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华容县检察院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找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实现各种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深刻领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提高对做好群众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进一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我们应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目前发展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期和矛盾凸显期,交通、城建、工业等大变革、大发展引发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保护、企业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矛盾集中,处理群众诉求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加大。对于检察机关来说,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的关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始终,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始终。以能否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作为检验人民检察院人民性的重要标准,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教育全体干警牢固树立好群众观念、执法为民意识,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执法能力建设核心内容。二、坚定不移推进发展和改善民生建设,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社会管理新情况新问题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民计民生问题等相结合,从影响和谐稳定和民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一)坚定不移推进发展,不断夯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加快推进县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利于更加集中、便利地实施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加快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观光休闲业和农村服务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保障民生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二)着力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化社会管理的民心基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切实加强基层特别是重点地区党组织建设、政法组织建设、综合治理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等,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医保、新农合、新农保试点等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扩大就业,全方位推动创业,特别是要加强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较好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推进,为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奠定良好基础。(三)突出人文关怀,着力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最佳的社会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信息化、立体化管理转变,要以国家建立人口信息库为契机,健全完善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体系,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办、站,全力推进人、屋、车、场、网、会等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效能。(四)以深化平安县建设为载体,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民安是民生的基础,没有民安就没有民生。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着眼点,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标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技防投入,将技防设施向乡镇、个体工商户、房地产开发、重点单位、规模企业延伸,构筑从城市一直延伸到社区(村)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五)抓住新兴管理领域,着力解决社会管理新情况新问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及新媒体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管理的有效办法,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群团组织,建立健全登记管理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引导其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互联网、手机等信息网络管理服务,构建网上防范控制与网下查处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提高对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遏制其消极影响。三、切实贯彻服务群众,在做好群众工作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实现新作为(一)健全体制机制,实现群众工作全覆盖。一是健全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格局。坚持落实信访和群众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辖区属地管理负责制和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配合参与群众工作总体格局。建立健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总揽,分管领导签单领件包案”的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常态机制,县委常委挂包的案件由县委负责日常工作的领导牵头督办,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挂包的案件由三大家主要领导负责督办,从制度上消除领导层与管理层、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的责任空档,使群众工作在领导责任上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健全无缝覆盖的群众工作网络。建立以县群众和信访工作局为龙头,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群众工作办公室为纽带,村(居)群众工作站为骨干,村组居民小组群众工作为基础,楼道信息工作员为前哨的五级群众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将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群众中去,将群众工作覆盖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困难群体。同时,大力实施“绿色邮政”,有序推进“网上信访”,引导群众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提出诉求,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三是健全科学高效的群众工作机制。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值班接访制度和群众工作定期研判制度,实行重大信访集中会审制度,对老难信访问题成立专案组解决,严格信访三级终结,确保案结事了、息诉息访。设立便民服务机制,即: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村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做到民情调查到户、政策宣传到户、合理诉求办结到户,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群众评议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二)完善评价体系,提高群众工作满意度。一是突出民生标准考核评价群众工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改进干群关系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化解矛盾、赢得民心的主要举措,每年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实施民生工程,千方百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真抓实干体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突出民主标准考核评价群众工作。公开是最好的群众工作方法,民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我们坚持以民主政治建设为切入点,在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中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民心,切实做到由“家长型”向“民主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落实民权中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三是突出民意标准考核评价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最终要以大多数群众满意为标准,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心向背为施政成败的判断标准,以万事民为先为施政理念的核心内容,以把丰碑树在人民群众中心为施政的最高座标,变闭门决策为开门问计,变被动行政为主动作为,变政绩考核为群众评判,使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群众评判中得到有效维护,以此形成鲜明的群众工作导向。(三)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做法。一是要用感恩的心,善待群众。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善待老百姓,用深厚的感情礼遇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常把老百姓安危冷暖挂在心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用感恩之心来支撑自己的思想境界,大力叫响“视人民为父母,做人民子弟”的口号,用实际行动报答养育我们的老百姓。二是要用真诚之心,贴近群众。在做群众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缠事、烦心事”,有时可以被称为“钉子户”,这些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未做到位。“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带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宣传党的政策,不厌其烦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一定会走进老百姓的内心世界,实行“零距离”沟通,最终谱写出和谐的乐章。疑难信访问题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情感动,用热情打动,使当事人心服口服地息诉罢访。三是要用宽容之心,感动群众。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难免还遇到一些情绪激动的群众,会对我们的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对此,我们应该冷静的加以对待,面对群众,我们没有理由横眉冷对,甚至恶语相加,要多一点宽容,多一些忍耐,用实际行动来感化群众,教育群众,不能因一时之盛怒,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冷静,不宽容,就可能激化矛盾,酿成大事。因此,对待群众的冲突和不理解,要保持“央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心态,宽容待之,化解矛盾。反而言之,也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四是要用炽热之心,关爱群众。在工作中,我们要充满激情,用一颗滚烫的心与群众交心、换心、心连心,坚决摒弃官老爷作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群众,关爱群众。曾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老百姓最容易满足。”确实是这样,只要我们把份内的工作做细、做实,老百姓就会满足,就会称赞,也只有这样,干群关系才能更一步密切,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应该说,到公安机关上访者,往往都出自弱势群体。我们公安机关应当为其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予以必要的关怀。公安民警作为人民卫士,应当有拳拳的爱民之心,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中,要做友善的使者。不但对来信来访者要心平气和,以礼相待,而且有时还要体谅来信来访者的难处,多说一些安慰的话,多办一些感人的事。五是要用无私之心,服务群众。“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态,用各种便捷高效的手段来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让“冷、横、硬、推”、“四难”等不良现象销声匿迹。无论是“居庙堂之高”,亦或是“处江湖之远”,都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掌好权、谋好事、服务好,使每个党员干部牢记八荣八耻,以服务群众为荣,以关心爱护群众为荣,真正做老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基层。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曹华)日前,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中央为何在此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该如何做?“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层面将面临哪些挑战?日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对中央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权威解读。“当前社会发展矛盾与机遇并存,各种矛盾集中凸显,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和提高社会管理,做好社会管理,必须要加快推进社会民生的建设,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龚维斌认为,在社会管理中,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所涉及的矛盾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