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经邦济民--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讲座重庆工商大学黄志亮教授2012.9.13提纲序:为什么把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研究生入学教育第一课?一、科研和学术活动中的十大不端行为及危害二、研究生应自觉遵守的十大学术规范三、研究生必须具有的十大科学精神与学养序:为什么把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研究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正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建所85周年民国四大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占两位:何廉、方显廷1900--2000年影响中国的220位华人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占7位。反例:名人造假;教授造假;博士、硕士造假震惊国人,震惊世界南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44个硕士点:231个博士点:172个院士:16人主要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住1位长江学者:45博士后流动站:21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南开大学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郭永怀、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南开大学的经济学家何廉经济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方显廷经济学家杨敬年经济学家,中国发展经济学之父李其经济学家,德州奥斯汀大学教授[35]刘国光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谷书堂经济学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白聚山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张俊森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秦承忠经济学家,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张俊喜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赵晓经济学家任玉岭经济学家王一鸣经济学家牟益斌世界银行总部高级经济学家、第一位从中国直接考入世行的华人南开大学今年4000余研究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校长龚克主讲学术道德与规范南开大学今年4000余研究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校长龚克主讲学术道德与规范9月1日,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为4千余名来自海内外的2012级研究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真实与责任——学术道德与规范的真谛》龚克指出,如果广大研究生无法把一件事坚持下去,很有可能贻误终生——它就是学术道德与规范。龚克指出,学术道德是学术研究的“公”德,包含求真守真、务实创新、担当责任和协同合作,其最基本的是“真实”和“责任”,它是学术“公”德的核心。一、科研和学术活动中的十大不端行为: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4、不当的同行关系5、不当的师生关系6.重复发表论文7、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8.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9.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10.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科研和学术活动中的十大不端行为:2002年8月,陈某通过他人在美国购买了10片摩托罗拉DSP56858芯片,随后请工人用砂纸磨掉上面“MOTOROLA”字样,再打上“汉芯”标识。陈某又通过种种关系,搞到了“由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封装、国内测试”等种种假证明材料。“汉芯一号”问世后,陈某先后向国家多部门申报了四十多个项目,累计骗取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他还用假的“汉芯”芯片申请了12项国家专利。2003年2月,由某高校教师陈某作为总设计师的“汉芯一号”问世,然而三年后,许多细节被披露出来。陈某的“近十年在美国高校和工业界从事集成电路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的直接经验,在各类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集成电路方面的专项论文14篇”和“担任摩托罗拉半导体分部高级主任工程师、芯片设计经理,曾主持多项系统集成芯片(SOC)的新产品开发和重要项目管理”的履历全部是伪造。在世界范围内给中国科学界抹黑,大大折损了中国科学界在世界舞台上的声望。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案例-“汉芯”事件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案例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因伪造数据而身败名裂韩国首尔大学兽医学院教授黄禹锡因伪造人类克隆干细胞数据而身败名裂。首尔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于3月20日宣布:解雇黄禹锡。与此同时,另外6位教授和两篇克隆胚胎干细胞《科学》论文的共同作者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该纪律检查委员会暂时中止了4位教授的2~3个月的工作,在此期间他们只能领取三分之一的工资;另外2位教授受到一个月内削减三分之一工资的处罚,原因是他们对黄禹锡的干细胞论文没有任何贡献,却作为共同作者在论文上署名。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职权在并无贡献的论文或成果上署名,把他人成果据为己有;为了论文顺利发表或成果获奖私自署上知名科学家名字;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求得职称晋升,无关工作的同事、同学、亲友之间互相挂名。作为韩国科学家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中的另一“主角”,美国学者夏腾在该事件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一直引人关注。夏腾所在的美国匹兹堡大学2006年2月10日公布调查报告称,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夏腾参与造假,但他在研究中确实有行为不当的地方。作为黄禹锡2005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的合作者,夏腾曾毛遂自荐对论文草稿进行润色。调查报告指出,夏腾作为合作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005年这篇论文的可信度,同时也为他自己带来好处,包括提高知名度以及在美国有更多机会获得科研经费等。夏腾在与黄禹锡的合作中也得到个人经济实惠,他在15个月中从黄禹锡那里获取4万美元酬金。仅因为参加2005年论文发表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夏腾就从黄禹锡处拿到1万美元“出场费”。4、不当的同行关系案例:夏腾在与黄禹锡的“合作”中得到实惠5、不当的师生关系基于财、物、性等交易行为许诺学生以更好的成绩;过度使用、忽略或剥削研究生或博士后的劳动;提供过于正面或过于负面的推荐信。6.重复发表论文:案例1陈某某于2008年在某经济学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将该论文标题和内容的个别文字做了更改后,又于2009年在另一经济学刊物上刊出。经查,这二者实际上是同一篇文章。为此,后一刊物编辑部做出处理决定,认为陈某某属一稿多投,并在明知前一刊物已经发表其文章的情况下不通知该刊,致使该刊重复刊登他的同一篇文章,其行为构成严重的学术违规。本着维护学术道德的精神,决定撤销陈某某的发表文章,停止陈某某投稿资格5年,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据媒体报道,湘潭大学商学院一研究人员的10篇均名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基于金融深化视角的实证研究》的文章竟然在2008年一年中被发表在10家不同的学术刊物上,一时间学界哗然。这十篇文章的3个关键词、前4个小标题、7个图表完全相同,最后所提出的两点基本结论和3点政策意见也基本相同。案例2:一稿多投,违反投稿规范7、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部分教授、博导为完成科研任务招收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为自己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教育培养好研究生,造成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大面积滑坡。8.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在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尽量抬高对他人的评价,滥用“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等词语;在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贬低前人或他人科研成果,自我夸大宣传。9.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1)虚构作者(2)荣誉作者(3)互惠作者(4)权势作者一位南开博士因不当署名而取消学位10.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案例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事件说明,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威胁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公众切身利益。如果被道德沦丧的人使用,就成为犯罪的帮凶。以苏丹红为例,这是一种化学染色剂,研发此类化学品的目的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一些工业溶剂中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由于苏丹红的成分中有萘的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致癌的危险性,因此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1、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2、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扼杀创新活力3、违背科学精神,贻误人才培养4、损毁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公信力5、加剧社会腐败的蔓延6、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公众切身利益7、研究生失去学位,终身后悔8、教授失去饭碗,身败名裂9、科研团队遭受重创,单位遭殃10、国家声誉受损,伤害民族尊严科研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十大危害二、研究生应自觉遵守的十大学术规范一个好的研究,首先需要做好文献调研,并遵循以下规范:①文献应可以准确地回溯到原始出处。②对文献做分类研究并做出综述。综述应该有自己的角度、整理、判断和表述。③引用、翻译和归纳文献观点,包括引用电子资源时,也必须注意规范使用。1、文献调研需要遵循的规范2、选题通常要遵循的规范在选题阶段,通常要遵循四个方面的规范:①首先要有科学依据,选题最好是目前还没有解决的现实问题,或还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②科学研究应有创新性,包括学术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和现实对策的创新等。③应当对科研中涉及伦理的问题自行进行评估,不符合伦理规范原则的就放弃研究。④选题必须是基于现有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能够完成。3.设计研究方案的规范在研究方案的设计阶段,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行为规范:①对研究对象的明确和充分把握,对活体试验中的试验对象给予充分保护和尊重。②选用适当的研究方法。③设计可行的研究步骤。④研究条件的安排应当实事求是。4.课题申请中应遵守的规范在课题申请中把握三点:首先,应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其次,要在申请材料中要注意引文规范:论文要写明作者、题目、刊名、年份、卷(期)、页码。专著要写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研究项目要写明名称、编号、任务来源、起止年月、负责或参加的情况以及与本课题的关系。最后,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时间、资金和设备。对于这三者的使用都应当遵循相关规范。5.研究数据收集的规范研究中的数据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因此应当从源头上抓好数据的规范行为。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把握四点:首先,应保证获得数据的条件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其次,要确保收集和保存实验数据的完整性;第三,不能为某种目的或获取利益对原始数据进行人为加工和篡改;第四,收集特殊数据应当事先获得授权许可。6.研究数据记录和保存中的规范数据记录必须精准,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则记录数据。在数据保存方面,第一,应以严谨的方式保存数据。第二,原始数据应由产生这些数据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共同保存。在未通过发表物或公开宣布研究成果而确立优先权之前,科研人员可以独自使用自己做出的得到确证的实验数据或其他调查研究数据。一旦科研人员将实验结果公开发表,其他人就可以自由地获取实验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包括最终结果,以便于检验和使用。7.研究数据使用中的规范8.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中的规范相互尊重遵守公开原则正确引用就是要“真实”地表达相应的学术贡献(观点、实验、数据甚至表达方式)属于谁。9.学术学位论文的引文规范第一种,著而不引。一些作者把原作者的研究进行改头换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并当作自己的论述而不注明出处。这种行为虽然在表达上可能是作者自己的话,实际上,作者只是挪用了别人的观点、想法或理念,并不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所以是一种剽窃行为。第二种,引而不著。利用引注或者改写/转述引文,并以之构成自己论著作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即为引而不著。这种对引注的不恰当或过度使用,也是一种剽窃行为。第三种,有意漏引。如果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故意不去查阅一部分文献,或者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利的研究,或者为了突出自己研究的意义而不提及某些已有研究,等等,均为有意漏引。科研规范案例-引用时需要避免的七种行为第四种,过度他引。引文应当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确实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如果为了给人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而故意在论著中加入大量实际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或者与本文论题根本不相干的文献,做不相关引用、无效引用,就是过度他引了。第五种,不当自引。作者撰写论著时,出于提高引用率,或扩大影响等目的,不必引而偏引,进行不必要的过度自我引用。第六种,相互引用。引用应当完全出于学术目的,但有一些作者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采取“团体作战”的方式,在小团体之间进行,以提高彼此引用率为目的的相互引用。这是一种作假和欺骗行为。第七种,模糊引注。为逃避被指责为抄袭的可能,一些论著在直接引用了他人的相关文献后,并不标出具体的引文出处,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