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新闻评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教程电子讲义马少华著第一讲新闻评论的性质与思维特征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一、人们意见传播与交流的实用工具;二:应用文---实用文体;三、议论文;四、大众传播的新闻媒体这个近代条件下的特殊规定性――它相对独特的形式要求。为什么要了解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一、以更开阔的视野认识和理解新闻评论;以更开放的心胸接受增强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资源。二、在区别中加深认识新闻评论的思维特点与表达特点。为什么要了解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批判性思维与传播》:“论说”——人的普遍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三大范围私人专业公共领域多种情景立法争议法庭辩论选战演说公关广告大学生辩论赛研究的面包括:接受者的研究、影响接受的文化、价值因素,论说的环境研究、以及论说的伦理、论说谬误的辨识等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1)表达的实用文体:与美文相区别(2)讲究效率的实用文体:与私人书信相区别(3)现代大众传播的实用文体:与古文相区别这些区别有一个核心点:传播效率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和规范就是效率。学写评论,就是学如何更有效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新闻评论作为应用文是一种效率文体。就像消息是一种文体一样,新闻评论与新闻的其他文体及标题、版面等处理方法,都讲求效率。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强调效率?1、这种效率取决于新闻文体的载体——大众传播媒体2、取决于读者的对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新闻纸、新闻节目的特殊的心理节奏——就是匆匆忙忙的。如果你不能有效率地表达,那么传播就是失败的。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效率性语言:高度概括的叙事,尽早出现的判断句、简洁的文笔结构:评论中不同内容先后次序的处理及其节奏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论说文或政论的地方:1、传播对象:新闻媒体的受众--不确定的陌生人;2、评论对象:直接的、即时的事物;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论说文或政论的地方:3、文本结构的不同:新闻评论是简洁的事/理结构:由事说理,依理评事。并不一定要形成一个完整、周延、自成一统的逻辑与概念的结构。后者是一般论文和政论的形式特征。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两种思维方向:发散式与收敛型1、新闻评论的思维方式属于收敛型。集中体现在:第一:集中于对象――也就是新闻事件;第二:集中于论点――也就是集中于对新闻事件的判断。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注意:人们的“忽然想到”和“忽然理解”,往往是发散型思维的表征,在新闻评论的思维和写作中一定要加以小心。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人类的思维形态:逻辑的、形象(想象)的与直觉的2、现代新闻评论以逻辑思维为基本特征。它以逻辑推理作为认识问题和说服读者的主要手段。联想和比喻在表达传播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它不能够代替推理论证。第二讲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形式特征从中国新闻评论史看新闻评论的演进中国近代以来新闻评论的发展轨迹,比较清晰地显现出表达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轨迹比较清晰地表现为从“论说”到“时评”的文体演变。这样一个演变发生于20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早期报纸言论形态——“论说”我国近代早期报纸上的议论性文章,基本上是古代论说文的形态。左图为《东方杂志》“社说”报样中国早期报纸言论形态——“论说”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以早期著名政论家王韬、郑观应为例说:“他们的文章都不是新闻评论,几百篇的论说,没有一篇和新闻相结合。他们的不少政论没有完全突破‘托古证今’的老路。”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1904年前后《时报》等报纸言论的形式创新“时评”:具有鲜明的现代新闻评论形式特征的时事短评文体胡适谈《时报》的时评(《十七年的回顾》):“时报的短评在当日是一种创体。”《时报》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胡适谈《时报》的时评(《十七年的回顾》):“用简短的词句,用冷隽明利的口吻,几乎逐句分段,使读者一目了然,不消费工夫去点句分段,不消费工夫寻思考索。当日报人的程度正在幼稚时代,这种明快冷刻的短评正合当时的需要。”“时报出这种制度之后,十几年之中,全中国的日报都跟着变了。”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范荣康(《新闻评论学》):“我们不妨说,‘时评’的兴盛是对‘论说’的一种挑战。有了时评,那种坐而论道的长篇论说文章就很难再照老样子做下去了。”《东方杂志》时评报样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时评”再度兴盛现象时评复兴的当代背景——普遍表达的需求1998年11月:《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开栏2005年4月:《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开栏《人民时评》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早期“论说”与时评的区别《新民丛报•本报告白》:论说必取政事学问之关于大理大原切于时用者乃著为论国闻短评择中国外国近事之切要者略加绪论,谈言微中,闻者足戒《新民丛报》封面第三讲新闻评论中的观点观点与论点观点观点是针对一种表述的性质而言的--它是主观的,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判断、见解。它普遍地出现在新闻评论作品中。论点论点则是强调某一个观点在全篇作品中的核心地位。观点的辨识——从人类认识的角度看观点是评论作者对于新闻事件的认识,或由新闻事件所触发的认识。它不是人类已被验证的认识――比如“地球是圆的”就是人的认识结果,但是,它现在被确认为一个事实,而且只能被当作事实,而不能被当作观点在新闻评论的写作和阅读中,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实际上有一条双方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水平线:哪些东西已经被普遍接受了,哪些东西还没有被普遍接受。那些被普遍接受的内容,可以看作事实,而那些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内容,就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论点的辨识――从文本内容的关系看新闻评论中不同的内容,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表现为各种关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论证”的关系:哪些内容被哪些内容所论证(支持);哪些内容是用来论证(支持)哪些内容的?掌握了这种关系,就是对新闻评论更深层面的把握。被所有事实与观点最终支持、论证的观点就是评论的论点。论点的要求认识方面的要求表现方面的要求作为论点的内容,应该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结果:判断新闻事实的意义、价值、原因、结果,它与其他事实之间的关系。这些超越事实表面陈述的内容,才有资格作为论点。新闻评论的论点,应该比其他议论文的论点更为鲜明,既容易被读者找到、理解,也容易被读者记住。新闻评论的本质是对新闻的认识活动,而判断是认识的重要环节和认识结果的表达形式;新闻评论的核心应该是一个判断。论点的表现形式是判断“判断,这是评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作者的学识经验,都可从这里看见一二。”——郭步陶《评论作法》“在大部分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利或害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王民《新闻评论写作》判断的类型事实判断就是判断事实本身,判断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事情是“怎么样”的,“会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就都是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以一定的价值尺度判断事实的价值,或者针对事实提出一种价值。这实际上是判断事实与人的关系――事物对于我们的价值。比如,说什么重要、什么应该、什么好、什么坏。价值判断的特征普遍多元应然比较开放事实判断是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为对象;价值判断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实体属性,而是以事物与我们需要的关系为对象的。事实判断是以人的认知的形式反映事物的;价值判断则以意识的认识、情感、意志诸种形式,反映事物与我们需要的关系。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和前提。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的目的和动力。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别与联系在一篇评论中,往往先做事实判断,后做价值判断。作出一个事实判断,往往受作者内在的价值判断的影响;而作出一个价值判断,往往以事实判断作基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联系具体判断和普遍性判断就事论事,对新闻事件的原因、性质、发展作出判断;对一般规律进行判断,具有普遍的形式和普遍的适用性。新闻评论中经常使用——这种判断的主要逻辑特点在于:它不是对事物情况作出无条件的断定,而是反映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所以我们可以说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条件的判断。或者说,假言判断是有条件地断定某事物存在的判断。具体判断普遍判断假言判断1919年5月5日,也就是五四运动的第二天,邵飘萍在《京报》上发表《外交失败第一幕》。写道:“昨晚东京来电:欧和会中之我国山东问题,已依日本主张而解决。日人所传未必可信,即有其事我国代表当不至于签字。如果签字,则国内将有弥天之风潮,此吾人在职务上不得不预告政府者。”“虽然时至今日殆已甚难,中国国民之觉悟与日本当局之野心成正比例俱进,山东问题日本坚持其主张,一旦主张胜利,日人即露其踌躇满志之喜气,而东亚未来之危机,中日国家之不幸乃如病入膏肓,不可以救药矣。故山东问题万一果如东报所传之结果,吾人不能不问政府何以竟食坚持到底之前言。同时吾更为东亚危,为中日国交危,日本亦决非可喜之事也。”假言判断举例2001年3月,中美两国发生飞机相撞事件,一时形势大为紧张和复杂。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一篇社论《中美应慎防擦枪走火》,其中就有这样一段:“从现有情况看来,军机相撞事件的发展将是考验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指标,如果两国都不准备把关系搞砸,事件虽难免有颠簸起伏,最终是要在理性的相互妥协下得到解决。如果双方关系已到了一触即发的临界点,那么,这件事将可能产生灾难性的结局。最后一种状况,则是两国之中,已有一方想要借机寻事,那么,这件事将会没完没了。”立新意——见人之所不能见判断(是非、善恶)原因预测意义建议立新意——见人之所不能见更接近本质更加长远立新意——具体方法逆向思维别出心裁更上层楼深挖一层第四讲:新闻评论中的事实评论中新闻事实的不同作用由头论据评论的对象新闻事实作为“由头”,“生发开去议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新闻评论长期以来交流思想与传播观念的功能。我们可以注意到新闻事实在评论中作为“由头”,往往对应着评论的一种选题和结构、一种评论的方式;这与新闻事实作为“对象”很不相同。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并不是全文分析和认识的对象,也不并不包含在论点之中,它并不需要作者用很大的精力来认识、用很大的篇幅来处理。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以新闻事实作为判断对象的评论,是随着新闻评论的“新闻本位”时代的到来,满足读者对新闻事实的原因、结果、关系、价值等了解的需求而到来的。作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集中主要精力和论据材料、论证方法来揭示新闻事实的原因、背景、未来发展及其意义。作为判断对象的新闻事实,其位置与由头一般相同,都是放在评论的开头部分,因此也容易相混。所以特别需要注意。作为判断对象的新闻事实作为论据的事实-没有争议-与论点和评论对象相关-接近(作者应尽可能接近作为论据的事实来源,以保证其可靠性)-新鲜论据的要求论据的种类-直接的事实材料-间接的事实材料新闻事实的积累与利用新闻事实通过积累作为论据出现在写作过程中,这不是一般的简单积累,而是相关性积累、系统的积累,认识性的积累。从本质上来说,在新闻评论中,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性的关系。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认识性的文本,就是以“已知的事实“来说明、解释、和判断“未知的事实”。有一些新闻事实,在初期并未充分认识,但是,通过作者积累相关、同类材料,最初未被认识的新闻事实可能就能够得到认识。这样,它们就能够为判断以后新出现的新闻事实作出贡献――作为事实性的论据。在这个意义上,积累事实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的过程。它作为写作的准备阶段,已经在平时开始了。而写作过程则加速了这个认识。新闻评论中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新闻事实的处理原则——对新闻事实的处理也要符合效率原则。因为新闻评论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表达观点,新闻评论的阅读主要是为了了解作者的观点,而不是为了了解事实,所以,如何处理事实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更好、更有效率地表明观点的问题。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文中叙事文头叙事文尾叙事文头叙事除了一般的概括精简之外,要依据受众的接受语境来尽可能少地叙述事实。一件新闻出来,大家都就此写作评论,又都难免叙事,因此就可能出现叙事的雷同问题。尽管评论的观点可能不同,但相同的叙事放

1 / 20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