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基本成分1.动机及其功能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功能。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成分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缺乏、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意向。二、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动力来源,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外动机的关系:内部动机作用持久,使学习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外部动机起作用时间较短,学习比较被动。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奥苏伯尔对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动机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知识的获得就是奖励。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对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他人(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的方向和进程,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是间接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应重视激发学习动机因素,同时还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注意改善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以便使二者保持一致。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从强化物的性质上上分:物质强化、精神强化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班杜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直接强化,即通过外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如惩罚与奖励就是常见的两种形式;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4层次为缺失需要,第5层次为生长需要。学校里最容易缺失的是3、4层,即爱和尊重。缺失需要生长需要3、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在人的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力求成功,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由于这两种动机所占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者往往选择易完成的任务,而力求成功者则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实际教学应用:对追求成功者,应给予更多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创设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起学习动机。对避免失败者,应安排竞争少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要尽量放宽,还应避免当众指责或批评。4、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给成功失败找原因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归因因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内外性维度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是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由个体之外的力量决定的,是外部原因。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指的是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能力和任务难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因素是不稳定的。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是指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或他人所支配或驾驭。如努力、教师偏见、别人帮助是可控的,而天资、心境、任务难度和机遇是难以控制或不可控的。归因理论-图解5、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白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測。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1、成败经验:个体自身的成功或者失败经验。2、对他人的观察: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及自我规劝。4、情绪和生理状态: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判断。疲惫和烦恼会让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第三节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一、内部条件:★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主要有两类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学生的抱负水准★学生的焦虑程度二、外部条件:★家庭条件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第四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培养学习动机: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教师应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任务难度适当★任务应由易到难★某一任务失败时,鼓励学生先完成基础性任务,给与机会下次争取成功。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尽量使学生原有的学习得到满足,推动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把积极因素与学习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怎样去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贯彻始终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成倒U型曲线关系。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学习反馈的两种方式——单向、双向。双向反馈,就是在教师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后,学生也把自己对教师的反馈信息的意见再反馈给教师(即对教师批改中的意见,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再由教师又一次“反馈”(向学生说明或商讨)给学生。学生此时受到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利,有更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去进行学习。效果更好。把奖惩结合起来运用,即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则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归因、内外性维度归因、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个体日后的行为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吊应努力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归因以改变其行为发展的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试一试1.通常,将行为成败的原因归为外部和不可控的因素,会使个体的行为动机()。A.强化B.提高C.形成D.降低2.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因素。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3.班杜拉发现影响_________的因素有情绪和生理姿态,言语劝说,对他人的观察和成败经验。4.论述题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答案】1.D降低2.B3.自我效能感4.论述题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它把人们对成败的原因按照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为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时,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例如努力程度。当学生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时,容易降低学习动机。如老师偏见、任务难度。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差异性地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保护和提高其学习动机。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