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戴建中2012年8月29日学习体会•一、标准的编制过程和它的意义•二、对标准内容的理解•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内容全国施工企业搞信息化工作的同志早就呼吁要把信息化水平纳入施工企业资质的评审指标中,以便引起企业的重视,提高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水平。终于建设部下文把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水平纳入特级资质企业的考评指标中。这样,怎样考评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就在2006年11月向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提交编制本标准的申请。一、标准编制的过程和它的意义标准编制过程2007年5月终于立项(建标(2007)125号)2007年10月召开第一次编写组会议;2008年1月召开第二次编写组会议,由于分歧比较大,为了加快速度,成立了核心编写组;2008年1月、2008年11月、2009年2月核心组三次会议,基本确定了标准内容;从开始直到2010年5月,先后召开了6次编写组会议;2010年6月、2011年6月又分别召开专家会议,最终形成送审稿2009年6月在当时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路桥国际、中建一局二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进行了试评;2010年2-3月,又对10家企业进行了试评;一、标准编制的过程和它的意义2010年2月9日至3月31日在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在此期间中建协以函件方式向100家企业或专家征求意见。标准编制过程在此期间由于特技资质评审的需要,建设部市场司找了几家软件公司起草了一个《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表》对本标准冲击比较大,人们的思想认识也没有统一。那个考评表从信息化软件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信息化必须有哪些模块,每个模块必须有哪些功能,软件如何如何,硬件也必须如何如何,但没有强调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做好多事情,而不仅仅是编一个软件系统。但是特技资质评审有时间要求,也只好暂时按考评表执行。该标准于2011年12月2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公告第1226号)一、标准编制的过程和它的意义引导建筑施工企业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规范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适用于综合评价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贯彻标准,不仅看到最后的结果,而且知道信息化工作需要做哪些工作,起到一个整个过程的指导作用。一、标准编制的过程和它的意义制定标准的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南--指导企业准确认识信息化内涵,明确信息化建设目的,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尺度--定位企业信息化建设阶段,找出差距,明确工作方向,或者说,找出本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以及努力方向。引导企业正确制定信息化战略--保障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标准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企业的协同管理能力。一、标准编制的过程和它的意义标准的作用一、标准编制的过程和它的意义标准的作用与住建部已出台的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指标的编制思想、业务要求保持一致或兼容;企业决定各自的信息化(功能模块)建设重点,减少对信息化功能模块的统一要求或规定,各业务模块的信息化建设要点只起提示作用;评价重点不是某个具体的信息系统,而是面向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不仅要评价信息化业务、应用组织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关注信息化应用成效;为了简化评价指标,对企业IT平台(基础设施)不做明确评价;引导企业做有效益的信息化。一、标准编制的过程和它的意义标准的指导思想充分调查研究(需求分析)采用适当的软件技术(技术水平)积极地应用(应用水平)明确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应用成效)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信息化平台)足够的保障措施正确的实施方法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方面一个完整的信息化评价体系,理论上应该包括上面7个部分。从这7部分也可以看出,信息化评价体系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信息化评价系统必须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抽象和描述。抽象概括就是要抓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过程进行抽象,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其科学性也就越强,这也是设计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和难点。二、标准内容的理解重点确定在业务、技术、保障、应用和成效5个方面精选评价指标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业务技术保障应用成效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指标体系及计分方法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标准体系及计分方法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标准体系及计分方法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标准体系及计分方法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标准体系及计分方法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标准体系及计分方法•评价信息化建设水平时,重在评价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管理模式的吻合程度。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有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如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一致的,那么评价时就应该得满分。•每一项都可以按100分打,只是最后要乘以权重才是真正的得分。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标准体系及计分方法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技术之一—数据管理水平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技术之二—数据集成水平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技术之三—应用系统集成水平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保障之一—信息化投入程度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保障之二—规划与实施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保障之三—信息化制度建设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保障之四—信息化组织健全度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保障之五—信息化安全保障度二、标准内容的理解应用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成效之一—管理标准化程度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成效之二—管理创新程度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成效之三—总体应用效果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总得分计算K2=(0.4*S51+0.3*S52+0.3*S53)/100如果业务得分大于56分(记为Y),且应用成效大于0.9(记为K2,K2≤1.0)则,应用成效每增加0.01,业务得分增加4分业务得分=Y+(K2-0.9)X400(Y56且K20.90)这样就会出现当S11原本得100分时,最后得分可以超过100分.最终得分=得分(业务+技术+保障)X应用X成效由上式,不难看出,本《标准》不仅要求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定的业务面,好的技术方案,可靠的保障体系;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应用面,即在一定的组织范围中使用,和应用成效,三者缺一不可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总得分计算二、标准内容的理解总得分计算二、标准内容的理解该标准关心的技术是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度集成。要想高度集成就必须有信息的编码。该标准关心的是应用的集成,应用集成的前提就是数据集中管理,统一从数据中心提取数据,而不是通过程序用表对表的存取数据。但是他不规定采用什么平台和什么方法。在保障措施中关注信息化投入、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制度的建立、组织体系的建立以及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但不规定使用的具体硬件和软件。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企业间的协同工作平台在应用的效果中强调了工作流程的梳理和优化,特别是和企业发展战略有关的核心管理流程的建立和使用。强调管理的创新、流程的优化,技术的提高最终强调的是应用和成效最终得分=得分(业务+技术+保障)X应用X成效二、标准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明确评价对象,找到了信息化特有的可量化指标。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首先是明确了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对象是技术、应用和保障这三方面,解决了评价对象的问题;其次是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找到了集成度、覆盖率。这样信息化应用特有的、可量化的指标,对原先有些专家认为不易评价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应用效果,也找到了具备可操作性的评价方式。二、标准内容的理解特点之一--指标量化,便于操作二、标准内容的理解去内容化是指在标准中不再穷举施工企业信息化所有的信息产品的种类,而是针对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行为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这样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在对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时,避免了不同系统相同内容的重复评价,使评价标准得到很大的精简,也使部分指标具有了评价的可操作性。特点之二--去内容化二、标准内容的理解原来在技术类指标中,有针对系统功能的评价指标,这次修改后,评价不再针对系统,而是按照国资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经营和生产的管控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定义,考虑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最终应该衡量的是企业信息的交流能力和信息的管理能力,因此在指标的设计上不再针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价,甚至不对使用何种技术作出规定,因为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而是设计了针对业务集成和数据管理的指标。这种指标的设计不仅适应建筑业企业管理地点分散、信息化系统多样化的特点,而且也实现了我们原来提出的以应用能力检验技术水平的标准设计原则。特点之三--去功能化一定要搞有效益的信息化。信息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就是最好的。信息化是为企业决策层服务的,不是为给别人看的。你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什么,你管理企业的思路是什么,你就把信息化做成什么样。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1、首先是调查研究,即调查企业的现状,也要调查社会的现状,从而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2、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现在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那些业务管理具备量化管理的可能,从而编制出信息化规划;3、在信息化规划的基础上,梳理企业管理的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特别要抓住与企业发展战略有关的核心流程;4、确定主要业务的管控模式:是通过报表还是成本控制还是资金控制;项目的控制以成本为主线还是以进度为主线,等等。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企业调查调查的目的是搞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编制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制定信息化实施方案。调查的目标是搞清楚企业的哪些业务利用计算机技术更有价值和效率。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调查的内容包括,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企业组织模式、掌握企业管理基础、把握企业管理模式与支撑体系、评估竞争对手、预测行业发展。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信息化应该支撑企业发展战略。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时,首先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战略思想,尤其要重点研究企业的市场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技术研发战略等,以及伴随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要采取的组织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措施(业务产品措施)、管理措施、技术研发措施等。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同战略思想有不同的管理特点。其管理特点决定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例如,稳固发展战略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在梳理、优化、固化企业管理流程;快速扩张战略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信息收集、共享,信息系统的灵活应用;集中化战略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在整合资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等等。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不同战略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战略特点信息化重点稳固发展战略优化企业组织,整合企业资源,全方位加强管理,以稳定市场,提高企业效益。梳理优化固化流程快速扩张战略采用灵活的组织,制度和方法,不惜代价进行市场扩张。信息收集、共享、系统灵活应用成本领先战略加强成本控制,使企业总体经营成本处于行业最低水平。全方位成本控制差异化战略通过公司形象、品牌、服务方式、发展策略、经销网络等形式,以形成一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东西。宣传公司形象、服务方式,建立网络体系集中化战略集中资源形成专业化优势,以服务于专业市场或立足某一区域市场等。整合资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1)企业有哪些战略要点,及其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2)每一战略要点信息化支持的必要性。(3)那些战略要点需要用信息化支持,或者说,信息化可以做那些工作,信息化的要点是什么,这样做的益处是什么,即是否有价值,效率是否更高。三、怎样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如果能够很好的回答上面的3个问题,那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①分析企业文化现状;•②调查分析企业管理基础;•③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