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第一讲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哲学和哲学史哲学史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哲学史是一种专门史。哲学家们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作了反思,又把他的反思用理论思维的语言表达出来,成为一个思想体系,这就是他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史就是中国哲学的历史。中国哲学史的任务就是从过去的哲学家们的资料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找出他的思想体系。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经济基础是以分散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工商业和贸易兴旺发达的情况迥然有别。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始终一贯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得十分完善和巩固。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走过的道路却完全是“背道而驰”。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奴隶制成为奴隶制社会的典型形态,而欧洲君主专制政体则又十分晚熟,乃至后来成为了资本主义新经济形式的庇护所和支持者。●中西哲学的不同背景当西方文明的奠基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建构他们的哲学体系,并从而最终奠定其哲学发展的基本格局的同一历史时期,中国已开始了由分封的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而走向“天下”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道路。以孔子、老子等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群体的出现和中国哲学的成形,是与当时奴隶主阶级向地主阶级的权力过渡和“大一统”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过程相伴随的。西欧封建君主制的姗姗来迟,带给西方人的是神学主宰一切和哲学的停滞倒退。而中国哲学在封建社会却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中国的神学从来没有在整个社会占据支配地位。西方哲学对神学的批判则是在四个世纪后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先驱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革命等形式来完成的,它反映的是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对封建主阶级的斗争。在这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近代历史时期。自然科学和工业生产加速发展,机械力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结盟的唯物主义哲学也因此而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流行。与此不同,中国无论哪一派的哲学家都没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都是重辩证法的。由于社会和文化的特殊性,中国哲学学派的二分对立格局没有像西方哲学那样严重和阵线分明。中国哲学以华夏民族的认识史为起点,源远流长,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大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开始了中国哲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传统上经历了夏商周哲学萌芽、先秦诸子学、秦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发展阶段。●中国哲学史的分期●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哲学传统。从总体上来归纳,大致可以有如下一些基本的方面:★辩证思维传统▲物生有两与一分为二“物生有两”即事物无不有其对立面,春秋时期的史墨首先自觉地予以表述。它要求既把握统一体之“一”,又抓住对立面之“二”(两),注重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老子》:“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矛盾转化观。《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无限可分性思想。儒家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周易·系辞下》)。“二”既然是由“一”分成,“一分(生)为二”也就是更为一般的观点。《老子》有“一生二”。《易传》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二分生成模式。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一分为二发展成为普遍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王夫之对自《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以来主分和主合的两派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分一与合二应当统一起来,合一与分二是“相为保合”、互相支持的关系。王夫之对一两分合问题的总结,反映了中国哲学首尾一贯的辩证思维传统。▲和合与中庸“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中庸》对孔子的“中庸”之德进行了多方面的阐发,提出了“时中”和“执两用中”的思想。中庸是处理两之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只有符合中庸,才算是把握了道。西周末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孔子以“和而不同”作为君子的标志,注重和合的社会功能。▲整体与有序有序性是与整体性密切联系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之一。《周易·序卦传》第一次自觉总结出了《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注重次序、顺序和循序,是易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整体观最早来源于原始人类的天人一体观。在他们这里,人的思维是宇宙过程的合目的性的反映。这一思维定向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传统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并以天人合一的思维形式凝聚积淀在整个民族心理之中。▲变化发展首先,变化是宇宙生成的前提。自《易传》提出“天地之大德日生”和“生生之谓易”以来,中国哲学便是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的。其次,变是非常和常的统一。常是宇宙的存在本身,没有常也就没有宇宙。而变者,“改常”之名也。宇宙总是在变化中生成,变否定旧常又创造着新常,故变比之常也就具有更大程度的普遍性和合理性。再次,“变”是矛盾的化解。★浓郁的社会情结中国哲学以“道”作为自己最根本的范畴,而求道便成为治学的根本目的所在。论道的目的,首先不是论哲学本体及其体系的构造,而是服务于社会国家。西周成王时设立三公,规定他们的任务便是“论道经邦,燮理阴阳”。诸如“治世之道”、“思以其道易天下”之类的提法,也都是说明道是治世和改换天下的工具。▲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人伦道德本位,内圣与外王在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结构形式下,它突出地表现为人伦道德本位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研究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孟子对以家庭血缘为基础的亲情进行了最强有力的辩护,他提出的“五伦”成为上千年不变的调节中国社会秩序的根本准则。在儒家,家与国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能齐家也就能治国平天下。以儒家为主导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都在于使人们从小就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立足于人际关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忧患意识中国哲学注重道德修养,是因为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联系到人的事业的成败,故“德”和“业”的问题必须结合起来加以考虑,二者相辅相成。进德修业、崇德广业是自强不息的最为深刻的内容。“地势坤(顺),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的刚健进取与地道的柔顺退让相辅相成。像大地一样的忍辱负重的品格和厚重博大、吸纳百川的胸怀,是事业成就和学术发展的必须基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统一在历史观中表现为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独特的哲学基本问题与西方哲学有别,中国哲学的根本宗旨,在探究天人之际(相互关系)的问题,天人关系论贯穿于其他哲学理论之中,故天人之际也就有别于具体的哲学问题而成为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范畴的含义一是自然之天。自然之天包括作为实体和属性的存在两个方面。二是主宰之天。主宰之天包括人格化至上神和客观必然性双重含义。三是本体之天。本体之天包括气、道、理、性、心等不同的界定。四是至善境界。天作为至善境界,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终极的目标和典范。▲天人之际的两大命题天人有分,亦称天人相分。天人有分之“分”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天与人分别构成为自然与人事两大领域并各有其特定的职能,天意与人意无关或相违;而是天与人各自具有其不同的性质和规定,天自然无为而人积极有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作为人性的赋予者或来源与人性合一,人通过自己的德行锻炼努力回归于天(性、心);二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是人道的前提和基础,人道是天道的顺承、效法和补充。●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笃行精神第二讲商周时期哲学思想萌芽●商周时期哲学的产生及其特点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胚芽。主要表现是原始人已经产生灵魂不灭的观念。但是,在原始氏族社会条件下,只能有哲学思想的萌芽。哲学作为一种对整个宇宙的认识理论,作为一种通过文字记载的世界观,是在奴隶制社会中才产生的。我国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夏朝,开始从原始氏族公社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夏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出现了阶级,形成了国家;“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了飞跃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也产生了夏代的哲学思想。就现有的资料所及,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宗教思想有了发展;二是调和阶级矛盾的思想出现了。商周时期的哲学思想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在这个时期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宗教世界观占据了支配地位。其次,商周时期的哲学是和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商周时期的宗教天命思想原始社会的宗教观念是多神教。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原始的多神教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转化而为一神教。商代的至上神是“帝”或“上帝”。这是一种和巫术相结合的粗陋的宗教。《诗经·商颂》说:“帝立子生商。”商代统治者自认为是上帝的子孙,代表上天来管理臣民的。因此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卜问上帝。西周奴隶主贵族取代了商代统治后,根据思想统治的需要,继承和利用了商代崇奉“上帝”的宗教观念,修补和发展了“天命”论。周代统治者宣称:“丕显文王,受天有(佑)大命。”周公对商(殷)代遗士说:“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周公追述商汤取代夏桀的统治作为历史证据:“我闻日: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天命靡(无)常”,但是天命的改变要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要看统治者能否“敬德保民圩,“以德配天”。贤君又能“敬德保民”,这样就可以永远“享天之命”。●八卦与五行世界起源于八种自然物的八卦说和世界起源于五种自然物的五行说,来自于古代的宗教信仰。中国在远古时期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两种形式: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图腾一词出自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奥季布瓦语,原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实际上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而图腾崇拜就是相信人类与某一图腾有亲缘关系,或者相信一个群体或个人与某一图腾有神秘关系的信仰。李泽厚曾经提出,夏部族或部族联盟可能与蛇一龙图腾传统有关。和龙图腾势均力敌的另一图腾是鸟图腾。《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玄鸟”被认为就是凤凰。在远古人类中,不仅盛行图腾崇拜,而且也盛行自然崇拜。在远古人眼中,天是无形体的,因此日为百神之王,配之以月亮和星辰,就成为上古人类最基本的信仰,所以凡是关于崇拜或祭祀的字,都从“示”字,把“示”字分解开来,“二”是“上”字,“小”即表示日、月、星三光,“示”字的本意就成为“崇拜在上的日月星三光”了。日月星辰之外,土地神称社,谷物神称稷,雨神称“萍翁”(《楚辞·天问》),风神叫“飞廉”(《离骚》)、“风伯”(《远游》),云师、雷师叫“丰隆”(《离骚》),还有未命名的“暑神”、“寒神,’(《周礼·春官》)等季候神灵。其他各种神灵还有“山神”、“水神”,以至凡“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礼记·祭法》)。自然崇拜的进一步发展,是出现了一种专门职业即宗教巫术,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利用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来预测人的吉凶祸福、生死寿天。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的宗教巫术。这些宗教巫术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保存在一部古代名著《周易》之中。此书是远古人类历代占卜活动经验积累的结晶。《周易》包括《易经》和《易经》。《易经》的内容,包括八卦和由八卦相重迭而形成的六十四卦、组成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对卦和爻的说明辞,即卦辞和爻辞。《易经》的作者们从人类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从自然崇拜中形成的“百神”之中,选取了八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这八种自然物就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分别用八卦乾(三三)、坤(三三)、震(三三)、巽(三三)、坎(三三)、离(三三)、艮(三三)、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