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8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学习目标•能够解释并区分情绪和情感。•能够说出情绪和情感的种类。•能够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重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难点:情绪和情感的关系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1、什么是情绪情感定义:情绪和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根本属性: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反应,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关系的主观反映。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构成要素(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反映。(2)认识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3)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其区别在于:(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是原始的,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3)从表现形式看,情绪相比,情绪不稳定,一般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4)从表现形势看,情绪一般发生的迅速、强烈而短暂,有强烈的生理变化,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绪情感与生理需要联系与社会性需要联系情境性冲动性、短暂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发生早发生迟区别联系1.情感离不开情绪,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情感又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2.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3、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1)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联系: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2)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认识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情绪和情感过程则是反映主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4、情绪和情感与机体变化。(1)机体的生理变化。(2)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言表情5、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1)从性质上看,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2)从强度上看,情绪和情感强弱是不同的。(3)从紧张度上看,情绪和情感有紧张和轻松之别。(4)从激动性上看,情绪和情感还有激动与平静两极。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1、适应作用2、动机作用3、调节作用4、信号作用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一)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形式1、快乐2、悲哀3、愤怒4、恐惧(二)情绪的状态•心境:深入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特点:•1、和缓而微弱•2、持续时间较长•3、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二)情绪的状态•激情: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1、激动性和冲动型•2、维持的时间比较短•3、具有明确的指向性•4、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引起激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强烈的欲望;明显的刺激。(二)情绪的状态•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表现:•1、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混乱。•2、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及时摆脱险境。•应激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是有害身体健康的。(二)情绪的状态挫折:个人行为目的受到阻碍后引起的情绪状态。挫折是在否定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情况下发生的。同一挫折情境不一定使所有人都产生挫折心理。挫折引起的反应:1、攻击性行为2、冷漠3、幻想(白日梦)长期遭受挫折个人感到无力无望情境中包含着心理恐惧和生理痛苦个人心理上有攻击和抑制的冲突(三)、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言语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将掌握的社会道德标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当人们用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想、言图、言论、行为时,认为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如果认为不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感。2.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真理时产生求知欲,了解认识未知事物时有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出现迟疑惊讶和焦躁,问题解决后产生强烈的喜悦和快慰;在坚持自己看法时有了强烈的热情,这些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3.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美与丑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标准是美感产生的关键,客观事物中凡是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东西,就能引起美感体验,审美时个体的心情是自由的,愉快的、轻松的。学习目标•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一、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一)婴儿(三岁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产、发展的意义。•2、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3、婴儿情绪的社会化(1)情绪和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的心理工具•哭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会逐渐带有社会性。•笑a.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b.不出声的笑和出声的笑;c.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2)情绪和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儿童是情绪的俘虏(3)情绪和情感推动、组织婴儿的认知加工•a、一般、中等积极的愉快状态和兴趣状态•b、消极的、负的情绪•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猴子。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研究猴子(4)情绪和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哭是婴儿原始的情绪反应•得到父母关心、爱抚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反之则孤僻胆怯。(5)情绪和情感促进婴儿意识产生、个性形成新生儿游泳返回2、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婴儿情绪分化小结:•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以后逐渐分化,2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3、婴儿情绪的社会化(1)社会性微笑(2)母婴依恋(6、7个月)(3)陌生人焦虑(6—8个月)(4)分离焦虑(5)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依恋返回怕生返回(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2)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3)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4)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思考:为什么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牵着手。(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重视、注意、表扬。幼儿最高兴的:老师表扬、喜欢幼儿最难过的:老师批评、不喜欢•2、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1)情绪内容的丰富性•(2)情绪体验深刻化•(3)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4)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5)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判断: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闹,就说明他情绪没问题。•错误,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隐性•能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表达情感。依恋类型(性质)•1安全性依恋:母亲离开时苦恼,回来后平静,占70%。•2回避性依恋: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无依恋”,占20%•3反抗性依恋:母亲离开大哭大闹,回来后又拒绝亲近。“矛盾型依恋”,占10%判断:幼儿与人形成依恋的性质是一样的。•错误•性质不同,•分为安全性、回避性、反抗性三种类型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培养判断题•婴儿6个月前喜欢所有的人•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隐性•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中班幼儿好告状是由于逐渐形成道德感•初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情绪是内隐的、稳定的•动物也有情感•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