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概述(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总述《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所含蕴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思想学说,不仅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孟子的身世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孟子孟子的生卒年关于孟子的生平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其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享年84岁。这个时间正好是战国时代的中期。(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由于资料的缺乏,对孟子的生卒年,还有其他的不同说法。如清·魏源《孟子年表》中认为:“公元前385年——公元前289年),享年97岁。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孟子为邹人孟子,出生在鲁国的邹地(今山东邹县),他是鲁国贵州的后裔(邹为鲁国的附属之国)。具体来说是孟孙氏的后代。鲁桓公的三位庶子称为“三桓”(孟孙、叔孙、季孙),孟孙嫡系称为孟孙氏,其余支子改称孟氏,这个孟氏,就是孟子姓氏的由来。关于孟子的父亲关于孟子父亲的记载,非常之少。据《春秋演孔图》等书记载,孟子父亲名激,就是孟激,字公宜。此说法是否属实,还得打个问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孟子。据说,孟子幼时就失去了父亲。关于孟子的母亲关于孟子的母亲,据《春秋演孔图》等书记载,孟子母亲姓仉(音掌),其他不详。但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古书记载非常之多。如韩婴《韩诗外传》、刘向《列女传》等。二:母教:孟母教子的经典故事一、孟母三迁二、孟母断织三、买东家豚肉四、不敢去妇邹城孟母三迁祠三:受业孟子出生时,孔子已去世一百多年,相距有三四代人。孟子受业于何人,至今亦尚无定论。《孟子》:“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私淑诸人”为何人?“私淑诸人”为何人?1、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或认为是子思的弟子,或为其再传弟子。2、赵岐《孟子题辞》:孟子“师孔子之孙子思”。3、《孟子外书》:孟子受业于子思的儿子子正(即孔子的曾孙)。附:孔子-孔鲤(伯鱼)-孔伋(子思)孟子与子思可见,孟子虽未直接受业于子思,但不管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还是子思的后代,孟子都确实受到子思思想的很大影响,并最终通过子思上接于孔子。子思的代表作为《中庸》。《孟子》一书与《中庸》思想一致,连部分文字都相同。孟子思想与子思密切相关,史称“思孟学派”。四:授徒孟子和孔子一样,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从30岁左右,便开始收徒讲学。孟子周游列国,学生很多。“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五:游历孟子大约45岁之前,就开始了各国之行。曾先后到过齐、宋、邹、鲁、滕、梁(即魏)等国。其中到齐国的次数最多,时间也最长。孟子每到一国,或与国君,或与大臣、士大夫交流,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对世事发表议论,提出建议。尽管他曾受到各国诸侯尊敬和礼遇,但其主张最终却很少被采纳。游历(一)齐国:前往原因:稷下学宫。离开原因:1、未能与齐威王见面;2、与有“不孝”之名的匡章交往。宋国:前往原因:宋王偃准备实行王政。离开原因:宋王身边缺少贤臣,希望变失望。戴盈之“月攘一鸡”之事。2/22/202014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游历(二)回到自己的邹国:滕国国君去世,滕国太子欣赏孟子,向其请教是否举行三年之丧。鲁国:前往原因:弟子乐正子助理朝政。离开原因:鲁平公听信宠臣臧仓谗言,未能见孟子。2/22/202015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游历(三)滕国:前往原因:颇有交情的滕太子继位为滕文公。离开原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梁国:前往原因:梁惠王正在招贤纳士;离开原因:梁惠王之子梁襄王继位,望之不似人君。2/22/202016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游历(四)齐国:前往原因:1、颇有作为的齐宣王即位,孟子亦曾“为卿于齐”。2、孟子曾多次批评齐宣王,“王顾左右而言他”。离开原因:1、攻燕之事;2、离开齐国时,等待齐宣王追回,未果。回到自己的邹国,以后再也没有出游。2/22/202017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六:著述孟子晚年,除了继续收徒讲学外,主要是著述,并最终完成《孟子》一书。孟子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充分开展对话,并将自己的思想加以整理和系统化,形成《孟子》7篇。每篇又分为上下两卷,故共为14卷。对《孟子》的成书经过,大体有三种说法。《孟子》成书的三种说法一:以东汉赵岐、南宋朱熹为代表,认为该书完成于孟子生前,作者是孟子自己。二:以唐代韩愈、北宋晁公武等为代表,认为该书是孟子死后完成,是由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记述的。三: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所说,孟子周游列国,因其思想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由此人们认为《孟子》一书在孟子生前已基本完成,主要作者是孟子自己,但有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写作。第三种说法最接近事实。《孟子》目录《孟子》共有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孟子》有十一篇。除流传于今的七篇外,还有外书四篇,即:《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赵岐认为外书是后人伪托之作,他说:“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因此不给它作注,以后便逐渐亡佚了。《孟子》的结构《孟子》七篇都是取首章第一、二句中二三字为篇名,并无实际意义,在这一点上与《论语》相同,所以赵岐据此说《孟子》是拟《论语》而作。篇下分章,每篇章数不一,全书共计二百六十一章。每章字数不等,多则千余字,少则十几字,全书共计35370多字。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逻辑联系。《论语》为12700字,《孟子》字数约为《论语》的2.8倍。《孟子》的主要思想及特点(一)天道观(二)性善论(三)伦理道德思想1.有意志的主宰之天孟子默认在人世之外存在着上帝和神。“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万章上》)此句中的“神”,就是指有人格的主宰世界的天神。并且认为是上天降生了人,他援引《尚书》、《诗经》之语说,“天降下民”、“天生蒸民”,既然天降生了人,那么天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人世有主宰作用。孟子认为帝位的传承就是由天决定的,“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万章上》)。一个人遭受心志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身心之空乏,所作所为遭到“拂乱”,实际是上天对将承担重任者的磨练和淬砺,意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虽然孟子肯定天对人世间有主宰作用,但他又援引《尚书·太甲》之语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并且进一步指出:“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公孙丑上》)2.命运之天所谓命运之天,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含义。指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之势,是存在于人力之外的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异己力量。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万章上》)。孟子认为命运之天左右决定着天下的治乱。孟子认为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起而平治天下,“其间必有名世者”辅佐“王者”;但从周武王至今已“七百有余岁矣”,论时间、论时势,该当是“王者”、“名世者”兴起平治天下之时。然而时势动荡不定,百姓陷于水火,自己的仁政主张不为世所用,究其原因,是“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公孙丑下》),如天“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孟子把个人在政治上的不遇也归之于天。“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梁惠王下》)“不怨天,不尤人”(《公孙丑下》)。孟子还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离娄上》)归之于命运之天。在“有道”的社会,“大德”之人役使“小德”之人,“大贤”役使“小贤”;在“无道”的社会,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支配,弱者为强者所役使,都是一种非人力所能及的必然之势所决定的。“天下有道”,政治清明,尊德尚贤,大德和大贤因其德高贤明,故能役使小德小贤;天下无道,政治黑暗,道德沦丧,推崇强权和武力,力大者、势强者因其力大、势强取得役使小者、强者的地位。“有道”和“无道”,德、贤、强、力都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莫之为而为者”之天。对此意义之天,孟子主张应审时度势、通权达变,在具体行为上要“顺天”而行,他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离娄上》)反对任意妄为,逆天而行。在主观态度上,要“不怨天,不尤人”。孟子还提出了与此意义的天有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概念“命”。他说:“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万章上》)即人力未曾招致而结果如此,就是“命”。孟子所说的“命”实质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异己力量。他说:“莫非命也。”(《尽心上》)“命”有“正命”与“非正命”之分,孟子主张应当“知命”而“顺受其正”,即认识和尊重其客观必然性,尽力修身行道,避免“非正命”,以求“正命”,强调人们要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孟子还将富贵利达、声色货利的获取与否归之于“命”。“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他还认为富贵利达是“在外者”,乃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也不一定能得到,“是求无益于得也”(《尽心下》),应“行法以俟命”(《尽心上》),即内修己身、外修法度,等待命定。孟子这种“有命”论,实际是宿命论。孟子还把人们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的萌芽以及仁义礼智能否在现实社会实现归之于命。“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不过仁义礼智本是人与生俱有,是“在我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尽心上》),只要努力“反求诸己”就可得到。因此主张人们应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致力于道德修养,以保全仁义礼智。3.道德、义理之天在孟子的天道观中,更强调道德、义理之天。孟子认为天具有道德属性。“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告子上》)“夫仁,天之尊爵也。”(《公孙丑上》)“是故诚者,天之道也。”(《离娄上》)孟子把天道德化,并把天看成为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本体。孟子认为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意识来源于天。他援引《诗经》之语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人们的内心规范就是其生而具有的善性,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即是人之本质所在,经过扩充、完善即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认为人们只要在主观认识上“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在道德实践上“存心”、“养性”就可以“事天”。“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进而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这样,孟子便把客观世界与主观理念混而为一,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4.自然之天孟子所说的天,有时指日月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梁惠王上》)又援引《诗经》之语说:“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肯定了天是“作云”、“下雨”的自然之体。他还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离娄下》)在此,天的神秘性已完全失去,显示出孟子天道观中蕴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天命观虽然不乏唯物主义的因素,但从整体上来看,是有神论的唯心主义的。(二)性善论第一,告子主张的性无善、无不善说;第二,世硕、宓子贱、漆雕开等主张的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说;第三,公都子等主张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说;第四,孟子主张的性善说。前三说都不曾肯定人性是善还是恶,只有孟子明确坚持人性善,并作了系统和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