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第三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第一节一、管理是理性行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二、教育管理流派的划分1、管理科学演变历史划分(坎贝尔)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科层组织管理开放系统管理2、组织行为学角度划分(罗伯特·欧文斯)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①行政学、法学理论流派(最早提出是施泰因)②“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泰勒)③科层管理理论流派(马克思.韦伯)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说是前身)⑤新公共管理理论行政学,法学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第二节一、施泰因(Stein)的教育行政思想主要观点:1、世界上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类共同体之中。2、人类共同体由两部分组成:社会和国家。3、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是由于精神财富分配不公平。4、要解决财富分配不公问题要先解决精神财富分配问题。二、法约尔的管理要素与管理原则1、法约尔的管理要素计划:是研究未来并安排好操作性计划。组织:是建立企业的物质的和人的组织,把人和物质组织起来。指挥:是推动成员做好他们的工作。协调:是把所有的活动联系和协调起来。控制:是确保实际工作与规定的计划、标准相符合。2、法约尔的管理原则法约尔在他所撰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文中,提出下列14项管理原则:(1)分工:技术、管理等职能都要进行专业化分工。(2)权利与责任:(3)纪律:权力分为正式权力和个人权力(4)命令统一:为了避免秩序紊乱,一个下属职能接受一个领导的指挥。(5)指挥统一:组织中只能有一个领导和一项计划。(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7)报酬合理(8)集中(9)等级链:从企业的最高层到最基层建立起来的一种上下级关系,反映科权力执行线路和信息传递的渠道。(10)秩序:企业的顺利发展安排合适的职位及为职位选定合适的人。(11)公平:公平产生于公道和善意。(12)人员的稳定:(13)创造力(14)团队精神:企业内部建立健康和谐的团结关系3、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①行政管理理论体现着科学管理的思想,但它又有别于科学管理理论,它关注的是整个组织的一般管理问题。通过对一般管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②同时,提出管理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情,也是被管理人员的事情,所以,所有的人都要自觉遵守管理的原理和原则。③法约尔认为不仅要对可能成为管理人员的人进行管理教育,而且要对所有的人进行管理教育。管理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然后由用人机构接着进行。管理教育的重点就是使人们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三、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1、保障了政府的权力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2、保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义务和责任,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和公平的原则。3、维护了教育事业内部的正常秩序的稳定性,有利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4、促进了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的有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第四章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第五章受教育者第六章教育与社会第七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第八章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四、从行政角度对教育管理的分析1、教育行政机构是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的组织。2、教育行政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管理行为不应该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3、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和执行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和法规,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的工作计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扩大教育的投入比重,提供咨询与服务,开展督导和评价等。4、协调社会、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使各方面的义务、责任和利益得到协调发展。“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第三节一、“科学管理”的提出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他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他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产率的严重障碍。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①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时间,除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③每个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取决于标准化管理。④为了造就标准化的工人,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不能上岗。⑤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⑥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人员不要相互对立。劳动定额: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研究这些人在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的精确序列,以及每个人所使用的工具;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将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序列,从而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差别工资制”:泰勒在1895年提出了一种具有很大刺激性的报酬制度方案。(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件和工时的研究,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计算,制定出一个标准制度,以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从而改变过去那种以估计和经验为依据的方法。(2)制定差别工资率。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酬,以资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并给以警告,如不改进,就要被解雇。例如,某项工作定额是10件,每件完成给0.1元。又规定该项工作完成定额工资率为125%,未完成定额率为80%,那么,如果完成定额,就可得工资为20×0.1×125%=1.25(元);如未完成定额,例如哪怕完成了9件,也只能得工资为9×0.1×80%=0.72(元)。(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根据职位和工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工资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而不是按他的职位来计算。其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现象,同时也是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要对每个人在准时上班、出勤率、诚实、快捷、技能及准确程度方面做出系统和细微的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记录不断调整他的工资。心理革命泰勒进一步宣称,“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在科学管理中,劳资双方在思想上要发生的大革命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做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使盈余增加到使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他们将会明白,当他们停止互相对抗,转为向一个方面并肩前进时,他们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盈利会大得惊人。他们会懂得,当他们用友谊合作、互相帮助来代替敌对情绪时,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也就是说,要使劳资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关键不在于制定什么制度和方法,而是要实行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如果劳资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不仅工人可以多拿工资,而且资本家也可以多拿利润,从而可以实现双方“最大限度的富裕”。例如,在铁锹试验中,每个工人每天的平均搬运量从原来的16吨提高到59吨;工人每日的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而每吨的搬运费从7.5美分降到3.3美分,对雇主来说,关心的是成本的降低;而工人关心的则是工资的提高,所以泰勒认为这就是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从事合作的基础。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问题等。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曾指出:“经理只接受有关超常规或标准的所有例外情况的、特别好和特别坏的例外情况、概括性的、压缩的及比较的报告,以便使他得以有时间考虑大政方针并研究他手下的重要人员的性格和合适性。”泰勒提出的这种以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理控制方式,后来发展为管理上授权原则、分权化原则和实行事业部制等管理体制。三、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办学效益成为评价和考核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2、提出“教学成本”的概念3、根据每个学校办学效益不同,分配不同的教育经费4、提高学校行政工作效益5、教师的工作资格和工作标准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即管理者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科学的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各组织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因此,民主管理即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或“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也是管理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管理艺术,即一种被管理者意识不到的正在接受的管理,而事实上他却正在接受管理的积极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因此,民主管理又是一种群众参与下的多数人管理多数人的管理。应用写作能力是从事民主管理工作的必备素质。开放性管理教育管理的开放系统学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1938年,巴纳德出版了《总经理的职责》一书,指出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是一个人们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活动系统。协作系统有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沟通。在企业中,不仅有正式组织,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它同正式组织相互作用。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在60年代以后重新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上的有关规则必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会对管理产生种种约束。把组织看作封闭系统而不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种认识正是在系统的影响下获得的。但是,开放系统学说并不仅限于此,而是进一步探究组织的环境、环境因素刺激组织的方式,以及组织在它们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种种关系。正是这种研究,构建了管理的开放系统学说的基石。开放系统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开放系统组织应具备两个特征:(1)组织内部各个系统间的统一协调性和相互依赖性;(2)组织必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以应付系统环境中许多无法预料和控制的突发事件和情况。此外,根据帕森斯对正规组织的描述,开放系统的组织应具有三个层次或功能。第一层次涉及技术功能,这在教育中就包括了教师所应用的教学程序;第二个层次是管理的功能或系统,在这里管理者被看作是组织内部事务的协调者。同时又是组织和它的外部环境之间的中介;第三个层次被称为制度化或社会化

1 / 1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