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老子•一、老子生平与著作•二、道体论•三、道纪论•四、体道论•五、行道论一、老子生平与著作•(一)老子其人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老子是谁,早在汉代就已弄不清楚。他的生平,充满疑问和矛盾,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提到三个人:一是较孔子年长的楚苦县的李耳,即老聃;二是与孔子同时的楚人老莱子;三是后孔子129年的周太史儋。•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熷。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太傅,因家于齐焉。•世子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司马迁对于老子的叙述,大体有几个要点:一、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是掌管东周王朝皇家图书馆的官员,生活在春秋末期。二、孔子曾经向老子问过礼的问题。三、周朝衰微后,老子出关隐居,不知所终。四、《老子》一书是应关令尹喜的要求所写。五、李耳、老莱子、太史儋都是世人传说,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但司马迁似乎倾向于肯定前者即李耳的真实性。六、老子深谙养生之道,是一个年寿长者。七、儒道间观点不同,互斥互绌。那么,《老子》(《道德经》)的作者为何被称为“老子”呢?司马迁并未解释。大多后世学者认为主要是是因为他年高,长寿。汉郑玄注《礼记·曾子问篇》就说:“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国外也有学者认为老子是因为“老”而得称。例如卡尔登·海士和汤姆·蒙说:“老子是老哲学家的意思。”他们强调老子“少私寡欲”,抑制生理欲望和感官快乐的思想,与老年心理状态有关。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人间接翻译《老子》的时候,也常用“东方老人”一词来传达与这个世纪许多想法相沟通的中国思想。杨向奎根据《国语·楚语》的记载指出:“《楚语》多见史老……盖史官之老资格者为老,老子曾为楚之史老,古以官为氏者多,故谓之‘老子’。至于名耳,字聃,姓李氏之说,名‘聃’,可能因其老,《楚辞·离骚》有‘老冉冉其将至兮’,‘冉冉’,据《玉篇》以为‘毛冉冉’为老之形容。那么‘老冉’正是‘史老’之别称而已。李姓之说,不知所自,或后人之附会。”杨向奎的这个看法是很值得重视的。《说文》云:“聃,耳曼也。”曼是长的意思,而寿者一般是长耳朵相,老聃的意思不过是一位长耳寿者而已。于是后人穿凿,说他名耳字聃。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老子本姓即“老”,如学者廖海庭说:“先秦诸子中,孔子姓孔,墨子姓墨,余可类推。独老子姓李,不曰‘李子’而曰‘老子’者,‘老’‘李’一声之转,‘老子’犹‘李子’也。”高亨先生亦曰:“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周秦旧籍,若庄、荀、韩非、《吕览》、《礼记》、《国策》等,于孔、墨大师皆举其姓,独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明见老子原姓老矣。”•(二)著作:《老子》(《道德经》)由于老子的身份未能完全确定,《老子》一书的著者和年代也因而成为问题。有春秋晚期说,有战国前期或者后期说,有秦汉之间说。1.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是老聃的著作。2.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有人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期;有人认为其成书当在战国后期;极端的意见则认为其成书更晚,大约要在西汉初期。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老子》成书远在孔子之后。但随着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发现竹简《老子》,考古学家推断它写定的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较确切时间定位在公元前341年以前。既然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四世纪,推定《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这一段时间,看来是并非不可能的了。当我们说《老子》一书是春秋晚期那位老子所著时,并不排除其中包含有他的弟子或后学们的内容。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必须以《老子》一书为凭借。目前已有的《老子》版本不少。有被认作通行本的王弼注本,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有新近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三种。甲本乙本马王堆帛书荆门楚简敦煌本通行本《道德经》主要的问题在郭店《老子》。郭店《老子》的发现引发的问题很多,比如:第一,郭店《老子》是《老子》的雏形,《老子》经历着一个由郭店《老子》至帛书《老子》再到通行本的发展?还是在郭店《老子》之前,《老子》即有多种文本流行,郭店《老子》只是不同文本《老子》的摘抄本?第二,通行本《老子》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等对儒家倡导的仁义理念作强烈批评的提法,而在郭店《老子》甲种中,这些提法原来却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依这些提法,老子其实批评的是社会的功利化、工具化和由之带来的民风的败坏,而并非儒家。那么,究竟以通行本作老子的真面目,还是以郭店本作为老子的真面目?•(三)老子与道家、道教•1、先秦无道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提出“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2、历史中的老子道家政治、军事、宗教、哲学二、道体论《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把“道”作为最高的范畴。一般认为,老子的“道”是用以说明世界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问题的范畴,同时“道”还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且是事物本体、本源和规律的总称,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但这样的理解,很容易将老子理解为一个探讨宇宙自然来龙去脉的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家,这在春秋战国之世,是一种很不寻常的思想,因为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思想,其实都是因应当时的社会问题,试图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至少,有关自然、社会之上或之后的形上问题的探讨不应该是老子思想的出发点,我们对于老子之“道”的理解也应建立在其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之上来展开。忧患意识vs.闲暇、好奇与自由心灵(一)思想背景老子的思想,也不该脱离所谓的“礼坏乐崩”、“周文疲弊”的基本背景,也就是周礼成为一种缺乏基本道德情感的空架子,徒有其表的干枯形式。孔子儒家对此的解决方案是必须要回到周礼的本来面目,即“复礼”,但又要为这种形式化的周礼注入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的“仁”的真情实感,而老子则提出了另一种方案,采取了另一种态度。“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四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义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在礼坏乐崩的大的历史背景下,老子道家的解决方案区别于儒、墨、法诸家,走另一条道路,与道家产生的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也有关系。这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传统。春秋以后,隐士众多,这些隐士,又多集中在陈、蔡、宋、卫、楚诸边缘国家,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些地方统治相对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孔子周游列国,在这些地方就见到不少隐士,如长沮、桀溺、接舆等。(二)“无为”在老子看来,周礼是一种人为创制的产物,是一种“造作”。而一有造作就“不自然、不自在”,就有机巧之心与虚伪诡诈。他认为,周公所造的礼乐典章制度,之所以成为窒息生命的桎梏,就是因为它们本身是外在的或形式的,是在人之精神生命中没有根的、不能内在化的。在此前提之下,老子提出“无为”这个观念。“无为”不是不作为。不少西方学者或一般译者把它译成inaction(不动),其实是完全失指的。“无为”不是不动,而是“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谓自然界的自然,即自然科学所对的自然世界。它更主要是一个精神生活上的观念,即自由自在、自己如此,无所依靠。Nature—Whatissoofitself.我们今天讲的自然界中的现象,严格讲都是“他然”——待他而然,因为自然界的现象都在因果关系里面。(三)“无”•1、“无”作为一种工夫:动词的“无”从“无为”再普遍化、抽象化而提炼出“无”的概念。无首先当动词看,即是一种否定、反对。它所否定、反对的就是有依待、虚伪、造作、外在、形式的东西,然后再往上显出一个“无”或“无为”的境界来。牟宗三认为,基督教首出的观念是原罪originalsin,佛教首出的观念是无明业识(Karmar);老子道家首出的观念,就是“造作”。为什么反对造作呢?造作大概可以分成三层来说。最低层的是自然生命的纷驰使得人不自由不自在。人都有现实的自然生命,纷驰就是向四面八方流散出去。这是第一层人生的痛苦。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再上一层,是心理的情绪,喜怒无常、焦虑、抑郁等等都是心理情绪,落在这个层次上也很痛苦。再往上一层属于思想,是意念的造作。现在这个世界的灾害,主要是意念的灾害,完全是ideology(意底牢结,今译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宗教的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等其他各种各样的主义,正是现代社会造成世界各种纷争的一个重要诱因。•2、“无”作为一种境界:名词的“无”经此“无”对一切造作纷驰的否定,从正面就显示出一个境界来,用名词来表示就是“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正是通过“无”来理解“道”,来规定“道”的。“无”所显示的境界,用道家的话讲就是“虚一而静”。就是使我们的心灵不黏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上。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意念的造作都有特定的方向,黏着在这个地方,就着于此而不能通于彼,各是其是,冲突矛盾就出现了。老子提出“无”之境界的直接目的,其实还是要应世,所以“无为”一定连着“无不为”。有无限的妙用才能应付这千差万别的世界,所以道家的学问在以前叫“帝王之学”。冯友兰认为,要做王者师,一定要学道家。(四)形上之道为凸显作为境界之“道”的终极性,老子不断地赋予其形上意义。这也是近人诠释老子之道的最常见进路。1、道的本义:道路-方法-引导(1)道路(2)引导在迄今已出土的甲骨文中尚未发现“道”字,在金文中,“道”的原形一般是“行”字中间夹一个“首”字。在郭店竹简中,“道”字是“行”字中间夹一个“人”。其字形都是人在路上行走,其意义即道路之“道”。2、万物之本源道者,万物之奥。渊兮,似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3、万物之存在依据“道”是万物所由之产生的根源,而且万物的存在也离不开“道”,“道”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4、万物之归宿:万物有生亦有灭,最后都要向“道”复归,万物向“道”的复归,老于又称之为“归根”、“复命”、“复归于朴”。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