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服务真挚情感付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业社工服务真挚情感付出曹霞,国家级持证社会工作师,扬州首批英才计划培养对象。她以真心待人,用专业助人,作为一名社工做到了脑勤、腿勤、嘴勤、手勤,“吃得了苦,耐得了烦,受得了气”,始终秉承着爱老扶幼、扶贫帮困的理念建立起了社会组织之家,提供社会组织活动阵地,扶持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她是社工的当家人,社会组织的领头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一、依托专业社工,发挥抱团优势“一根筷子折不断,十根筷子抱成团”,曹霞深深了解这个道理,她作为社工当家人,牵头建立“九峰创益园”,给社工们一个“家”。发挥社工抱团优势,组织社工团体介入社会工作。城区古运河小码头段沿岸1000米,有人种菜,有人倒垃圾,有人私建厕所,变成典型的“脏乱差”。社区发出通告,动员居民管好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志愿者整治无实效。曹霞见状后建立“乐群社工服务团”,通过宣传、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环境“脏乱差”根本原因,结合居民意见与多部门联系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最短工期内修建厕所、垃圾箱),宣传爱绿护绿、垃圾入池的理念,人性化地联合城管、社区、志愿者清除菜地与垃圾,拆除违章建筑。现在的古运河边,环境已有明显改善,居民素质整体提高。二、借助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社会组织是服务群众的平台,运用好社会组织优势资源能有效地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2013年,曹霞利用“创业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平台,引导居民创办了小微服务企业21家,吸纳就业岗位48个,居民张英原来靠配钥匙谋生,加盟创业服务中心后,她开办了小型加工作坊,不但自己年收入突破4万元,而且让10名邻居在家门口捧上了业余的饭碗,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她还运用社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办起了“好家长谈心指导室”,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和社会,曹霞牵头把校外教育的重心从孩子转到家长身上,从另一个角度来实施“灵魂工程”。她常年坐班扬州城家喻户晓的“正予工作室”,调解邻里纠纷200多起,成功率达85%,被大家形容为“社区的粘合剂、邻里的和事佬、家庭的减压阀、冲突的防火墙”。三、联合基层社区,开展公益服务基层社区是服务老百姓的前沿,曹霞经常依托基层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申报“家”有儿女:社区老人营养就餐计划,申请经费补贴家庭助餐代餐费用;申报“社区儿女牛奶情”——退休职工志愿者免费为特殊社区老人送奶计划,社工组织退休职工志愿者为特殊社区老人免费统一采购配送牛奶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影响。她热情洋溢,她温婉可人,她蕙心纨质,她明德惟馨,她被称为“当家人、领头人、贴心人”,她就是群众心中最美社工——曹霞。丁小琴事迹介绍广陵经济开发区运东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丁小琴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埋首社区,默默奉献,对社区工作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她工作中始终把社区服务与居民的需求联系在一起,这些年她根据运东社区居民和社区的现实情况在工作中坚持学习,不断创新探索工作方式方法,为了社区的和谐发展和居民的幸福付出了很多很多……一、勤思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运东社区成立于2007年9月,当时丁小琴作为社区第一任社区主任,面对新成立的社区,她带动社区仅有的五名工作人员,走门串户,登记居民基本信息,了解居民情况,征求居民意见,通过两个多月的走访,她对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她首先推出了以“七彩服务”即红色先锋、橙色关爱、金色文化、绿色环境、青色成长、蓝色和谐、紫色奉献为主题的社区服务模式,着力开展社区为民服务工作,从社区环境的打造、文化的宣传到社区各种服务平台的构建,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造福社区百姓。2008年社区因各项工作都很出色,荣获广陵区十佳社区称号;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级和谐示范社区。二、重需求,组织创投社区公益项目一是成立社区青少年托管中心。运东社区内集中居住了广陵经济开发区拆迁安置及外来务工人员近万人,其中6至14周岁的青少年有1217人。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拆迁安置的失地农民或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忙于工作加上自身文化的限制,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尤其是孩子放学后到家长下班这个时间段,更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盲点。针对这一情况,丁小琴指导运东社区大学生村官在社区成立了的青少年托管中心,除了村官组织社区内的志愿者作为托管中心的孩子的看护者,还聘请专职教师及社区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作为辅导员,开展未成年人的业余学习辅导和日常生活文明教育。这一举措得到了社区及社会各界的认可,新华日报记者曾进行专访并报道。二是运东社区是江苏扬州市广陵经济开发区的新型社区,社区内以新开发小区为主,居民以新婚家庭居多,不泛好多新婚妈妈,她们大多都是“80”后,独生女较多,在自己结婚生育后,无法面对新的家庭生活,加之与上辈人之间的代沟,产后抑郁症等成了年轻妈妈的多发心理疾患,好多家庭因此造成了生活的困惑,给社会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2013年6月在社区成立了公益项目“新妈妈减压吧”,并于当月正式服务于民,这一项目被《社区》杂志作为2013年度最优公益项目登载推广。三、强化社区网格管理,创新社区“365”工作模式运东社区居委会为了更好的推行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及服务水平,2014年社区网格管理实行“365”工作模式。做到社情民意及时掌握并把走访中发现居民的相关情况以点亮民情“信号灯”的形式进行标识,便于开展社区服务工作。“365”工作模式主要是:一、“三必访”普通家庭每年必须走访2次,对困难家庭、残疾家庭、暂住人口、失业人员及其他重点帮扶人员每月必访,对独居老人等特殊人员每周必访。二、“六必到”居民家庭变故必到,居民突发生活困难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纠纷必到,群体利益冲突必到,社会治安案件发生必到。三、“五大员”单元小组长主要是本单元楼幢的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报告员,邻里主要协调员,安全卫生维护员,社区监督员。同时以设立“民生信号灯”的形式对走访中的情况进行标识上墙,以便及时做好“365”工作。红灯:就是走访中的重点帮扶对象,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孤寡老人,一旦发现在红灯后做好标识,做到1周走访1—2次。及时解决他们的需求,并由社区服务监督员进行监督。黄灯:就是走访中主要关注对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社会关注对象(矫正、安置帮教等)失独家庭等,做到1月走访1次,有特殊情况随时上门,由社区服务监督员进行监督。绿灯:一般居民家庭一年走访1次,如居民信息采集,入户征求建议,走访党员等。通过以上模式开展社区网格工作,真正的让工作做到实处,让居民享受到了好处,让社区有困难的居民随时得到了关爱和帮助,极大了提高了走访的效率,同时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助互爱,社区更和谐,居民更幸福。2007年9月运东社区成立至今,已经获得江苏省级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级节水型社区、扬州市文明社区、广陵区十佳社区、江苏省平安法治社区、江苏省反邪教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丁小琴本人也多次被评区、市级十佳社区工作者。十项“第一”打造扬州社区建设品牌----琼花观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李华先进事迹在许多人眼中,社区工作一天到晚忙的是鸡毛蒜皮,但琼花观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华却用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和瞄准一流、不断登攀的追求,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影响。为之佐证的是,李华主导或参与创造了扬州社区建设的10项“第一”,有的全国领先,有的全省领先,有的苏中领先,至少是扬州领先,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受到了广泛赞誉。2003年,李华利用社区内的教师资源创办了“阳光学堂”,让孩子们下午放学后集中起来做作业,做游戏,解除了双职工父母的后顾之忧。扬州各社区很快争相模仿。同年,针对社区内“老年人口多、下岗职工多、困难家庭多”的特点,李华创办了扬州首家“慈善超市”,将社区的爱心捐助集中在一起,定期免费供应困难家庭生活必需品。截止目前,受益家庭约800多户,物品价值50多万元。同年,李华依托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在扬州率先办起了“少儿图书漂流站”,每逢周末,为孩子就近办理借书事项,少儿读者从120多名增加到1500多名。2004年,省、市、区委组织部将琼花观社区作为全省率先公推公选社区党委的试点,李华勇敢的接受了挑战。最后,高票连任社区党委书记。《新华日报》、《扬州日报》均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报道。2007年,应联合国人居署邀请,李华率领5位居民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世界公共政策联盟论坛”,李华一行用说唱的形式,讲述了《文化里的新生活》。时任菲律宾总统的阿罗约亲切会见了扬州代表团。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用“扬州居民首次登上联合国论坛”为题作了报道,该新闻次年获全国新闻奖。2010年,根据“五五”普法的要求,李华主导创办了社区居民法治苑,由法治文化长廊、法治灯谜、法治名人生平、法治书场、调解室等组成。2011年5月10日,国家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专程前来扬州市广陵区琼花观社区考察居民法治苑。吴部长评价:居民法治苑的创新性、贴近性、针对性,在全国具有极高的普适价值。2012年,社区与曜阳老年公寓合作创办“曜阳托老所”,曜阳方每年资助10万元,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午餐、午休、修脚、理发及多项娱乐服务,在扬州首创了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开展社区养老的模式。2013年,扬州市市长朱民阳亲自前来考察,要求各社区全面向空巢老人提供助餐服务。2012年,结合“三社联动”的探索和实践,李华创办了扬州首家社区民间组织工作室,明确提出了“社区协助行政服务、社工补充市场服务、社团组织公益服务”的路径,被社会各界评价为“三社联动”的“试验田”。2013年12月12日,琼花观社区在扬州率先试行“无候选人一次性直接选举”,共有3800多位居民参加,主任李华以3816票获得连任,副主任胡燕鸣获得3126票、副主任朱江获得3068票。扬州各新闻媒体均聚焦了这一事件。2014年,李华根据“该政府办的政府办、该社会办的社会办、该市场办的市场办”的原理,决定采用市场机制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由此创办了扬州首家居家养老专业服务公司。该公司不但有服务功能,还有造血功能,初步实现了服务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社区优化各种服务开辟了全新的路径。鉴于李华在社区建设上的突出贡献,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社区建设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十大法治人物”、“中国3•15消费维权特别贡献奖”等。“小巷社工”投身老龄事业创办社区居家养老院----三里桥社区专业社工林勇在三里桥社区活跃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T血衫、运动鞋,见人总是一脸笑容,平时总爱和一帮老年人围在一起唠家常,这就是我——三里桥社区居民的当家人,也是社区居家养老院的创办人。三里桥社区是一个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小区,常住人口约5600人,其中60岁以上约2200人占人口总数的40%,是一个高度老龄化的社区。为了更好的集中资源为老年居民提供专业廉价的养老服务,2013年我注册成立了三里桥社区居家养老院,目标是将社区打造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社区养老院”,实现老年人早晨出门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可以与一帮老人们娱乐聊天,体力不支时可以解决一日两餐问题,开心过完一天后回家美美睡个大觉的美好愿景。现在,三里桥社区居家养老院已经形成了以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和文化养老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周边居民提供日间照料、医疗保健、送餐代购、家政服务、水电维修等三大类几十种服务项目,累计为上千名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了养老服务,实现了“做天下老人儿女、替天下儿女行孝”机构宗旨。李保康老人居住在工人第一新村14幢204室,有一个女儿但长期生活在上海,平时只有老夫妻两共同生活,属于空巢家庭。老李本人患有糖尿病和中风偏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伴鲁翠华身体也不好,患有轻微中风。由于经济原因,家里没有请保姆,所以他们平时的生活状况很糟糕。社区居家养老院成立以后,给他们这样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不仅帮助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有护理员每天接送他们到社区托老所享受专业养老护理服务,费用还要比请一个保姆要便宜得多,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养老难题。社区养老是针对空巢独居老人推出了日间照料服务,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硬件资源,聘请了专业护理员、康复指导师和家政服务员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每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