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于丹《构建和谐心灵》讲座文字稿转贴自:珠海文化大讲坛讲座主题:构建和谐心灵讲座嘉宾:于丹女士讲座日期:2008年1月6日15:00-17:00讲座地点:珠海报业大厦一楼报告厅讲座内容: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好,各位请坐。刚才大家发自衷心的掌声已经代表了我们大家对于丹的热爱、对于丹的欢迎。在这里首先我想提议,我们大家对北师大珠海分校陈文博董事长表示我们最衷心的感谢。因为没有陈董事长我们今天就无法请到于丹教授来为我们做今天的演讲。(掌声)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于丹如今可以说是名满天下,我在主持今天的这个主持词的时候啊,自己通过收集资料给她有三个形象的比喻,不知道各位听听看是否恰当。第一叫桥梁,第二个叫火把,第三个叫清泉。为什么叫桥梁呢?因为通过于丹,让我们当代人的心灵和古代人的心灵相通相容,这是一座桥梁。第二,于丹是一个火把。她是点燃的这个火把,让我们中国人能够在当下去学习中国古典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圣贤,形成了中国人读经读史,学习中国文化的这样的一个燎原之势。第三,于丹又是一泓清泉。那么中国新闻社的一位记者,他是这样说的,他是在于丹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之后写的一篇报道说的。他说,于丹在光而不耀、不惧不忧的言行中行走,如一股清泉令人温润而清凉。“上善若水”,借于丹这泓清泉,我们不禁要“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今天上午我才查到一个资料,因为这个资料可以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在于丹四、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给她开始了古代圣贤的启蒙。她父亲经常带她去参加朋友的一些聚会,然后私下里给她说,说:孔子说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说你今天就观察一下,他说在座的各位叔叔阿姨,他们哪一个特别的博学,哪一个特别的有礼貌,哪一个做事特别的利索。然后于丹就在这些叔叔阿姨当中进行观察。那么观察之后呢,她发现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那些不好的呢,有的是诸如大声喧哗,有的呢是随地吐痰。她就对她爸爸说,她说:爸爸,有的人不能做老师呀。这个时候她爸爸又说了,他说:孔子还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所以这个故事让我非常的感慨。我想也正是她父亲的这样一种启蒙,这样一种教育,才使我们今天能够来感受于丹她在诵读经典当中带给我们的这种温暖,带给我们这样一份力量。而我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看到这段话我也在扪心自问,感慨很多。它让我知道什么是家教,怎么样来做一个父母,怎样去读圣贤之书。现在,就让我们有请于丹讲解圣贤,让我们与圣贤相通相容!有请于丹!(热烈的掌声)于丹: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这么热情洋溢的开场。我今天还要特别地感谢我的老领导,陈文博书记。还有在座的珠海市委宣传部的各位领导们,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到这么热情的城市,能够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有机缘跟大家聚在一起。我出来的时候,北京是一个萧瑟的冬天,气温已经到零下了,已经是一片严冬霜雪。但是在珠海,满眼都是温润的绿色。这种绿意是跌宕的、而且是一种富于弹性的、柔软的、滋润的一种颜色。我在想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心情可以四季都是舒展的,就像我刚才看见,有这么多朋友热情飞扬。所以我真的是要谢谢大家。我觉得你们给我的,比我在区区这两个小时里面能够给大家的东西多得多。其实什么是经典呢?经典是温暖我们心灵的一种理由,而人际之间的这样一种梦想、感动,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加掩饰的这种善意、友好。这就是感动我们另外的理由。什么是文化呢?文化并不一定要去读古圣先贤,要去有多高的文凭,要读多少书籍。其实在《周易》里面给文化的解释,叫做“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叫文化。也就是说,“文而化之”,这是一个过程。什么是“文而化之”,“关乎人文”?就是让我们观察了世间百态,看尽人间世象。而“化成天下”,就是我们有这样一种丰富的心灵,让它最后是化入人生。珠海是个特区。其实这样的一个地方,一切奇迹都有可能发生。在这样一个地方,一切都在一种生长的通道里。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相逢一个最好的自己,这就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灵到底有多大。所以我想我今天我要谈的,不光关乎古典,关乎诸子百家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关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审视。其实从小我都在受一种教育,说做一个有觉悟的人。何为“觉悟”呢?大家看一下汉字写得很有意思。“觉”字头下面是个看见的“见”。“悟”呢,是竖心旁一个“吾”。所以什么叫“觉悟”呢?两个字摆在这儿,其实就是“见我心”。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正的觉悟,不是你看见了大千世界,了解了世间万象,而是你真正可以拨开迷雾,看见自己的心,并且听从你自己心灵指引的那个方向,去一生行走。这种“见我心”的能力,并不因为物质繁荣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人的意识就一定这么强大。我们现在可以上电脑,用谷歌用百度,随便搜一个关键词,出来几十万个词条。但是我们永远也没有一个心灵搜索引擎。我们仍然不知道“我心何在”。不知道我们那种挣扎、困顿。比如说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我就是幸福的?买哪一处房产我就是合适的?我跟我自己家人的关系怎么相处?跟朋友之间的有何误会、有何过节该怎么办?人每每在这种困顿的时候,其实老会觉得内心的力量小啊。所以其实为什么要读圣贤呢?可以说它是给我们一种让自己心灵更大的力量。人心到底有多大、多小呢?禅宗有过很多故事。有一个故事就是说,学生去问老师,一个弟子去问他师傅:说师傅你看,我们这个人生寿命大概都是这么七八十年长,那么我们的身高也差不了多少,为什么就是说有的人心大、有的人心小呢?这心灵大与小到底有多大差别呀?他师傅就跟他说:你现在闭上眼睛,用你自己的心去造一座城池。他就闭上眼睛,在那儿想啊想啊,想了一个很大的城。想到宫墙万仞,深深的护城河,那座城里面有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然后他就纤毫毕现地想,想了很大,想了很久。然后给师傅很壮阔地描述出来。他师傅说:好,你再闭上眼睛,用你的心造一根毫毛。那学生又闭上眼睛,想啊想啊想了细细的一根毫毛。他睁开眼说我也造好了。这时候师傅问他,说你刚才造了那么大一座城池,用的是你自己的心吗?他说是啊,那就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那么大呀。师傅又问他,那你造那么小一根毫毛的时候,你用的是全部的心吗?学生说,对啊,也是整个的心,因为我那时候也不能再想别的事儿了。师傅不说话了。这个弟子突然就顿悟了。我们自己想想,这一生中为什么有过一些我们景仰的圣贤、智者、大师?这些人可能胸怀天下,他们一生奔走,一生曾经做过很多很多事情。人的这一生中你可能拿出个三两年,在这个城池里面修了花园,又用了三五年修建了桥梁,再用上几年修上花草树木。这样一生在走的时候你就在一个很大的城池里扩展了。人的一生在他不同的使命中穿越,去担任社会给你的职责,去完成你心灵的愿望。但你有时候,整个心是可以绊在一根毫毛上的。有的时候一个职称没提上来,一级工资没涨上来,朋友之间一个误会,两口子之间拌了几句嘴,然后人觉得我的脸面放不下,这件事儿我就是较上劲了,千思百想解不开,你的一颗心就可以绊死在一根毫毛上。所以人心大、心小全由自己。我想在珠海这样一个地方,有这么优美的环境,有全新伸展的政策空间,很多四面八方的人在这里开始创业。可以说外在的一切都具备了,在这里挑战我们的只有一点,就是我们心灵能量足够大吗?它给你提供的外在的空间真的能够去契合吗?孔子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君子不器”。“器”呢就是“器皿”的“器”。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真君子,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固定的器皿。比如说,我这一辈子就只是一个杯子,我就是一个话筒,就是一个桌椅板凳,就是一个火车或电线杆子。一个人如果上来的时候,我一辈子就只是什么,那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各种可能性。因为今天这个时代是在飞跃变化成长的,一个真君子他的生命应该随着整个时代的选择而不断地拓展,不断地站在潮头去担当历史给他的使命。八十年代,我们怎么看待法制呢?那个时候大家的概念是“好人不打官司”,对吧?如果是谁吃官司了,那街坊邻居在后边指指点点说,哟,那个人是投机倒把吧,你看他都打官司了。认为这是坏人,这是我们眼中的法制。到九十年代,我们怎么看心理健康呢?如果有哪个外企的小白领,很累,然后他有一种自觉调整自己的意识,去看心理医生,疏解一下情绪。后面就会有人说,哟,那孩子都累出神经病了,你看他看的那大夫。这就是我们九十年代我们所看的健康。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站在这个世纪我们知道什么是法制,它是每一个公民可以维权的武器。我们也知道什么是健康。但是我们再过三十年,再过四十年,我们的孩子们未尝不笑话我们今天认为千真万确的道理。所以咱们不用看几千年、几百年,就咱们自己穿越的这个时代,这些概念不大吗?所以,什么是君子之心?真君子就是他的生命永远是流动的。刚才主持人说了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上善若水”。水是什么样的品质?就是它永远流动,它可以抵挡万物,随物附行,但是它有所坚持。也就是说,人不能忽略外在的这个时代。要承担了这些使命,一个人,它自己的格局才会大。我们现在在单位做总结呀什么的,经常就说一句话,就是谁谁谁工作有局限。什么叫局限?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所以为其所限。我们要想不被限制,那要做的就是让一个人生命格局更扩大一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对吧?我们的长度,你说是活八十年还是九十年,差不多上去,而且有很多非人为的因素在左右。但什么是宽度呢?人生如果是条水流,你是把自己活成一个窄窄的小溪,还是活成一个宽阔的大河,就取决于你的河床两岸在哪儿?我想,生命的宽度在每个人把握之中,这就叫做格局。这就像我们学习围棋的时候,一开始小孩子都是在棋盘,比如说在左下角挂一个棋子,人家捻你一个子就跟着再捻一个子,然后就在那儿卷羊头。但是师傅会教你,这四个角上都可以布子。你先把局给布大了。就算是这一块做死了,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再把眼做活。人生也是一样,不能什么事情都特别拘泥,说我这一辈子我就只会做学问,我只会做官,我只会经商。而这一点事我还斤斤计较,还做不好。我觉得人是最大的奇迹。人的奇迹在于,我们有多少的潜能自己都不知道。就因为我们的眼睛习惯于向外部无比辽阔地发现世界,甚至被这个繁盛的物质时代弄得眼花缭乱。但我们不习惯沉默、宁静去发现内心,我们不了解自己生命的愿望。所以,缺了这一点,人就没有了最根本的坐标。圣贤是什么?圣贤是给我们一个生命的参照系。我想因为大家各行各业的朋友都有,大家不是专门学国学的,不必要说字斟句酌地去看孔子说了什么,庄子说了什么。我们去把握他的精神,能够让自己投入其中就够了。在我看来,儒道兼济。儒家与道家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儒家给我们的是中国人的一片土地,道家给我们的是头顶上一片心灵的天空。人在天地之间去完成自己的点滴。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儒家哲学,核心的就是讲要兼济天下,要以仁爱的精神去担当使命。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读过点书的人,士阶层,要有一种时代使命感,要去弘大那种刚毅的志向,任重道远。任有多重呢?叫做“仁以为己任”,就是仁爱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么道有多远呢?死而后已,就是要这样走。其实这一片土地需要我们的足迹一步一步丈量过去,这教我们的是一个人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但是光有地够吗?它是崇高的,但是未免太沉重了。它认同的是社会规则,群体意识。但是如果过分地认同沉入其中,就泯灭自我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所以还要有一片天。这就是中国的道家精神。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也就是说,天下万物跟自己的生命之间是有呼应的,我们今天往往是太忙碌了,就不接地气。忽略了在世间穿越的地点。中国古人讲,“沐春风思飞扬,临秋云思浩荡”。每一年春风起的时候,人的神思就随着春风舒卷,在天地游走。每一年秋云高耸的时候,胸怀浩大。看到每一年走向陨落的时候,觉得生命总要有所承诺、担当。这种情怀今天少了,就在于我们老是封闭在一个很清凉的屋子里,忽略了跟山川,流云,所有的一些外头自然界的这么一种沟通和这样一种交流。庄子是从宇宙的眼光去看世界,他说很多东西都没有写出来,靠你的心去感悟。所以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