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月夜》:诗人简介及具体诗歌讲解,并有相关的对比诗歌练习,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杜甫和他的诗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南瑶湾村,又名杜工部,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时代。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前的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漫游(712—746年)即诞生到35岁,。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至44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三年。4、飘泊西南时期(760—770)49岁至59岁去世。一、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20岁起,杜甫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长期的壮游,为他早期的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困守长安十载(35-44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看管兵器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兵车行三、为官与陷贼时期(45-48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四、漂泊西南的时期(48—58岁)(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迫于生计,弃官携家西行,去投靠亲友,辗转流落到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杜甫的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当其理想累受挫折,又遭到战争和生活的折磨之后,他逐渐认识了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忧国忧民的思想与年俱增。杜甫诗歌的思想性诗中始终贯穿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这也就是杜甫诗歌中表现出的鲜明强烈的人民性特征,并达到了以前作家不曾有的高度。1、面对现实、讽喻时事。2、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疾苦。3、描写日常生活,反映复杂感情。杜诗的艺术风格沉郁顿挫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1.集诗歌之大成,把现实主义推向高峰。他继承和发展《诗经》、《汉乐府》等现实主义传统,其诗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他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成为公认的集诗歌之大成的作家。杜甫的地位与影响•2.杜甫在思想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唐新乐府运动,晚唐的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北宋的江西诗派,南宋的陆游、文天祥,金元之交的元好问,明代的李梦阳,清代的顾炎武、屈大均等,均受老杜忧国忧民思想影响。杜甫的地位与影响3.杜甫在诗歌的艺术风格、形式上对后世有无穷影响。•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的七律“无法不备”;杜诗风格多样,中晚唐诗派无不受老杜的影响。杜甫的地位与影响•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是并世而立的两位诗歌伟人,合称“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的地位与影响杜甫诗歌赏析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紧扣上联的“独”字,更进一步以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闺中妻子的独看、独忆。更显妻子的孤独望月的想象。这一联写诗人在远方思念着小儿幼女们,想他(她)们还不懂想念远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解母亲的望月怀人!更显出妻子之“独”。“遥怜”一词,道出诗人无限忧思与怜爱,更反衬出妻子的遥念和伤悲。诗眼:独看双照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表达主题效果显著。这首诗以《月夜》为题,抒写夫妻思念的之情,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虽只写亲情,但具有广阔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月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王维•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独在异乡为异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每逢佳节倍思亲。•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遥知兄弟等高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遍插茱萸少一人。(1)在写作手法上,两首诗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2)两首诗均用一“独”字,请分析这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3分)•(1)在写作手法上,两首诗均是从写亲人思念入笔,构思巧妙。杜诗从妻子独自望月的角度来写思念之情,王诗是从兄弟在登高时必然会想到身边缺少了一人来写自己的乡思。委婉曲折,动人心弦。(2)用一“独”字,都比较充分地表达了浓浓的思念之情。但杜诗中的“独”字,是用小儿女的不解忆衬托妻子的‘独看’的孤独无助,委婉细致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无限爱怜,增添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而王诗的“独”,则直写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