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景物形象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咏物诗)(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景物形象物象:景象:写物——托物言志写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形象鉴赏·景与物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愁等)。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异:1、借景抒情的“景”指自然风景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的“志”。3、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形象鉴赏·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异同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形象鉴赏·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命题模式:(1)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借景抒情类解题步骤:1、列举景物,描述画面(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3、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形象鉴赏·景物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秋景处境:行人羁旅抱病独苦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例题展示一(07四川):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列举景物: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例题展示二07全国Ⅱ组织答案步骤: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形象鉴赏·景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注意画面的色调)分析景物描写的几个角度1、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2、空间(上下远近高低)3、虚实结合4、动静结合5、正侧面6、色彩烘托对比渲染7、修辞手法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1、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2、对偶,如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对偶3、比拟(拟人、拟物),比如新月“学”扇4、夸张5、排比凉州词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手法,请简要分析。1、第1、2句中的“边城”“雁”从远处写远景,“芦苇”从近处写为近景。雁儿低飞从天空,从动作处写,芦苇出生从地面、从静态处写,第一句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第二句则给人明快向上之感,这是抑与扬的对比。2、前两句写的是现实景物,是实写;后两句有实写,也有虚写,“无数铃声遥过碛”是实写,“应驮白练到安西”是想象之景,是虚写。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