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概论第五章审计计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总结——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审计证据的类型不同,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不同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清查盘点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例如库存现金、各种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可通过监盘或实地观察来证明其是否确实存在。局限性:实物资产的存在并不完全能证实被审计单位对其拥有所有权及其价值。因此,对于取得实物证据的资产,还应就其所有权归属和价值等情况收集其他审计证据书面证据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取的以书面文件为形式的审计证据。书面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可称之为基本证据。书面证据按其来源又可以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所编制的书面证据。一般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又包括两种:由被审计单位外部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审计人员的书面证据,其证明力最强;由被审计单位外部编制、但为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审计人员的书面证据。外部证据也包括审计人员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内部证据数量较多,审计人员通常需要大量的内部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因而必须注意其可靠程度。一般包括如下内容:(1)会计记录(2)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3)其他书面文件口头证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提问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当事人、关系人、知情人、代言人等)那里得到的口头答复而形成的审计证据。本身并不足以证明事物的真相,但可发掘出一些线索,有利于做进一步的调查,以收集到更为可靠的证据。要记录,并签名。环境证据也称状况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如企业内控情况、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等。一般不属于基本证据,但可帮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所处的环境,是审计人员进行判断所必须掌握的资料。三、审计证据的特征我国《审计证据》准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使得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故又称为足够性。充分性涉及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方面,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是审计人员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同向变动(2)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同向变动(3)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反向变动(4)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与舞弊:一旦发现,就需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5)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审计证据的质量高,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可减少此外,还应考虑经济因素(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在审计实务中,绝对可靠的审计证据是很难获得的,因为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时,一般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因而,审计人员并不一定要选取最有力的审计证据。但是,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不应将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如果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仍无法取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则应视情况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考虑经济因素——期望审计风险、实担审计风险、审计证据成本(数量)的均衡审计风险EFCD审计证据收集成本审计证据数量期望审计风险DAR实担审计风险AAR1.审计证据收集成本与审计证据的规模成正比。2.审计证据越多,AAR越小(呈递减规律)。3.DAR介于0—1之间,当AAR=DAR时,可以认为审计证据是充分的,该点是成本、数量、风险的均衡点。4.DAR越低,均衡点越低,成本越高。5.评价增加证据的效益时,应当以可靠性的增量(降低的风险,即E-F)与成本的增量(即D-C)对比(边际效益)。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方面所提出的要求。相关性是指审计人员只能利用与审计目标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来证明和否定被审计单位所认定的事项。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可靠程度通常可用下述标准来判断:来源与类型(1)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2)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3)审计人员自行获得的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4)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好时所提供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所提供的内部证据可靠(5)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更为可靠(6)客观性证据比主观性证据可靠(7)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四、审计证据的收集、整理与处理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方法——抽样方法目的是为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应考虑样本的代表性,也就是考虑所选样本的充分性与适当性。收集审计证据的具体方法1.监盘(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2.观察(实地察看)3.查询及函证(肯定法、否定法)4.检查(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审阅和核对)5.计算(验算或另行计算)6.分析性复核(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具体审计目标分类披露机械准确性截止估价所有权完整性真实性总体合理性√√√√√√√√√√√√√√√√√√√√√√1、监盘2、观察3、分析性复核4、计算5、检查6、查询及函证实物证据环境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表达与披露估价或分摊权利与义务完整性存在或发生会计报表认定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类型审计目标、报表认定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关系说明:1.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每项报表认定来制定具体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2.不同的程序可提供不同的审计证据,不同的证据与不同的报表认定、不同的审计目标相关;3.不同的报表认定可以推论出不同的审计目标,实现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审计证据,要获得不同的审计证据要采取不同的审计程序。4.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5.执行某审计程序的方式可能会影响与某证据有关的认定的项数。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概念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种类依据审计工作底稿形成的不同阶段,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和作用,将其分为三类:综合类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报告书未定稿、审计工作总结及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等审计工作记录业务类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所编制和取得的工作底稿。主要包括:执行审计测试过程中,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搜集的各种审计证据资料而形成的工作底稿。备查类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仅具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与审计约定事项有关的重要法律性文件、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执照及章程、重要会议记录与纪要、重要经济合同与协议等原始资料的副本或复印件等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基本要素目的①被审计单位名称②审计项目名称③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④审计过程记录⑤审计标识及说明⑥审计结论⑦索引号及页次⑧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⑨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⑩其他应说明的问题明确审计客体明确审计内容明确审计范围记载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样本选择等方便检查和审阅工作底稿记录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为支持审计意见提供依据方便存取使用,便于日后参考明确编制责任明确复核责任常用的审计工作底稿与被审计单位设立有关的法律性资料企业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协议、章程等文件或变更文件的复印件与被审计单位组织机构及管理层人员结构有关的资料组织机构图、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管理人员的学历、经历简介等重要的法律文件、合同、协议和会议记录的摘录或副本对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记录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方面的规章制度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单位的未审计会计报表审计计划实施具体审计程序的记录和资料与被审计单位、其他审计人员、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的会谈记录、往来函件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审计差异调整表、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底稿及副本审计约定事项完成后的工作总结其他与完成审计约定事项有关的资料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作用——是审计准则的要求,也是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可以减少或消除人为的审计误差,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审计计划顺利执行,并不断地协调审计进度、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便于上级管理部门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质量监控和工作业绩考评。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复核的要点: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详实、可靠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复核的基本要求:做好复核记录签名和签署日期书面表示复核意见督促编制人及时修改、完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实行三级复核制项目负责人复核: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部门经理(或签字注册会计师):第二级复核,称为一般复核。主任会计师(或合伙人):最后一级复核,又称重点复核。第五章审计计划审计准备阶段——编制审计计划编制审计计划一般包括:1.作好编制计划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执行分析性程序;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2.编制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3.审计计划的更改4.审计计划的审核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审计工作,使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第一节审计计划的作用和内容一、审计计划及其作用定义: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但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应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国际审计准则:所谓计划,实际上是指对审计预期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制定的一个总体战略和一套详细方案。作用:是指导审计工作按步骤进行,掌握审计工作进度的有效工具是协调审计人员工作的手段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措施二、审计计划的内容审计计划通常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部分计划审计工作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一)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界定审计范围;(二)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提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三)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明下列内容:(一)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二)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复

1 / 1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