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41fx05课程性质:必修学分:2总学时:54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影视作品赏析、剧本写作、摄影摄像基础一、课程介绍《中外电影史》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扩展学生认知电影的发展历程,要求对中外电影流派与发展详尽的讲解,并着重通过经典电影的赏析与评论,来培养学生电影欣赏水平与评价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审美与批判情趣的积累。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使学生了解中外电影历史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风格与特点,通过不同国家的经典代表作品赏析来扩展学生对中外电影的鉴赏能力,并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镜头感与创作能力。2、培养学生电影赏析的审美情趣,这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编导课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尽量注重对学生对国内外电影流派与先锋导演的剖析,以便为今后的专业编导打下卓越的审美与镜头表达基础。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及内容第一章世界电影史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地下咖啡厅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短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由此也开启了电影的纪实主义风格,是电影纪录片的先驱。《工厂大门》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他们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2.乔治.梅里爱(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位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是《月球旅行记》、《贵妇人的失踪》,开启了摄影棚、科幻电影的先河,是电影故事片的先驱。梅里爱是幻想主义、浪漫主义;他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3.1903年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鲍特创造性地发明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剪辑。4.格里菲斯,对早期美国电影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的开创性人物,奠定了好莱坞的流畅剪辑基础。代表作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最后一分钟剪辑”的发明者。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了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该片广泛吸纳了世界电影在最初20年里的探索成就,如:平行剪辑、运动镜头、特写镜头、多角度摄影,并由此确立了以“镜头”而不是以“场面”作为影片结构基础的“电影叙事语言”,从而让世界电影开始由一种杂耍过渡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形式。第二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1928年)欧洲第一次电影运动20世纪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多种思想、艺术流派在欧美兴起,由于这些思想、艺术流派共同特征是:颠覆传统价值观念,主张个性自由抒发,重视对“心理现实”的认知和表达,并大多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因此,它们被后世统称为“现代主义”思潮。上述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波及到了电影创作中,并主要体现在以下流派及其代表作当中:“第七艺术”:电影是继绘画、建筑、雕塑、诗歌、音乐、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法国印象主义:路易.德吕克《洪水》、阿贝尔.冈斯《车轮》。超现实主义:布努埃尔和达利导演的《一条安达鲁狗》。德国表现主义: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第三章苏联蒙太奇学派:这是苏联电影界创立于19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学派,它强调“1+1>2”,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强烈而直观地表达出某些新的意义,并力图以此直接去影响、控制观众的思想。代表人物:爱森斯坦、a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代表作: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经典场景“敖德萨阶梯大屠杀”。“库里肖夫效应”:镜头组接可以产生新的意义。普多夫金的《母亲》。20年代记录主义:1922年,弗拉哈迪拍了《北方的那努克》,他被称之为“纪录片之父”。第四章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40年代):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手》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进入有声时代。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界》。1941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第五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942—1951年)欧洲第二次电影运动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如贾樟柯的《小武》。特点:记录性、实景拍摄、长镜头的运用、非职业演员、地方方言。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第六章法国新浪潮:(1958—1964年)欧洲第三次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新浪潮”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制度僵化的社会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灭。首先,法西斯的垮台,历史性的审判,使得国际上的左派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其后,斯大林的去世,对他的重新评价,又使得左派势力陷入茫然,而不光彩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和越南战争,再次使中间派开始感到失望。这时,整整一代青年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当时的文艺作品开始注意这些年轻人,描写这些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被称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国被称作“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被称作“世纪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从主题到情节,从风格到表现手法都带着这种时代的印痕。这个背景与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也与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安德烈.巴赞: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代表作品: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和《胡作非为》;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第七章新好莱坞电影:(1967—1976年)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60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代表作有:阿瑟·佩恩/《邦妮和克莱德》/1967、迈克·尼科尔斯/《毕业生》/1967、伍迪·艾伦/《拿了钱就跑》/1969、库布里克/《发条橙子》/1971、科波拉/《教父》/1972、乔治·卢卡斯/《美国风情画》/1973、马丁·斯科西斯/《出租汽车司机》/1975、斯皮尔伯格/《大白鲨》/1975……第八章新德国电影:(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196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西德电影在经济和艺术上日益走低。为了挣脱困境,1962年在奥伯豪森市的一次集会上,一些西德青年电影人倡议“创立德国新电影”——与传统商业性电影决裂,创立具有国际性的新电影(后来被称为“奥伯豪森宣言”)。“新德国电影”运动发轫于1962年春天的奥伯豪森电影节。当时有26位德国青年电影家联名发表《奥伯豪森宣言》,称“旧电影已经死亡,我们对新电影满怀信心。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电影语言……我们要创造的电影应该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这个宣言本身就是人类对话精神的体现,此后德国电影逐渐摆脱传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走向世界,成为当时欧洲电影与世界电影对话的新的一极。其代表人物及作品为:新德国电影四剑客:赫尔措格/《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974、法斯宾德/《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8、施隆多夫/《铁皮鼓》/1979、文德斯/《德克萨斯州的巴黎》/1984……第九章中国电影史“第一代”导演:1896年,第一次电影放映西洋影戏在上海徐园。1905年,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由谭鑫培主演。1909年,第一座影院是由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立的虹口大戏院。1909年,美国人在上海投资成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1913年,亚细亚公司拍摄了《难夫难妻》,由中国的“第一代”导演张石川、郑正秋导演。1913年,“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导演的《庄子试妻》是第一部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1923年,张石川、郑正秋拍摄的《孤儿救祖记》使中国电影成为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的开端。他们的代表作还有《黑基冤魂》(第一部长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武侠片)。“第二代”导演:代表人物有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孙瑜、吴永刚。1935年,导演蔡楚生的《渔光曲》获得了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得荣誉的影片。1947年,蔡楚生和郑君里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它将电影艺术技巧和内容成功地结合在一起。1948年,费穆的《小城之春》开启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心理写实主义,比较完整的散文结构和诗化电影的先河。“第三代”导演:抗战结束,建国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导演艺术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三代”导演。“第三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他们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以前是他们创作的一个巅峰时期,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而在文革十年中,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文革结束后,为中国电影导演较为献媚的一段时期,传统导演在经历文革后创作了大量的电影,虽堪称佳作但缺乏对文革的反思,只能说在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其中代表作有《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谢晋(1923年—)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谢晋1947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代表作品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茧自缚》。其中《女篮五号》(1957年,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题材影片。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他也被海外影评家誉为“当今国际影坛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不但有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致力于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谢晋共6次获得“百花奖”,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第十章“第四代”导演:中国的“第四代”导演是“第三代”的学生辈。他们大多毕业于文革前的北影(还有上影和各电影厂自己培养的),他们长期给老导演当助理,直到“文革”结束,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