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绪论•哲学,源自希腊语philosophia,•中国古代无哲学一词,相当于哲学的,有经学、道学、玄学、礼学等,•19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用古汉语将它译为哲学•哲学的涵义:•1、爱智——亚里士多德;•2、对人生的反思——冯友兰•3、概念的游戏——金岳霖•4、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知识型或科学型的哲学,商贸发达,数理•伦理道德型哲学,农业,家族制度,人伦关系•中国哲学的目标•不仅造就学富五车的渊博大学者,而重要的是造就有极高精神境界的圣贤。•“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尽心下》•内圣外王——晋·郭象•圣人内心具有超越世俗、与道合一的精神,但又不是不问世务,又是从事民生政事。•圣,佛,上帝的区别•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指的是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越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我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一节殷周时期的社会概况与中国哲学的产生•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目前还只能上溯到殷(商代的后期)•天命论思想;阴阳五行观念;以民为本•第一章殷周时期的哲学第二节天命论•殷人最高神是上帝,又称帝、皇天、上天•殷人对上帝的崇信至深至切•神权形式上高于王权。占卜,甲骨文•殷天子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殷人有时用祭帝之礼来祭祖。•殷人对祖先极为尊崇。•殷人的上帝是一个统一神。•周人极为重视上帝的命令,即天命。•用天命论证明殷纣败亡的必然性和周建立的合法性。•“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经·大雅·文王》•天命糜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周书·康诰》•德——保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周书·秦誓中》•天命与人民的意愿是相同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开创了后世天人合一的端绪,也是其为何没有发展为系统的宗教,而是发展为道德哲学的缘由•第三节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阴阳: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晴天为阳,晦日为阴。•对立的意义——阴阳意涵的扩大•天、地;日、月;昼、夜;男、女;雄、雌;刚、柔;明、晦;暑、寒;强、弱;攻、退•《易经》的八卦说:最能表现阴阳消长理论•《易经》是为占卜用的,就其整个思想体系而言,是神秘的。它用卦爻广泛地解释社会的、政治的和人生的种种现象,少不了牵强附会、神秘莫测。但其辩证思维的色彩显而易见。•五行•五行是指水、火、土、金、木五种物质。•五行初步具有了万物元素的意义。•五行说为以后的阴阳五行家所发展,提出了五行的相克相生说,并用以广泛地解释政治、历史和社会人事,与阴阳说一样,带上了神秘的色彩。但原始的阴阳五行说并不神秘。以后,为中国哲学的各个流派所吸收,从而成为各家各派重要的哲学范畴。第四节民本思想的萌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重要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发端于西周和春秋前期。•神本——民本•“天命糜常”、“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周公•宋景公“荧惑守心”的故事。•“夫民,神之主也。”•社稷和君臣位置的变动•西周末年和春秋前期发展起来的这些重民轻君的思想,为此后的民本思想,开辟了端绪。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与百家争鸣•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春秋战国开始•前40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春秋结束•前403——前221年,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政治上,政逮(于)诸侯和政逮大夫。•七雄争霸•洛阳人苏秦的“合纵”抗秦•魏人张仪的“连横”制齐楚•经济上,封建领主制的没落与封建地主制的兴起。•诸侯国变法—魏李悝、楚吴起、秦商鞅•文化上,“学在官府”变为“学下私人”•学在官府•殷周之际,祝、宗、卜、史这一类人物世袭•占卜的知识,观察天象的学问以及记录国家大事的•权力。•学下私人•战争使文化人流落民间•新兴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司马谈•上六家再加上纵横、杂、农、小说四家•——班固《汉书·艺文志》•就哲学思想而言,主要是儒、墨、道、名、阴阳五行、法等六家•1、儒家•创始人:孔子•核心范畴:仁与礼•继承人:战国的孟子和荀子•2、墨家•创始人:墨子•中心范畴:兼爱(“爱有等差”——孔子)•政治上的尚同、尚贤与非攻,社会生活上的节用、节葬、非乐。主张天志、明鬼、非命。•3、道家•创始人:老子•中心概念:道(最重要的特点是无为,又称自然)•继承者:庄子(对儒、法的批判)•4、名家•核心:名实之辩(事物的名称概念与实际情况)•代表人物:•惠施,倾向合异为同;•公孙龙,把共相视为独立的存在——“白马非马”、“离坚白”•5、阴阳五行家•特点: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家八殷周之际的阴阳五行观念更加神秘化,并以此广泛地解释天道、地道和人道。•代表著作和人物:•《管子·水地》、《管子·四时》、《吕氏春秋·十二纪》•邹衍以五行揭示历史的演变•天人感应的哲学倾向•6、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春秋时期),韩非(战国时期)•中心概念:法治(与当前的法治的不同)•第二节老子•老子(前580—500),姓李,名耳,字聃。楚人(今河南)。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为周守藏室史,学问渊博。孔子曾登门请教有关周礼的问题。晚年见周室衰微,遂隐居。留存的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余言。•一、道德论•老子哲学的主要范畴,一是道,二是德,故其哲学又称道德论。•道是一个先天的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道是不可捉摸、不可辨认的,不能用理性的方法去把握,而只能用悟去体会,故知道也就是悟道。•老子强调,道是万物的渊源。•“道者,万物之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一即是道,天地、神灵、万物乃至侯王都依靠道才能存在和发展。老子不仅把道视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也把道看成人类社会乃至一切规章制度存在的渊源。•道生万物是通过德完成的•道德是浑然一体的东西,它不能不散为万物,散为万物,即成为万物的德。故万物得道而生,万物既有其各自的德。•道是万物产生的最终根源,德是万物所以为万物的直接根源,而形器是万物之为万物的状态。也即是说,道散为德,德成就了物。•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不是道的有意作为,而是自然无为。(与殷周之际上帝的区别)•道有独一无二的绝对性,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它相对立(“独立而不改”)。它是静止不动的。•由道产生的万物则是相对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十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呼?”—《老子·第二十三章》•老子的道德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第一个有系统性的宇宙论,对此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二、无为论•老子认为,道是无为、自然的,它生长万物,都是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的。以天道推人道,他主张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批判有为统治和有为治国主张。批判领主的奢侈、用兵、聚敛。•指责儒家的仁义之治。——“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指责法治。认为依法治天下,必然会走向统治者的反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反对以智术治天下。“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六十五章》•治天下只能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老子理想中的无为而治的社会•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輿,无所乘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在列国兼并、社会动荡的时代,老子看不到社会进步的希望,他只有以返回到古代原始社会去寄托自己的生命精神。三、修养论•柔弱胜刚强•歌颂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从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水的品德就是道的品德,水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人生修养必须知足不争,谦冲贵柔,少私寡欲。•成就圣人—最高理想•人间的有道者,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体虚通无,自然无为,唯道是从。——赤子的精神境界•第三节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教育家。•56岁起,带着弟子周游列国•69岁返回鲁国,与弟子从事整理古籍的工作,据说删《诗》、《书》,定《礼》、《乐》,并根据鲁史作《春秋》,又为《易》作《十翼》,对古代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遗世著作,主要是《论语》•一、命论•《论语》多次谈到天,但天在孔子那里主要是自然。类似于道家的天道自然。•《论语》多次谈到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畏天命,可以解释成为敬畏自然的规律;知天命,也可以解释为认识自然的规律。•孔子确实相信命•古人所谓命,是指命运,或者指一种必然性。信命,赞许命,即是相信命运,相信人生在世,有一种主宰人的必然性。•“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行道的苦心,只有天才能谅解。•承认了命的存在,承认了命对人的支配作用。因为有命,决定人生前途的就不是才与德,而是命。•“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孔子对子贡、子路言”•孔子虽然承认有命,而且才不胜命,可他并没有屈从于命。认为,人们的志向和才能需要经过艰难环境的磨炼,现在困穷不通,又怎们知道不包含着以后通达走运的可能?•晋重耳、越勾践、齐桓公•孔子对命采取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二、仁论•仁作为道德范畴,出现很早。但只有到了孔子,仁才获得了博大而深刻的意义。•仁的基本含义:爱人,仁心就是爱心•爱人就是视人如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其表现也不同,君臣之爱(惠、忠)、父子之爱(慈、孝)、兄弟之爱(友、悌)、夫妻之爱(义、顺)、朋友之爱(信)。具体的爱与普遍的爱,在孔子眼里,仁是全德,具有统帅其他德目的作用。•孔子的仁,除了爱人,还包含着敬人。爱人与敬人是有原则的。对不仁者不敬不爱。“巧言、令色、足恭、乡愿”•孔子把仁的境界看得很高。(只属于君子、杀身成仁、不易做到)•为仁由己不由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孟子的性善论开辟了端绪,亦为后世的心学播下了种子。•三、礼论•所谓礼,就其起源而言,出自殷代的祭祖祭神的仪式。随着社会生活的扩大,礼逐渐用于社会生活或政治领域,以表示尊卑、贵贱、长幼、亲疏、内外的等级规范与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礼。“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认为,礼的细节可以变革的,但其本质是百世不变的。•礼的毁坏与被忽视,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