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與中國文化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吳森引入:討論問題如果你發現你的父親偷了超級市場的一包米,你會怎麼做?你會指證他嗎?為甚麼?「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此語見於《論語.子路》篇中這則故事,主要帶出法理與人情孰為輕重的問題簡單來說,葉公重法理,孔子重人情,他們的說法各有其合理的地方葉公的觀點――從法理關係來看問題父親偷了羊,兒子便去告發他,葉公說這是正直的行為,因為偷羊的確是犯法的事。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應該要維護社會公義,有人犯法的話,應該不別親疏,加以指正,以維護法紀。孔子的觀點――從人倫關係來看問題從孔子的立場,這位坦白的兒子,簡直是不近人情的人;不近人情,是儒家倫理的大敵,所以孔子怎可稱他做正直的人呢﹖為孔子辯護他是維護親情的可貴、人間的溫暖,而不在於是否維護法紀這個問題。歐美的法律,規定幾等親之間不能夠相互為證。並不是怕他們串供,而是不希望父子的親情受到了摧殘。如果這種父子兄弟間倫常的親情崩潰了,有一天,父不能為子隱,子不能為父隱,人間溫暖狙囓。法制就算是極之嚴明,又有何用﹖情與理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1.重情、重理的分別只有相對的意義2.情與理並不互相排斥3.中國文化亦重理4.中國文化所重的理是一種具體的情理-a)它是有普遍性的真理-b)它是與情結合的真理-c)具體的真理一般人對情與理的理解先看看一般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中國人講的是情西方人講的是法理中國人的情1.一般理解:中國人講究人情,常常是情勝於理2.例子:如果想要寬恕某些觸犯法律的人,就說「法律不外人情」;要不就說「法外施恩」,這是中國人向來重「情」的表現(如居港權事件)3.影響:重情義,似乎是不錯的,但其適用的對象往往是狹隘的,設若不以法、理去約束它,終有一天會淪落至無法無天的境地如此一來,社會將會脫序,人人可以假公濟私,到時候倫常敗壞,個人及集體的生命、財產亦將失去保障西方人的法理1.一般理解:西方則與此完全相反,西方人是重法輕情情與理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1.重情、重理的分別只有相對的意義2.情與理並不互相排斥3.中國文化亦重理1.重情、重理的分別只有相對的意義一般學者比較中西文化時常有的說法:中國文化重情、西方文化重理這是相對而言的概念,中國文化不及西方文化那麼重理,同時西方文化不及中國文化那麼重情不能說:中國文化只重情而不重理,同時西方文化只重理而不重情(這是很簡陋的二分法)情和理是人類文化的兩大元素,任何大文化體系都不會不重視它們,只是相對於不同民族來說,重視它們的程度可有不同2.情與理並不互相排斥說中、西文化有重情與重理的分別的人,往往有一預設:情與理是互相排斥的東西,所以重理的便不能重情,相反重情的亦不能重理若能深入的反省,我們可知情與理並非是完全排斥的東西,相反,許多時候兩者都可以互相兼容唐君毅的〈與青年談中國文化〉一文中說中國先哲重人禽之別時,便說「總是合情理以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在其性理即在其性情。」這裡,既說性理即性情,可見情理可以合一,不必互相排斥。3.中國文化亦重理既然情與理不必互相排斥,那麼,說中國文化重情亦重理便沒有矛盾吳森先生在〈情與中國文化〉一文曾以不少文化材料說明中國文化是重情的其實,運用類似的方法,我們也可以找到許多文化材料說明中國文化亦是重理的具體的情理是與情結合的真理傳統中國人所講的理往往與情結合,無從分離孟子所講的四端,是指道德機能的四種開端,它們既是情,但亦是理四端是情,這個較多人了解,因為孟子直接說它們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所謂「心」,這裡顯然指一些人類的道德情感。孟子以乍見孺子將入於井這個事例來指點出人的惻隱之心,後者明顯是一種不忍心見到別人遭遇到厄困的同情的情感孟子說四端是有普遍性的,因為它們是凡人皆有,而不具備的就不是人普遍性是真理的特性因此可見,四端其實亦是理「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正如前述,情和理可以兼容,不一定互相排斤,然而,有時它們卻無可避免地會發生衝突,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最好的做法是:不應單只考慮法理一面或者人情一面,而應該盡量兩者兼顧,在兩端中取得平衡「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在〈盡心〉篇裡,有人問孟子:舜為天子,皋陶執法,而舜的父親瞽叟殺人,應當怎樣辦?孟子以為皋陶應該依法逮捕瞽叟,因為他與瞽叟並無親屬關係,而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由此可見孟子是沒有忽略法理的方面的。然而,孟子卻以為,舜則可以放棄君位,背負父親逃亡到海邊隱居孟子是相當正確的,因為他顯然兼顧到法理與人情兩方面,這比單講法理的不近人情的做法,或者單講人情而徇私枉法的做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