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考点讲评与实战《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科目涵盖了与城市规划工作最为相关的8个方面的内容,即:建筑学的知识、城市道路工程的知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知识、城市经济学的知识、城市社会学的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的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状况,即对建筑学、城市道路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具备程度,对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和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具备程度。第一章建筑学大纲要求1.1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及场地要求1.1.1熟悉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的功能组合1.1.2熟悉场地条件的分析及平面、竖向设计要求1.2建设程序及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1.2.1了解建设程序与项目策划1.2.2熟悉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不同工作要求及图纸表达深度1.3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类型与适用情况1.3.1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1.3.2了解建筑结构的空间类型与特点1.3.3了解建筑材料与构造基本知识1.4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1.4.1了解中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1.4.2了解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1.5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1.5.1了解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等空间要素的基本知识21.5.2了解建筑色彩的基本知识1.5.3了解建筑与环境的艺术处理的基本知识一、考点讲评(一)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及场地要求1.〔考点〕公共建筑功能与空间组合公共建筑一般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这三类功能与空间组合而成。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拓展〕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的要求是:形式、大小和位置,服从于建筑空间处理和功能关系的需要;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简单明确,不宜迂回曲折;良好的采光;满足防火的要求。水平交通空间:联系统一标高上的各部分的交通空间,宽度和长度,取决于功能的需要、防火要求及空间感受等。垂直交通空间:常用的有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形式。一般坡道的坡度为8%~15%,常用坡道坡度为10%~12%,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2%。交通枢纽空间:在公共建筑中,考虑到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水平和垂直交通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渡作用。〔例题〕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的使用要求不包括(B)?A.流线宜简单明确B.适宜的高度和宽大的空间C.良好的采光D.满足防火要求解析: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应该有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其宽度应该满足疏散要求,和舒适的尺度,而不必采用宽大的空间,因此B选项不正确。2.〔考点〕公共建筑功能分区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从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等的关系加以分析。〔拓展〕空间的“主”与“次”:这种主次关系反映在空间的位置、朝向、交通、通风、采光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等方面。还应与具体的使用顺序相结合,如3行政办公传达室、医院的挂号室等,在空间性质上虽然属于次要空间,但从功能分区上看却要安排在主要的位置上。空间的“闹”与“静”:在组合空间时,按“闹”与“静”进行功能分区,以便其既分割、互不干扰,又有适当的联系。如旅馆建筑中,客房部分应布置在比较安静的位置上,而公共使用部分则应布置在临近道路及距出入口较近的位置上。空间的“内”与“外”:宜将对外联系较强的空间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附近;与内部联系性较强的空间,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例题〕下列有关公共建筑功能分区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A.空间的主次关系应反映在建筑的位置、朝向、空间构图等方面。B.次要空间应安排在次要位置C.旅馆客房部分置于临近道路及出人口较近的位置D.与内部联系较强的空间应置于出入口等交通枢纽附近解析:采用排除法。功能分区的主次关系应与具体的适用顺序相结合,如传达室,挂号室等在性质上属于次要空间,但仍然要安排在主要位置上;客房则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不应置于临近出入口位置;内部联系空间则应置于内部功能区,与出入口保持便捷联系即可。3.〔考点〕公共建筑人流组织方式与疏散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上,可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公共建筑空间中的人流组织实际上是解决人流活动的顺序和疏散问题。〔拓展〕人流疏散大体上可以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一般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有连续的(如医院、商店、旅馆等)和集中的(如剧院、体育馆等),有的公共建筑则属于两者兼有(如学校教学楼、展览馆等)。此外,在紧急情况下,不论哪种类型的公共建筑,都会变成集中而紧急的疏散性质。在考虑公共建筑人流疏散时,应兼顾正常与紧急情况下的人流疏散问题。〔例题〕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公共建筑兼有连续性疏散和集中性疏散?(B)A.医院B.展览馆C.体育馆D.旅馆4解析:题中限定为“一般情况下”,则商店、旅馆、医院等具有连续性疏散,剧院为集中性疏散,学校教学楼、展览馆等则兼具两种情况。而紧急情况下,均为紧急而集中的疏散性质。4.〔考点〕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三个要点:重视功能关系,明确使用性质,合理进行分区,运用道路广场加以组织,总体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结合周围环境,创造完整统一的室外空间组合;运用绿化和各种建筑手段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公共建筑群体组合有分散式和中心式两种类型。〔拓展〕分散式布局组合具有功能分区明确,减少相互干扰,利于适应不规则地形,增加建筑层次感,能够取得良好朝向和自然通风的特点。中心式布局群体组合具有特点突出和个性鲜明的特点。〔例题〕下列关于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描述中不妥的是(D)?A.分散式布局组合具有功能分区明确B.分散式布局组合利于适应不规则地形,增加建筑层次感C.中心式布局群体组合具有特点突出和个性鲜明的特点D.中心式布局群体组合有利于减少相互干扰,能够取得良好朝向和自然通风的特点解析:选项D描述的特征实际为分散式布局组合的特征。5.〔考点〕住宅建筑的功能组成与分类住宅建筑按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有四大功能居住、辅助、交通、其他四大部分。按空间使用功能可分为居室(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储藏间、阳台等。根据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分为独立式、联立式、连排式、单元式、外廊式、跃层式住宅等。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分为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30层)。〔例题〕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四类,下列表述中正的是(C)?A.低层住宅:2~3层B.多层住宅:4~7层5C.中高层住宅:7~9层D.高层住宅:10~20层解析:需要考生准确记住住宅按照层数的分类,特别要注意低层住宅包括1层,多层住宅不包括7层,10~30层均属高层住宅。6.〔考点〕低层住宅设计五个基本特点:1)适应性强,面积可大可小,标准可高可低,可独立、可联立、可联排。2)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3)有院落,便于绿化,能创造好的环境。4)对地基要求不高,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5)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投资大。平面类型及特点:1)独院式: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但占地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大。2)双联式:两个独院式拼联在一起,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墙体比独院式建筑可省一些,市政设施投资也省一些。3)联排式:将独院式住宅拼联至三户以上。联排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取30m左右为宜。〔例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低层住宅建筑的优点(D)?A.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B.室内外空间流通,居住环境好C.结构简单,对地基要求不高D.节省用地,造价低解析:A、B、C三项均描述了低层住宅的优点,但是低层住宅却具有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投资大等的缺点,因此D选项正确。7.〔考点〕多层住宅设计基本特点:1)必须有公共楼梯和必要的走廊,以解决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2)比低层节约用地,比高层节约建造费用。3)与室外联系不如低层的方便。若从高标准出发,四层以上应设电梯。设计要点:套型配比恰当,满足各户的日照、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6寒等要求,避免公共交通对住户的干扰,合理组织并减少户内交通面积,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管线布置尽量集中,节约土地,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样,满足包括消防、抗震等其他技术规范的要求。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4m宽、4m高的消防车通道,大于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平面组合类型:单元式(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点式(集中式)。〔例题〕下列关于多层住宅基本特点描述中错误的是(B)?A.必须有公共楼梯和必要的走廊,以解决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B.比低层节约建造费用,比高层节约用地C.与室外联系不如低层的方便。D.较高层住宅用钢量较省解析:选项B的内容容易混淆,考生需要细心的可以选出正确答案。8.〔考点〕高层住宅设计基本特点:可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可以获得较多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用钢量较大(为多层住宅的3~4倍);对居民生理和心理有不利影响。平面类型:单元组合式、长廊式、塔式、跃廊式。垂直交通:高层住宅需设电梯,12层以上住宅每栋设置电梯应不少于2部,每层户数超过4户时,也要设2部电梯;楼梯应布置在电梯附近,但楼梯又应有一定的独立性;单独作为疏散用楼梯可设在远离电梯的尽端;电梯不宜紧邻居室,尤其不应紧靠卧室。消防疏散:高层住宅的高度参考防火云梯高度而定,我国目前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是根据其高度和耐火等级而定的;防火措施主要有提高耐火极限,划分防火分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长廊式高层住宅应有2部以上的电梯。〔例题〕以下关于高层住宅垂直交通设置的表达,哪一项有误(C)?A.12层以上住宅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2部B.电梯不宜紧邻居室,尤其不应紧靠卧室7C.单独作为疏散用楼梯必须紧邻电梯布置D.布置在电梯附近的楼梯应有一定的独立性解析:对于高层建筑,垂直交通与消防疏散常常是考试重点。单独作为疏散用楼梯可设在远离电梯的尽端,而不一定紧邻电梯布置9.〔考点〕严寒地区住宅设计寒冷地区住宅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建筑防寒,包括采暖与保温两个方面,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劣对防寒的功能有很大的作用。〔拓展〕建筑保温的设计措施主要是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朝向应争取南向,充分利用东、西向,尽可能避免北向。东西向住宅可以采取短内廊式,或在东西向内楼梯的平面组合基础上将辅助房间全部集中在单元的内部,设置小天井,加大建筑进深等方式。〔例题〕解决建筑保温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B)?A.缩小建筑的进深,增大外墙长度,增加每户所占的墙面B.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外墙C.建筑的朝向最好面向南、北方向D.建筑的朝向最好面向东、西方向解析:建筑外墙长度直接影响采暖效果,在设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要减少建筑外墙长度只有加大建筑进深。因此出于保温要求,北方住宅建筑一般进深较大,立面平整,少有凹凸变化。10.〔考点〕炎热地区住宅设计炎热地区住宅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建筑遮阳、隔热与通风问题。设计上平面组合应以减少室外热源对室内的影响和室内热源本身的影响为原则。〔拓展〕遮阳: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分为水平式遮阳、垂直式遮阳、综合式遮阳、挡板式遮阳。按照材料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遮阳、活动式遮阳、简易式遮阳。隔热:通常可分别采用减少东西向墙体、通过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和隔热构造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利用绿化隔热降温等措施。8自然通风: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建筑构件导风、建筑群组织通风等措施。〔例题〕炎热地区住宅设计隔热措施不妥的是(C)?A.通常可分别采用减少东西向墙体B.通过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和隔热构造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C.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D.利用绿化隔热降温等措施。解析:选项A、B、D均为隔热的有效措施,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