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的由来“门当户对”的由来“明镜高悬”的来历何谓“十恶不赦”“信口雌黄”的由来“分道扬镳”这个成语,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现在用这个词则多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分道为何“扬镳”呢?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前行“分道扬镳”即提起马勒口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这个成语来源于《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子志……与御史中尉争路,俱入见,而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南北朝时期,北魏京兆尹(管理首都的长官)元志,此人生性耿直,素来不肯向达官贵人低头让步。一天,他乘车上街,迎面遇上御史中尉李彪的车子。论官职,他比李彪低。按当时的规矩,他应该首先回避,让李彪的车子先过去。但是元志不愿这么做,李彪很不高兴。当面责备了他。他见李彪生了气,更不肯让路。两人谁也不愿示弱,便到魏孝文帝面前去评理。李彪说自己是皇帝许可乘坐华丽的车子的,一个洛阳的地方长官怎能同御史中尉对抗,不让路。元志说他是皇帝委派的国都所在地的最高长官,住在洛阳的人,不管是谁,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面,他怎能给御史尉让路呢?魏孝文帝听了他们的争论,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训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便说道:“你们不要争吵,洛阳是我的地方,应该分路扬镳。从现在起,你们就分开路走,各走各的。”两人出了皇宫后,马上找来尺子,把路量一量,分开了,从此一个走路这边,一个走路那边。这就是成语“分道扬镳”的由来。“分道扬镳”的由来古代人谈婚论嫁往往讲究“门当户对”,何谓“门当户对”?其大意是指结亲的男女两家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应相当。其实,“门当户对”最初可不是这个意思。原来,“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所谓“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辟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所谓“户对”,原指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典型的有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由于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看来,“门当户对”最初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不过,由于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很讲究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相当,该词渐渐就演变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门当户对”的由来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里,人们总可以看到:在官府的大堂上,官员座位后边的墙上,大都悬挂一个大匾,上边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什么叫“明镜”?“明镜高悬”又是怎么来的呢?“明镜”来源于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据此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5尺9寸,宽4尺,表里明亮。此镜功能奇特,据说此镜不但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而且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人们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手下的大臣和宫中之人,一旦发现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后来人们就用“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能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由于人们对“秦镜”的典故不太熟悉,慢慢的就将“秦镜”讹传为“明镜”,于是“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明镜高悬”的来历我们经常用“十恶不赦”来表示罪恶重大、不可宽恕的意思。其实,这一成语自有它的渊源,说起它的形成,就不能不从我国的法律制度谈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隋、唐时,对十条大罪的内容略有增删,并正式定名为“十恶”,写在法典的前面,以示重要。这个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十恶”具体是:一、谋反:企图推翻皇帝的统治;二、谋大逆: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三、谋叛:背叛朝廷,这与谋反有明显的不同,谋叛是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四、恶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亲属;五、不道:杀戮无辜,即杀无辜一家三人或一家非死罪三人等;六、大不敬:冒犯帝室尊严,即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七、不孝:对祖父母或父母不扶养、咒骂、控告,或在祖父母、父母的丧期内婚嫁作乐等;八、不睦:殴打、控告丈夫和大功以上的尊长以及小功尊属;九、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十、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这十条大罪,直接触犯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和封建伦常观念,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最严重的犯罪。凡有犯者,均处以严厉的刑罚,并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准赦免。这就是“十恶不赦”一词的由来。何谓“十恶不赦”提到“信口雌黄”,学生们并不陌生。“信口”即随口,形容出言不假思索,这一点大多数学生也都知道。可要说到“雌黄”是什么意思,可能就说清楚了。雌黄,又称鸡冠石,黄色,可作颜料。那么,身为一种矿物的“雌黄”为什么会和“信口”联系在一起呢?在竹简、木简的时代,文人用刀笔刮削竹末儿改字,使用纸张以后,刮、洗容易损坏纸张;用纸粘粘,容易脱落;用粉涂抹,又盖不住浓墨。可是,如果用雌黄来涂,会使字迹全无,其色又与纸(古代使用黄纸)相近,雌黄又有毒性,能杀菌灭虫防蛀。“信口”与“雌黄”从西晋开始被联系在一起。《晋书•王衍传》:“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尘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信口雌黄”是指对言论有不妥之处随口加以更改,像用雌黄改错字一样。后多用来比喻言语轻率反覆多变或不问事实轻下论断。《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倘不再自检束,不久或将不能更居上海矣。”“信口雌黄”的由来指鹿为马一言九鼎衣锦还乡为虎作伥初出茅庐天涯海角画饼充饥庖丁解牛指鹿为马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衣锦还乡《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列传》庆远字文和,元景弟子也。……霸府建,为从事中郎。武帝受禅,封重安侯,位散骑常侍,改封云杜侯。出为雍州刺史,加都督。帝饯於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矣。」始武帝为雍州,庆远为别驾,谓曰:「昔羊公语刘弘,卿后当居吾处。今相观亦复如是。」曾未十年,而庆远督府,谈者以逾於魏咏之。刘邦的四面楚歌更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将士痛哭。想当初,项羽为了功秦而痛失了“先破咸阳者为王的良机”。再因“为人不忍”错失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的机会;后因“火烧阿房宫”后想“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当时,有智者建议他在秦地建都称王。而项羽面对秦宫破残,又思欲东归,还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此话一针见血的道出了项羽“衣锦还乡,荣祖耀宗”的观念。俗话说得好:“好男儿志在四方”。项羽虽然具备中国古人的传统思想,但他又胸怀“称帝”的大志,在他8年的浴血奋战中,始终是个孤独的悲剧英雄。项羽一方面想当帝王,一方面也想当人人羡慕的大英雄。并一心想在江东父老乡亲的面前扬名显威。这些都成了他难成帝业的“拦路虎”。为虎作伥•wèihǔzuòchāng〖解释〗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出处〗《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柴油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敦领十万大军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城。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天涯海角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他二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此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画饼充饥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