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总论【了解】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历史及动因【掌握】1.审计的概念和属性2.审计关系人理论3.审计职能与作用4.审计的独立性【难点】1.审计目标与管理层认定(详见第九章ppt第一节)第二章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了解】1.审计的种类和方法【掌握】1.审计抽样技术及其应用2.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理解】1.审计程序(与后文内容的衔接问题)2第三章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了解】1.三种审计组织形式2.国家审计的机构与要求、职责权限。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了解】1.审计准则的涵义开始准备审计计划评价重要性评估审计风险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控制测试评价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测试,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与范围实施实质性测试测试交易和余额:审查交易和账户余额,评价财务报表各个组成部分的公允性审计报告报告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32.审计准则体系及其结构3.审计依据的涵义【掌握】1.审计准则的作用第五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了解】1.审计证据的涵义和作用【掌握】1.审计证据的获取(收集)方法2.审计证据的维度(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3.审计证据的评价及取舍标准4.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第六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了解】1.审计计划的作用和内容【掌握】1.重要性的定义和运用2.审计风险的评估3.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4.检查风险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难点】1.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审计重要性(一)重要性的定义1.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2.怎样理解重要性:(1)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2)重要性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4)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二)重要性的运用1.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4(1)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2)在审计过程中应运用重要性原则原因:A.为了提高审计效率;B.为了保证审计质量。(3)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情形:A.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B.在评价审计结果时。2.运用重要性时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意: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两方面。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如以下情况:(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5)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可能产生的对会计报表的重大影响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会计报表和相关账户、交易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1)会计报表层次(2)相关账户和交易层次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1)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审计风险就会增加。(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主要指金额的大小。(3)注册会计师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三)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对重要性评估的总体性要求(1)编制审计计划时必须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2)初步判断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3)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2.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考虑的因素(1)有关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的要求。(2)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3)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4)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等。3.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如: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5(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如果同一期间报表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因此,在作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使用被认为对任何一张会计报表都重要的最小的错报总体水平。(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可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为年度会计报表,或者根据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必要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4.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分配的方法。(四)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2)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2.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注册会计师应当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并将其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相比较。汇总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即通过对账户或交易实施详细的实质性测试所确认的未调整错报或漏报。(2)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即通过审计抽样或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所估计的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3.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1)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2)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4.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第三节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1)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如现金等资产的固有风险就比较高,而小型设备、零散物质等相对来说固有风险就比较小。(2)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6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与执行力度有关。(3)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检查风险与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审计抽样规模等有关。2.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加以考察:(1)从定量的角度看,审计风险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2)从定性的角度看,审计风险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为: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即重大错报风险)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将检查风险尽量降低,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反之,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较低,则注册会计师即使冒较大检查风险,但总体审计风险仍然较低。(二)评估固有风险高低时应考虑的因素1.评估与会计报表认定有关的固有风险应考虑的因素有:(1)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2)管理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的变动情况。(3)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4)业务性质。(5)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2.评估与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有关的固有风险(1)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2)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3)确定账户余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4)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5)会计期间,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6)在正常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三)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初步评估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稳健性原则,宁可高估控制风险,不可低估控制风险。(四)控制测试与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估注册会计师如打算信赖内部控制,应当实施控制测试程序,以评估控制风险。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就应获取尽可能多的证据以表明内部控制设计合理,运行有效。注册会计师如不打算信赖内部控制,则不必实施控制测试程序,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五)实质性测试与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估注册会计师在终结审计之前,应当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和其他审计证据,对控制风险进行最终评估,并检查其是否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结论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如实质性测试结果表明,控制风险水平高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7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六)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由于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相互联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据以作为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七)检查风险对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实质性测试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性质时间范围高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为主期中审计为主较小样本、较少证据中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以及余额测试结合运用期中审计、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结合运用适中样本、适量证据低余额测试为主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为主较大样本、较多证据(八)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类型注册会计师认定的检查风险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发表无保留意见。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应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第七章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审【了解】1.内部控制的涵义、目标、与审计的关系【掌握】1.内部控制的要素2.内部控制的内容3.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难点】1.内部控制要素与财务报告认定的关系2.控制测试与实质性证据3.评价控制风险与会计报表认定第一节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与审计:①审计人员了解内部控制结构是为了规划审计工作;②审计人员基于对内部控制结构的了解,来决定将要进行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和目标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8(二)内部控制的要素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三)内部控制的内容1.合规、合法性控制2.授权、分权控制3.不相容职务控制4.业务程序标准化5.复查核对控制6.人员素质控制第二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之一是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并不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只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没有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不一定不可靠,但财务报告一旦不可靠,则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必定无效。(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含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者公司行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