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品和价值第二章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的涵义及产生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着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形式。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的涵义及产生条件商品经济产生有三个条件:A、社会分工产生,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B、剩余产品出现是物质基础。C、不同利益所有者的确定,是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条件。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2、商品经济的优势和特点与自然经济比较:一是自主性。二是平等性。三是竞争性。四是开放性。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二、商品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是商品的基本属性。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2、交换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指它们能相互交换的属性。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同的质,即劳动。价值就是凝集在商品上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是价值的交换,本质上是劳动的交换。第二章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3、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三、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指的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具体劳动。指生产商品劳动形态的具体操作方式。它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四、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个别劳动(又称私人劳动)指商品生产者以个人或独立企业的形式,占有生产资料,安排生产与交换,承担各种代价。但是,每个商品生产者的产品都是为别人服务,即他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所以又是社会劳动。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2、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因为有了不同的所有制和利益主体,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而社会所需要的劳动也不能直接从私人劳动中获得,必须要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这种交换经常发生脱节,于是就形成了矛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会存在下去,因而,它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第二章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思考题:为什么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第二章第二节价值量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价值量即劳动量,以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量即劳动量,是凝结在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价值量以劳动时间来衡量。第二节价值量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在同一行业内部,“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同一部门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状况;2、当时正常的生产条件;3、劳动者的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技术和经验水平)。第二节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不同行业的商品生产,是通过市场需求、商品交换来确定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某种商品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会下降,于是优等生产条件会变成平均生产条件;之某种商品供小于求时,其劣等生产条件也会变成平均生产条件,使商品价格上升。第二节价值量•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相关性•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是从社会生产条件来说明的;•第二种含义是价值实现,是从社会需要角度来说明的。第二章第二节价值量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是以当时的简单劳动来计算的。第二节价值量简单劳动指不需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一般指体力和手工的劳动。复杂劳动就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劳动。它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第二节价值量三、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1、劳动生产率及其决定因素劳动生产率指具体劳动的效率,即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可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用生产单个产品所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第二节价值量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相关因素:(1)劳动者的综合素质;(2)科技水平及应用状况。指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武装;(3)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分工合理、管理严密、用人得当、制度完善;(4)劳动对象及自然条件优劣。如交通、给排水、原料质量。第二节价值量2、劳动生产率同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交换。结果耗时少的商品占优势,耗时多的商品吃亏。第二章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它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了的更高的经济形式。其基本特征:市场机制已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第二章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2、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指经济运行中各种现实的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的使用市场机制是指以市场基本要素为联结方式,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进行经济联系和运动。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优势在于,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和主体的经营活动,可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局限性在于,(1)自发性和局部性,对社会需求总量和结构无法调控,难以自动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2)对外部不经济的调控无能为力,如就业、分配不公等等;(3)刺激生产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因此,把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结合起来,是更好的选择。第二章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涵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内在的必然联系,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二章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2、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是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即配置资源。二是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引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二章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思考题:怎样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课外实践•根据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的原理,就近作一次商品价格变化的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材料。•要求:1、材料交打印稿,不少于500字;2、标题3号黑体,内容小四号宋体3、拒绝网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