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怪奇诗风贬谪诗人一、韩孟诗派的概况1.形成韩孟诗派是韩愈、孟郊所开创的崎岖诗派,韩愈、孟郊相识于贞元八年,孟郊长于韩愈,当时孟郊42岁,韩愈24岁,后来,他们长期游从,唱酬,并吸附了李翱、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诗人参加,逐渐形成了韩孟诗派,确立群体风格。这个诗派,开头以孟郊为首。后来韩愈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更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加上他独创的新体式和达到的成就得到同派诗人的公认和仿效,而成为诗派的首领。诗派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2.共同特征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所谓“不平则鸣”指的是他们的诗歌注重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所谓“笔补造化”指的是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多写古体诗除贾岛偏爱五律外,其他很少写律体,更多些古体,孟郊写五古,韩愈写七古。话语和意象上的生新刻琢以文为诗长短错落,跳宕变化的散体句。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很显然韩愈喜欢李杜诗歌奇特的语言、雄阔的气势和艺术手法的创新。二、韩孟诗派的主要成员1.韩愈韩愈(768年-824年,唐代宗大历三年至穆宗长庆四年,年五十六),字退之,出生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祖籍郡望昌黎郡(今河北省昌黎县),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韩诗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韩愈天生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发而为诗,便气豪势猛,声宏调激,贞元、元和之际的阳山之贬,巨大的政治压力加剧了韩愈的心理冲突,耳闻目见荒僻险怪的南国景观,使韩愈诗风向怪奇一路发展,形成以俗为美,以丑为美的特点。2.孟郊字东野,比韩愈长17岁,是韩孟诗派的早期代表,但却是得到韩愈的推崇而闻名的。性格狷介孤傲,不谐流俗,虽有很强的功名心,却因不善变通而少有遇合,直到46岁才进士及第,一生沉落下僚,郁郁寡欢,饥饿、疾病、羁旅、失子、衰老,接踵而来,是他受尽了苦难生活的磨难。所以其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之鸣。最著名的有《秋怀》十五首等。孟郊的是以凄苦冷涩奇险为主要风格特征。他一反温柔敦厚的诗教,以苦涩凄冷之心,幽怨郁愤之情关照外物,摄取的意象多为峭风、秋虫、冷月、寒露、枯枝、败草、衰鬓、破壁等凄冷衰败的景象,用以表达“苦”、“涩”、“寒”、“惊”、“愁”、“难”、“悲”、“恐”、“痛”等感受,读者得到的是苦如胆汁,寒而彻骨的审美感受。孟郊的诗还重锤炼,常用出人意料的想象和异乎寻常的思维方式,对所摄取的普通而平常的对象加以变形、组合、达到熟中求生、平中显奇、变常为新的审美效果。如“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但孟郊写的传世之作,却是那首古朴平易的小诗《游子吟》。3.贾岛早年为僧,后还俗,贾岛一生穷愁潦倒,诗多诉说怀才不遇的幽怨、感叹世无知音,贾岛的诗以“苦吟”著称。自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推敲”的故事即来源于他。贾岛师从孟郊,贾岛诗构思奇、意境冷、遣词硬、用韵险、句法新,形成了奇险瘦硬的风格。当然贾岛有一些诗受陶谢、王孟的影响,意境幽静深远、风格平淡、很少用典。与他所受的佛教影响有关。如《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如行云流水,全无苦吟的痕迹。4、李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富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出生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家庭,少工词章,以乐府与前辈李益齐名。他勤奋苦吟,曾参加府试,通过府试,后赴京拟应礼部试,因父名晋肃,“晋”与“进”谐音,“肃”与“士”谐音,忌李贺才名者谓贺不当应进士举,韩愈为作《讳辩》,据理力争,而贺终未能应试,后仕途失志,加上体弱多病,于二十七岁早逝。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揭露时弊、感愤不遇、咏仙讽鬼和抒写艳情。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命运。在《浩歌》中,他抒发了英雄无主的感叹,在诗中表现出对人生短促、时光飞逝的焦虑,以及对建功立业的迫切追求。描写鬼神幻境,是李贺诗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展现了一个有神话色彩的、富有神秘感的境界。反映出他有时感情过于抑郁、艺术上过分追求怪癖的倾向。李贺诗的风格是:构思奇妙、意境瑰丽、结构跳跃、语言独造。在遣词造语上,多用“鬼”、“泣”、“死”、“血”、“梦”、“冷”、“啼”、“病”等词语,并著以冷艳的色彩,如“寒绿”、“冷红”、“笑红”、“愁红”、“寒兔”、“冷光”、“鬼火”等。李贺的奇异与荒诞是从一种非常规思维从自然中捕捉到的奇异与荒诞。如“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心,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羲和敲日玻璃》等这样的字句。李贺的名篇《李凭箜篌引》被誉为唐代写音乐的名篇。三、刘禹锡的生平和诗歌1.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刘禹锡诗歌的内容:(一)比兴体制的讽喻诗;(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三)反映时世和个人遭际的感遇诗;(四)模仿和改造民歌体的竹枝词、杨柳枝词。2.刘禹锡诗歌的风格: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3.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4.刘禹锡创作的富有民歌风味的诗作,清新质朴,真率自然。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四、柳宗元的生平和诗歌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忧乐交替、以忧为主的心态,使得柳宗元的大量记游诗染上一层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形成清冷峭拔的诗风。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淡泊纡曲之作: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诗歌风格比较: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柳诗与陶、韦诗风的差异:陶诗淡泊自然,韦诗淡泊清丽,柳诗淡泊中寓忧怨、见峭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