,甚于汉末,三国争雄,战无休日。•司马篡魏,乱端愈烈,内则八王之乱,外则五胡内侵。外患内乱交加,且天灾横行,民生困苦,盗贼公行•仁人志士,目睹时艰,惨不忍赌,然衰乱之世,无可奈何,只有学老庄之达观。道教思想盛行•西汉初之黄老之治,曾在政治上取得优势。•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思想仍在民间发展。–严遵的《老子指归》是道儒兼学,以道为主。–扬雄《法言.问道》中云:「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其《太玄》一书,是用老学来解《易》。–王充《论衡》吸收了老子天道无为的学说,提出元气无为自然,以驳斥神学化了的官方儒学思想。•后来王弼吸收诸人学说,以道入儒。•两汉时代的黄老思想己经为魏晋玄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数据。清议的演变•初为清议,有抨击时政的积极一面,但后来则成了知识分子互相吹嘘的工具汉末魏初清谈,一般主要偏重于人物的品题,及与此有关的才性问题的讨论。•刘邵《人物志》为代表之作品,不满足于一般人物之品题,而要直探人物的本性、材质,又强调《老子》的君人南面之术。•何晏、王弼的清谈玄学从更抽象的角度,跃进宇宙观的高度,要直探整个世界的本质、本性,并用老子的虚无哲学来解释世界本体,用老子的无为政治来填补儒家名教之治。玄学的演变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东晋玄学第一阶段:正始玄学•主要人物是何晏与王弼•以老学主,主「贵无」的宇宙本体论–认为「无」为世界的本体,「有」为各种具体的存在物,是本体「无」的表现。–世界的本体「无」是绝对静止的,而现象的「有」则是千变万化的,运动着万有最后必须返本,归于「虚静」。•在政治上,何王玄学崇尚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儒家的名教出于道家的自然之说,认为治理社会要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本,以儒家名教为末,主调和儒道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王弼《老子》四十章注)欲言无邪?而万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老子》十四章注)•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玄学虽宗奉道家,然其一部分仍以孔子为最大圣人。不过其所讲孔子之学说,已为道家化的孔子了。第二阶段:竹林玄学•代表人物:阮籍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崇尚老子的自然無為思想,並進而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有強烈的反儒思想傾向。•欣賞莊子逍遙思想,重視莊學。•在玄學的發展中,阮、嵇的老莊學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嵇康)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晋书·嵇康传》)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晋书·嵇康传》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晋书·阮籍传》第三阶段:元康玄学•代表人物:郭象、向秀•以庄学为主(向秀有《庄子注》,为郭象所承)•崇有–「有」自生独化的,并不需要一个「无」作为自己的本体•名教即自然,儒家即道家,逍遥游外与从事名教世务(儒家),本是一回事,即所谓宏内即是游外的学说,「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逍遥并不需要遁世。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州郡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辟司徒掾,稍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永嘉末病卒,著碑论十二篇。——《晋书·郭象传》玄冥之境•“玄冥”是《庄子》书中原有的一个术语,用以描述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一种不知不觉、不分是非、不分彼此的精神境界。郭象对“玄冥”的解释与《庄子》有所不同,他说:“玄冥者,所以名无而非无也。”(《大宗师注》)•“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影子外的虚影),未有不独化于玄冥之境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此天地之正也。”(《齐物论注》)第四阶段:东晋玄学•调和玄学中贵无与崇有两派的思想–张湛的《列子注》想调和贵无与崇有两派的思想•佛、玄合流–老庄盛行,佛教的大乘空宗颇与老庄思想相类–佛徒以老庄玄学来解释印度佛学,佛教玄学化–代表人物:道安、支遁、僧肇等–僧肇着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论文,总结当时佛学,和对当时魏晋时期的玄学哲学,揉合了玄学的贵无派与崇有派,提出了「契神于有无之间」的学说,他认为贵无与崇有都是各执一偏的理论,而应当是「合有无为一」。影响:政治方面•魏晋清谈之士如嵇阮等人在政治上均未负过实质责任。•西晋时代,不少的达官显要,一方面手握重权,一方面大谈玄理,他们所辟的掾属也大都是清谈的能手,造成西晋政治上的不振。•东晋时,清谈风气因为朝延显要的加意提倡,依然盛行不衰,至中期以降,转向平淡静寂的境地,当时士族名流因为生活优裕,多喜以巨寺名山、别墅湖境为雅游胜地,悠然谈论玄理,持续到南朝。•从政者苟且偷安,不务实际。•东晋南朝不能恢复中原,与这种风气有关。社会方面•造成一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王羲之《兰亭序》充满人生哀乐相随的感慨–清谈者在行为上流于放诞,他们以自由为旷达,经常纵酒和不遵礼节,山涛、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竹林七贤,他们极端主张自由,逃避现实,沈缅于放纵的生活•阮藉曾沈醉六十天,作有《大人先生传》,讽刺孔孟礼教人士•嵇康则头面常数十日不洗•刘伶是纵酒主义者,曾作《酒德颂》,夸耀酒中奇行•造成了社会上放任不羁的不良风气。宗教方面•清谈之内容本以老庄为主,东晋以降,佛学也渗入清谈中。•许诣、孙绰二人作文辞,于玄言之外又加佛语,佛学便广受清谈名士欢迎。•佛教僧侣,每借清谈与名士周旋,如东晋中期的支道林,便以清谈著名于时孙绰以名僧竺法护、白法祖、法乘、竺道潜、支道林、于法兰、于道邃等七人比拟竹林七贤。•有助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发展。思想学术方面•玄学宗奉老庄。•宋文帝时,朝廷设立玄学馆,与史、文、儒并列为四学。•加以佛学之融入。•士人游于儒、释、道三者之中,三者由互斥而至互补,渐至互相融合,经隋唐禅宗之改造,至宋乃有理学之出现。文学方面•玄谈要求有系统井然之思考—出现析理井然的文论。•谈玄者又喜山水田园之趣,--田园诗体、玄言山水诗体--陶渊明之田园诗。•名士之间的唱酬--隽语天成的书札--《世说新语》。请谈谈你的老子“无为而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