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作者:11783402陈家宝11783413张美婷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而对广州药业2012年的经营情况进行阐述,从而引出文章对该企业的财务分析。针对广州药业的财务情况,本文着重从收入、利润和成本费用三方面,通过相关的比率,剖析了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以及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根据相关数据的分析,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对策。关键词:广州药业;成本控制;财务分析一、公司简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8家中药制造企业及3家医药贸易企业重组后,以其与生产经营性资产有关的国有资产权益投入的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1)中成药、天然药物和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2)西药、中药和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3)大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1]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一)医药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据统计,过去的10年间,中国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总产值达15694亿元,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21.9%。截至2012年底,医药产业共有6625家企业,药品市场的总规模为9261亿元。以上数据表明,医药行业效益明显,增长质量良好。2老龄化、城镇化及医保制度健全支撑医药行业长远发展前景。据资料显示,预计2013年~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平均增长率将达12%。可见,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医药行业中的地位广州药业具有规模优势,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商,与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并列为国内三大医药贸易企业。作为中国医药企业前三强,广州药业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华南地区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包括各地的医院、医药批发商及零售商在内的长期客户达200O多个。三、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的经营情况(一)企业经营方式1、制造业务的经营策略药品制造,是一个医药企业的中心业务。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开始了以下几点主要的经营策略:一是积极应对国家新医改政策,不断加强基药目录增补及药品招投标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大力开展品牌、文化和学术营销活动,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四是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压力。[2]2、贸易业务的经营策略为了打开医药市场,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贸易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应医药政策和市场需求,积极拓展用药销售路径与网络,促进主营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时,进一步发挥贸易企业各资源整合平台3的优势,从源头上掌控重点品种和大宗药材。另外,通过运营电子商务平台,推动重点产品与主要品种的促销。在报告中,贸易业务的毛利率为5.89%,同比下降了0.76个百分点。(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的简要分析从上述详细的企业经营情况来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确在制造业务、贸易业务上采用了一系列的经营策略,力求加快销售增长,着重增大主营业务收入所占份额,以及尽量控制成本。2012年与上年数据相比较,主营业务收入这一块的增长是明显的,但是毛利率的下降,也就说明成本控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财务情况分析中,本文将从企业收入、利润、成本来分析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本控制。四、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2012年的财务分析(一)从利润表三数据看企业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了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情况,揭示了企业利润的构成和实现过程。而本文首先通过广州药业2008-2012年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费用、净利润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绝对数值增长性的分析,如下表所示(表1)。4表1广州药业2008-2012年利润表相关数据单位:万元资料来源:广州药业财务年报根据表1,广州药业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净利润都呈现持续向上的总趋势。主营业务收入,08到1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0.05%、15.56%、21.26%、51.28%。的确,近五年来,广州药业在销售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从2012年的经营情况可以了解到,广州药业更加注重了品牌、文化和学术的营销方式,使得药业的发展逐渐能够得到一个超越性的转型。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不断攀升,企业所投入的成本费用也为此付上了不少的单子。08年的595,494万元,到12年的245,777万元,已经有了2.42倍的增长,相对营业收入的2.33倍而言,成本以及相关费用增长速度是超过营业收入的。从财务的角度看来,一定收入的背后是需要一定成本费用作为支撑的,然而如果成本费用的上升速度比收入的要快,那么企业要顺利转型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因此,通过这样一个直观的数据分析,可以认识到广州药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上,还需要多下措施。会计年度20082009201020112012营业收入352,742388,194448,607543,961822,906营业成本245,777280,568320,581404,275595,494销售费用60,06755,6481,73271,083135,945管理费用39,94143,55145,74148,05359,348财务费用1,546613-220185472净利润171,96208,76274,03299,99408,335(二)从盈利能力看企业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反映企业运用其所支配的经济资源,从事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而利润又是收入和成本之间的桥梁。那么通过利润,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收入和成本的关系,继而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作更深入的认识。图1广州药业营业毛利率与营业净利率比较图1,反映的是广州药业08-12年营业毛利率和营业净利率的发展历程。由图1可知,广州药业最近5年的时间里,产品的销售收入波动上升,其中2009年产品营业毛利率27.72%,到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毛利率28.54%,两年间相对增长了3%。虽然,从具体的年份观察营业毛利率是有增长的情况,但是从这5年整体的趋势来看,都呈现先增后减的特点,并且无论是营业毛利率还是营业净利率,两个指标都是在平稳的变化中产生差异。这也表明,公司这5年的发展有所减缓,这主要是2011年受到中药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涨,招标限价的限制,工业毛利率近年来的不断下滑,引起销售毛利率的小幅下滑,拉低了公司的利润增速。营业净利率的下滑,可以认为公司经6营策略和成本控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5]另外,营业净利率对于营业毛利率而言,两者间足足存在了5-6倍的差距。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结合公式,更加可以说明5-6倍的差距是由于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等引起的。成本以及期间费用巨大吞噬了利润:2008~2012年,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10.70、10.76、12.80、13.97、22.74亿元,而期间费用分别为10.16、9.98、10.73、11.93、19.58亿元,因此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是很高的,也就是说期间费用吞噬了绝大部分的主营利润,同时企业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压力。[5]图2广州药业08-12年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之比通过图2,更直观地看出广州药业成本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虽然在2010年有小幅下滑的现象,但是2011和2012年都是在增长的,7企业为了营业收入的增长确实是扛起了不小的担子。毛利率下降、净利率下滑、成本费用巨大的问题显示公司管理效率偏低,资源未有效整合,若未来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品牌资源优势,发掘市场机会,则盈利能力有巨大提升空间。(三)从经营能力看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模式,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产占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周转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创造尽可能多的纯收入,这就是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实质所在。从营运能力的评比中,广州药业排在行业第四位(见表2),可见广药资金运用效率高、循环快,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财富,从而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比较多的收益。表2广州药业营运能力行业排名资料来源:和讯财经网企业价值评估最新报告期经营能力评分行业均值行业排名营运能力评价87.5335.3648表3广州药业2008-2012年营运能力相关指标资料来源:由广州药业财务年报数据及相关计算得出各项指标根据表3,2008-2012年,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增长,说明存货占用企业资金变少,存货管理效率提高,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质量提高。12年总资产周转率增长到原来的一倍;经营周期不断缩短,12年经营周期缩短到原来的一半,总资产周转率的增长,经营周期的缩短,说明广药资产营运能力明显提升,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比较好,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4]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广州药业在追求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提高经营效率的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但是,营业净利率偏低,成本费用占据营业收入大半江山,使得企业盈利能力变弱。为此,广药应对现时的成本控制策略加以改革,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广药成本管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营运能力总资产净资产存货应收帐款经营周期指标周转率周转率周转率周转率(天)08年年度68.24%114.06%2.43.37144.1909年年度92.94%120.76%4.79.6177.4510年年度103.14%131.10%4.8713.1269.4611年年度116.63%148.60%5.0113.9970.2412年年度148.45%208.91%5.5816.5153.5191、加大对药品的研发力度,提升技术,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或以合作的形式参与药材的初级市场,降低企业成本。2、利用集团品牌优势减少企业在广告营销方面的投入,从而控制企业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增长。3、营销策略创新,开发新市场,在成熟的营销渠道上进行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压缩成本。4、以“王老吉”在全国进行渠道扩张为契机,对属下企业的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五、结言广州药业具有良好的经营水平,充足的资金,这就为发挥广州药业本身所拥有的优势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持续上升的营业增长率和净资产周转率,也说明企业在不断地寻求发展之道,借用品牌力、文化力,打造自己的销售市场。但是,成本费用的增长成为了企业更好发展的瓶颈,因此,广州药业要重视管理力,管理好销售增长与成本费用增长的步伐,加强成本管理,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费用,盈利才可提升。在现阶段医药行业积极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下,若广州药业成本控制得当,必能为其可持续发展助其一臂之力。10参考文献:[1]李蕴明.广州药业:改善效应呈现[N].医药经济报,2011,4,15(007)[2]叶峰、甘霖.广州药业:加大品牌运作强化医药零售[N].证券时报,2011,6,22(B04)[3]潘敏.广州药业:打造“白云山”、“王老吉”两大主线[N].北京商报,2012,12,17(A02)[4]李志勇.从财务报表分析视角看医药上市企业成长性[D].云南大学,2010(11)[5]吴迪、刘元、韩涛、贾校露.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以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