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麦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姓名:韩晓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药学指导教师:赤国彤;潘文亮20070610麦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作者:韩晓莉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彭丽年.张小平.叶建生.左燕.PengLinian.ZhangXiaoping.YeJiansheng.ZuoYan四川省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的抗药性研究-农药学学报2000,2(3)1988~1999年测定了四川省不同地区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对化学农药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对乐果、氧乐果的抗性已达中抗至极高抗水平,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也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对吡虫啉、抗蚜威较为敏感.比较了12种农药对麦长管蚜的毒力,并对该害虫的抗性治理策略进行了讨论.2.期刊论文韩晓莉.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赤国彤.潘文亮.HANXiao-li.GAOZhan-lin.DANGZhi-hong.LIYao-fa.CHIGuo-tong.PANWen-liang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华北农学报2007,22(5)以浸渍测定了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五种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种群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安徽蚌埠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氯噻啉的敏感性比最敏感的河北蔚县种群分别低119.6,95.7,26.3和16.5倍,而对烟碱的敏感性仅低3.8倍.四川成都种群对吡虫啉,陕西杨陵种群对噻虫嗪的敏感性也分别比河北蔚县种群低5.7和5.3倍.3.学位论文刘慧平山西麦长管蚜抗药性研究2000该文研究了1991-1999年山西晋中、临汾、运城3地区麦长管蚜(荻草谷网蚜)种群对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并进行了菊酯类农药对其天敌七星瓢虫幼虫敏感性及选择性研究;进行了不同类农药混配对该虫增效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点滴法测定了3地区麦长管蚜对6种有机磷杀虫剂,6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2.用点滴法测定了6种菊酯类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幼虫的敏感性,以溴氰菊酯最高(7.8×10'-3ug/头),并测定了以上6种药剂对麦长管蚜与七星瓢虫幼虫的选择性,以氯氰菊酯为最高(2.97).3.进行了菊酯类与有机磷类药剂混配对该虫的增效作用.4.用10余种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麦长管蚜防效较好的有:齐螨素、吡虫啉、辟蚜雾与高氯·马乳油等杀虫剂.4.会议论文韩巨才.刘慧平山西麦长管蚜抗药性研究19975.学位论文邱高辉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2007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是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麦长管蚜对许多常规杀虫剂都产生了抗药性,而吡虫啉则因其对麦蚜的良好防效而成为目前防治麦蚜的当家农药品种。为了了解田间麦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发生动态、延缓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发展,延长吡虫啉在麦田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田间抗药性调查、室内抗性筛选以及适合度的研究、抗性品系的交互抗陛研究,系统分析了麦长管蚜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风险;利用室内筛选的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试虫为材料,分析了抗性产生的生化机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麦长管蚜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成果。一、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调查为了了解我国各麦区麦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发生发展情况,连续两年调查了江苏南京、建湖、泗洪、山东德州、河南周口、甘肃兰州、天水等地麦长管蚜对吡虫啉和另一种常用于防治麦蚜的杀虫剂抗蚜威的敏感性。结果发现,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江苏建湖和南京地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抗性(6.29-11.31倍),但其他地区仅表现为敏感性降低,尚没有产生明显的抗性。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抗蚜威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但抗蚜成的毒力显著小于吡虫啉,与早期报道的敏感基线相比发现,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对抗蚜威已经产生了大约20-40倍的抗性。另外通过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年度间的敏感性比较发现,麦长管蚜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逐渐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各麦区的麦长管蚜对抗蚜威已经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虽然还处于敏感阶段,但在局部地区已经开始产生抗性,目前尚处于抗性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吡虫啉已成为防治麦蚜危害的当家农药品种,且目前没有更好的替代药剂,为了掌握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发生发展动态、延缓抗性的发展、保证麦长管蚜的持续有效的治理,研究其抗性发生规律,制定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二、抗吡虫啉麦长管蚜品系的选育及适合度的研究采用点滴法在室内用吡虫啉对麦长管蚜进行连续32代的抗性筛选,获得了抗性倍数为25.22倍的室内品系。筛选早期抗性的增长速率相对缓慢,筛选到第18代后抗性快速上升,最终呈现S型增长的总体趋势。通过构建种群生命表,观察比较了吡虫啉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就抗性对种群适合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品系表现出相对适合度下降。用种群数量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率来确定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发现,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敏感品系的0.623和0.846。由此认为,麦长管蚜具有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风险,而抗性品系适合度较低是田间麦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三、麦长管蚜抗吡虫啉品系的交互抗性本研究测定了吡虫啉抗性筛选前后,麦长管蚜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以了解抗吡虫啉麦长管蚜对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结果发现,筛选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上升了9.10倍,同时对啶虫脒的抗性也上升了4.11倍,表明啶虫脒和吡虫啉之间存在较明显得交互抗性,而筛选品系对抗蚜威、灭多威、氧化乐果、久效磷、溴氰菊酯等常用药剂的抗性没有明显的上升,说明这5种药剂与吡虫啉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四、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生化机制分析本文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品系(25.22倍),并利用增效试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对其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都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氧化胡椒基丁醚和磷酸三苯酯在两个品系均有增效作用,而且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3.49和2.62)显著大于敏感品系(1.59和1.29)。解毒酶活力测定发现,抗、感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系中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明显高于敏感品系(1.47倍)。综合分析认为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力增强在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五、麦长管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的克隆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以吡虫啉为代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利用简并引物从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中克隆出6个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的cDNA片段,其中5个为α型,1个为β型。同源性分析表明,6个麦长管蚜nAchR基因片段与其他昆虫相应基因序列相同区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特别是与其他同翅目昆虫的相似性更高,达到95%以上,个别片段的相似性甚至达到100%。根据已克隆出的5个nAChRα型cDNA片段设计特异引物,结合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亚基的全长,分别命名为Saα1、Saα2、Saα3、Saα4和Saα5(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363700、EF363701、EF211977、EF363702、EF363703)。Saα1基因长1674bp,编码496个氨基酸(5'端不完整);Saα2全长2516bp,编码595个氨基酸;Saα3全长1763bp,编码537个氨基酸;Saα4全长1763bp;编码532个氨基酸;Saα5长度为1974bp,编码549个氨基酸。在Saα3中存在少见的Poly(A)序列;Saα5在5'端配基结合区有三种选择性剪接形式,分别造成碱基的缺失、插入和替换。序列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均具有nhChR基因家族的典型特征,并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相应亚基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表达技术研究昆虫nAChR的天然亚基组成,以及分析麦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靶标抗性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通过抗性调查,明确了我国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现状。通过室内抗性筛选,成功获得了麦长管蚜抗吡虫啉品系,并证明麦长管蚜对吡虫啉具有产生抗性的风险,通过生物适合度的研究发现了田间麦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发展缓慢地原因。通过抗性机制分析明确了麦长管蚜对吡虫啉地重要抗性机理。这些研究成果对制定科学的抗性治理策略,有效地进行抗性治理,延长吡虫啉地田间使用寿命,保证麦蚜的持续有效治理,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克隆了5个麦长管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α亚基基因,并发现了基因中的Poly(A)序列和选择性剪接现象,为进一步利用基因表达技术研究昆虫nAChR的天然亚基组成,以及分析麦长管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靶标抗性奠定了基础。6.期刊论文潘文亮.党志红.高占林.贾海民.张克锦.PanWenliang.DangZhihong.GaoZhanlin.JiaHaimin.ZhangKejin几种蚜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的研究-农药学学报2000,2(4)SensitivityofAphisgossypii,A.spiraecclaandMacrosiphumavenaeinvariousplacesofHebeiprovincetoimidaclopridweredetermined.TheresultsshowedthatnosignificantdifferenceswerefoundinthesensitivityofAphisgossypiiandMacrosiphumavenaetotheinsecticideamongthevariousplaces,butthesensitivityofA.spiraecclainXinjiChangliandQingyuanwere2.02~4.13timeslowerthanthatinYixian.Itsuggestsapossiblilityofimidacloprid-resistanceofA.spiraecclainsomeplaces.AstrainofAphisgossypiiwasselectedinlaboratorywithimidaclopridfor7months,anditssensitivitywas4.5timesreduced.7.学位论文于洋春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及其机理的研究2006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属同翅目、蚜科,是世界性小麦害虫。长期以来对麦蚜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和杀伤天敌。麦蚜的发生危害没有减轻,反而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应用抗虫品种是防治麦蚜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目前关于春小麦抗蚜性及其机理的研究却不多见。因此,本文采用室内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7个春小麦品种(系)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及其机理,以其为进一步选育和利用抗性品种控制麦长管蚜的危害奠定必要的基础。室内研究表明,在不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害性方面,27个供试小麦品种(系)幼苗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总的抗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系)小麦幼苗期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和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与不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害性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在小麦成长期,供试小麦品种(系)间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室内饲养实验表明,在小麦成长期,供试的7个不同抗性品种(系)对麦长管蚜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蚜寿命和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麦长管蚜在抗性强的品种上成蚜寿命短、产仔量少;存活曲线在新春6号上为Ⅲ型,在其余6个品种上均为Ⅰ型;以内禀增长率作为测定抗生性的指标,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抗生性的大小依次为硬白>新春6号>02C-MB>巴丰1号>永良4号>内麦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