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课后问答题第三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1.试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经济法产生和形成独立部门法的社会根源,在于生产高度社会化引起的社会经济调节机制和现代国家职能的变化。市场调节:以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础,从整体上和宏观上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叫无形之手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充分调节的社会经济形态。市场调节的三缺陷市场障碍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使得在有些经济领域,市场机制施展作用。市场障碍的主要表现:非市场本身的障碍,如国家公权力设置的障碍;市场本身固有的障碍,如竞争秩序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经营者规模较小,未达到市场支配地位,无法凭借经济实力限制他人竞争,市场障碍尚不能引发严重后果。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有些经济领域民间投资不愿进入,市场机制也不能发挥调节作用。如公用和公益事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及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或可能制约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和总体效益的行业。资本主义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不高,需要长期投资研制开发的产品不多,社会必需的高风险行业、公用和公益事业投资需求不多,市场的唯利性缺陷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市场调节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这往往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经济社会动荡衰退之后才缓慢恢复正常。在资本主义初期,市场的这一缺陷原来主要影响各投资经营者个体效益,造成许多个体亏损和破产。但当时经营者规模都较小,他们的亏损和破产并不影响社会全局。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市场缺陷的集中暴露生产社会化:机器大工业推动社会生产化进程,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新的生产部门不断涌现,社会分工和协作日益扩大,各个经济部门相互依赖和联系日益加强,市场更加融为一体。市场缺陷的集中暴露:垄断大企业出现,排斥他人参与市场竞争,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价值规律被扭曲,市场调节出现障碍。2.试论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的同步演变规律。国家调节:国家介入经济是为了对社会经济进行某种调节,以维护促进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协调、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国家调节的三种方式:国家对市场强行干预规制;面对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和其他不公平交易行为等市场障碍,则以国家强制力干预经济,采取反对垄断和限制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和其他不公平交易策略,让市场机制恢复其应有调节机能。此即国家对市场强行干预规制方式。国家直接投资经营;对民间投资不愿进入的领域,在采取鼓励、引导方式仍不能见效的,采取国家参与直接投资经营的方式。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引导调控。对于市场调节作用的被动性和滞后性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运行波动和经济危机,采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引导调控方式解决国家调节的意义国家调节机制的形成及其作用发挥,是对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救济。国家调节的出现及其与市场调节并存,是社会经济调节机制的二元化。国家调节机制的形成和发达,意味着国家职能的演进。其实质是国家职能逐渐“社会公共职能化”。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形成和发达,是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客观事实,也是现代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国家调节需要法律的授权、规制与保障在法治之下,国家权力的扩张,这必须有法律依据和授权。另一方面来看,国家调节也有种种风险,也会发生失灵现象。即所谓的“政府失灵”。故,必须对国家调节活动加以约束和规范。而在此之前,均无此方面的法律,为此需要突破原有法律体系框架,颁布新的法律。针对市场机制存在的三种缺陷,国家调节采取了三种基本方式,而这三种调节活动都需要制定法律,所以关于国家调节的法律便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市场规制法。主要包括反垄断(限制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其他不公平交易规制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国家投资经营法。主要包括国家投资法和国有企业法,其中包括国家投资和国有企业调整和改革的法律。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计划法、财税法等。3.简述“国家调节说”的经济学和法哲学基础。第二章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试分析经济法的基本属性。为什么说“国家调节”是理解经济法各种基本属性的关键?经济法是同国家调节社会经济有关的人们行为的规范;经济法通过调整国家经济调节过程中人们的行为规范,调整在国家调节中有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国家调节经济的作用和目的是调整、影响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这决定了经济法的任务、作用和宗旨。国家调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2.经济法的定义是什么?它集中反映经济法哪些本质属性?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目标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可以简化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定义的特征有:第一,定义由两部分构成:前面揭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后面揭示其任务与作用。第二,这是经济法最一般性的、较为宽泛的定义,只揭示经济法最基本的属性,适用于各个国家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法。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它同民商法、行政法有哪些区别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有关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即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与民间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法与民商法涉及经济领域并具有经济性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民间社会经济关系与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两大类。而国家经济管理又可分为一般性行政管理与国家为调节经济的目的而实行的国家调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即在国家经济调节中发生的以国家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是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民商法调整的是民间社会经济关系,即民间社会的自然人和法人从事经济活动,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同民间社会经济关系相比,在主体身份和地位,社会关系的内容、形式和处理原则不同,这也决定了经济法与民法的不同。将民间社会经济关系当做经济法调整对象来看待,夸大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是“大经济法”观点。当然,经济法同民法在调整对象上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和某些交叉。此时,这种关系基本上适用民法,经济法只对特殊性方面作出规定国家经济调节关系与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二者的区别:管理目的、任务不同;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管理原则不同;管理内容与深度不同;侧重的角度不同;管理主体不同。二者的联系国家调节所采取的方式有许多类似或甚至同时就是行政管理方式但仍不能将经济法纳入行政法范畴:经济法同行政法在调整对象等方面的区别使划分这两个部门法有可能性;划分两个部门法还有必要性。只有经济法成为独立部门法,才能按照它特有的原则和方法有效地调整现代社会如此发达和重要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第三章经济法的价值、功能和基本原则1.试述经济法价值的主要特点。经济法价值的内容包括自由、安全、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但其内涵具有特殊性。秩序:指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的秩序,重在维护社会经济总体结构和运行的秩序。效率:主要是指经济效率(经济效益),尤其是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公平:是指经济生活的公平,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2.何谓经济法理念?经济法理念同经济法价值之间是什么关系?经济法理念是人们对于通过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实现人们预想的经济和社会理想目标的信念。经济法理念的理想目标模式,是国家调节的预定目的,即影响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实现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其实现途径便是通过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国家调节活动。区别:价值是客观的,需要实际利用才能释放;理念是主观的,须借助事物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变成客观存在联系:法律理念中的理想目标模式的实现,需要凭借法律固有价值的释放和实现;理念也可以反作用于事物的价值。3.如何理解经济法的权利再分配功能?经济法在民商法等法律所作的权利分配的基础上,对原有权利安排作出适当调整和再分配,这就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和民商法的局限,使经济法具有的特殊价值—社会总体效率、社会(实质)公平、符合正义要求的秩序、自由等价值目标和理念目标得以实现。4.经济法应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贯彻经济法基本原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贯彻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衡平社会经济总体效率和社会公平与个体效率与公平。第一,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体的经济权利和自由,维护个体的经济效率和公平,不随意侵害各个体正当的经济效率和公平。第二,个体经济效率妨害或可能妨害社会公众、社会总体经济效率,个体间公平(形式公平)妨害或可能妨害社会实质公平,且市场和民间社会自身无法排除和解决,才能予以国家调节。第四章经济法的立法体系1.简述经济法立法内容上的体系构成。按国家调节经济采取的三种基本方式分:市场规制法,主要含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责任法;国家投资经营法,主要含国家投资法、国有企业法;国家引导调控法,主要含计划法、各种经济政策法及关于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规定。按国家调节的侧重的目标和任务分:经济运行调节法与经济结构调节法按国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分:宏观经济调节的法律规范与同其相关的微观经济管理的法律规范。按国家经济调节实施过程各环节分:关于经济调节的决策、组织实施、监督与纠纷和违法调处等方面立法。按国民经济部门及职能分:关于国民经济各职能方面的经济法与关于各行业部门的经济法按经济成分分:关于国有经济的经济法规范与关于非国有经济的经济法规范。其他分类:国内经济的经济法规范与关于涉外经济的经济法规范;平常时期经济法规范与非常时期经济法规范。2.简述经济法规范形式上的体系构成。(一)宪法如我国《宪法》第6-11条关于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关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规定。(二)法律如各国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投资和国有企业方面的法律,国家计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法律(三)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五)国际条约此外,经济法形式上的渊源还包括判例法和习惯等。3.试从理性分析与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论证经济法体系的三个基本法律构成。(一)实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国家调节经济运用了三种基本方式:(1)强制干预,即国家对市场进行规制;(2)直接参与,即国家直接从事投资经营活动;(3)引导调控,即国家从宏观上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指导、鼓励、帮助和提供各种适宜条件及必要服务,或进行必要约束控制。经济法体系便有三个基本方面的法律:(1)市场规制法;(2)国家投资经营法;(3)国家引导调控法(或称宏观调控法)。(二)理性分析理性分析即透过事物的现象探求其本质和规律性。理性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市场三缺陷—国家调节三方式—经济法体系三构成,即“三缺陷—三方式—三构成”分析思路。从理性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基本法律为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引导调控法等三方面的法律。4.经济法基本法律构成的关系(一)调整领域和所担当任务不同市场规制法,保障国家以强制干预方式排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自由竞争的妨害,促进市场调节充分发挥作用;国家投资经营法,保障国家参与直接投资经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国家宏观引导调控法,在其宏观和总体的某些关键和必要方面,实行国家引导控制,以调节经济结构和运行。(二)调节方式不同市场规制法:强制干预时,国家居于社会经济之上;国家投资经营法:直接参与则国家跻身其中;宏观引导调控法:引导调控乃处于其外,在其前面引后面促,左右约束或帮助。三)法律的地位不同三法律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立法状况和发达程度不同,在经济法立法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同。西方国家的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演变:反垄断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体系核心的演变:国家投资经营法—宏观调控法宏观引导调控法正在成为各国经济法的核心,这是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内经济法体系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第五章经济法的责任制度和实施机制1.简述经济法责任制度的特点。鲜明的经济性它是国家经济调节中发生的法律责任,是由经济活动和国家经济调节管理活动而引起的。鲜明的社会性这种法律责任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2.举例说明经济法法律规范结构体系中的提倡性规范和奖励。3.简述经济法责任的形式体系。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方面的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给他人造成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损害,而应当予以补偿的承担责任的方式。经济行为方面的责任:经济法义务违反人以其经济行为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