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inPsychology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孙俊才学习要求讲课、论文研读、知识分享结合,每个同学本学期至少研读20篇心理科学或者心理学报的文章。每周一个专题,老师讲2节课,课堂作业1节课,知识分享1节课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内容分为两个部分,30分的知识记忆内容,40分知识应用内容,30分的知识分享。知识分享要求:PPT,10-15分钟,每周4个同学,分享内容随课程进行发生变化。PPT要上传到公共邮箱考勤:每个同学有2次特别事情假,每堂课随机点名,无故旷课2次者,需要在参加考试之前,手写5000字论文一篇,才能参加考试。学习目的: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完成提供帮助和指导,理解和掌握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树立科学实证的研究态度,促进学术成长和进步。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料共享邮箱yanjiufangfa2011@163.com密码2011507自我介绍姓名:孙俊才电话15563718746;邮箱:sunjuner@163.comQQ695241516获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研究兴趣点:情绪心理学课题:社会共享情绪的发生与调控规律(教育部)内隐情绪调节(学校)基于儒家文化的情绪调节问卷的编制与应用(博士后)教学用书与参考书《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心理学研究方法》,黄希庭、张志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RogerR.Hock(白学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基本内容绪论:科学研究的特征与心理研究研究课题选择和设计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其他量化研究方法访谈法研究结果的呈现和报告撰写毕业论文结构方程模型专题神经科学研究专题第一章绪论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研究的目标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要素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第一节科学方法的特征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变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即科学方法。在心理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工作中借助各种科学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具体的科学方法在不断地更新与改进,并且没有哪种方法靠它自身就能肯定地回答所有的问题。然而,怀疑的态度、客观的原则以及科学的程序是所有科学方法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9一、怀疑的态度为什么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必须秉承怀疑的态度?首先,在科研工作中,研究者也会犯错,推理也并不总是正确的。对前人的研究,若只有全盘的继承而没有合理的怀疑,就不会有理论的创新和科学的进步。本章所论及的主要研究方法,正是能够帮助怀疑主义的科学家测量和验证他们的合理怀疑的有效工具。其次,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个体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其心理特征复杂多样,心理活动千变万化,导致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的某一心理现象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通常这些因素很难被充分考虑与识别。第一节科学方法的特征10成为质疑者举例一个由埃莉诺·麦奎尔带领的伦敦大学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激起了媒体的兴趣。他们声称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大脑的特定区域(海马后部)比其他人有更厚的灰质(Maguire,SpiersandGood,2003)。他们得出出租驾驶导致海马后部灰质增厚的结论,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是出租车驾龄与灰质厚度存在高相关,驾龄越长,灰质越厚。你认为如果支持这个结论,还需要哪些证据?二、客观的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客观事实中寻找和发现规律,并且从客观事实到研究结论的推理要建立在逻辑规则上。在心理学研究中,很多心理现象无法被准确测量,例如:对个体进行临床评估时存在着个体是否讲真话的问题。心理现象随时间、情境而富于变化的特性也增加了研究者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精确控制的难度。由于伦理原因而无法对某些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从事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既要认真负责、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熟练掌握各种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将客观性原则贯穿于从选择课题直至得出结论的整个研究过程的始终。第一节科学方法的特征12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处理分析资料检验假设并作出结论第一节科学方法的特征起点13三、科学的程序(一)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具有一定根据的猜想或看法,或有待数据支持的陈述。是以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来的一般性原则与规律为依据,演绎生成的对特殊或个别现象的推论。因果性假设:尝试解释行为的某个原因或影响因素的假设。描述性假设:尝试描述行为的特征或行为发生环境的假设。(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计划。要点: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三)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通过执行设计方案,研究者可以搜集到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接受或者拒绝研究假设的结论。第一节科学方法的特征14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科学是一项不断累积的事业——当前的研究是建立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特征的总结:日常方法科学方法一般方法直觉的实证的态度非批判性的,认可的批判性的,持怀疑态度的观察随意的,非控制的系统的,控制的报告有偏差的,主观的无偏差的,客观的概念模糊的,带有冗余含义定义清晰,操作具体仪器不精确的,不准确的精确的,准确的测量不可信的,无效的可信的,有效的假设不可检验的可检验的第二节科学方法的目标描述、预测、解释和应用一描述·心理上家试图描述事件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研究者用一般规律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描述指的是研究者用来定义、区分、分类以及把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归类的过程。常规法则研究法:心理学家试图建立适用于多样性总体的广泛概括和一般规律。平均水平可能描述了组内个体的表现,也可能没有描述组内个体的表现。运用常规法则研究法的研究者承认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然而,他们试图强调相似性而非差异性。有些心理学家,特别是戈登·奥尔波特认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平均值来描述,应使用个人特质研究法,该方法的主要研究形式是个案研究法。研究者会根据他们研究的问题来确定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有时两种方法都用。二预测·相关关系允许心理学家对行为和事件做出预测,但不允许心理学家推断引起这些关系的原因。对事件及事件间关系的描述是预测的基础。相关:当一个变量的分数能用来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分数时,或当相同的人、事或物的两个不同的测量指标一起改变时。也就是说,当一个变量的一列分数趋向于和另一个变量的一列分数相关联时,此时的两列分数成为“共变”。有效的预测并不在于知道为什么两列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通过观察动物来预测地震。三解释·心理学家理解一个现象的原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共变、时序关系,以及排除其他貌似真实的可能原因。·实验方法就是研究者操纵自变量以确定其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者可借此建立时间序列关系并清晰地确定共变趋势。·如果研究中没有混淆的因素,那么就可以排除其他貌似真实的可能原因。·研究者尝试对研究结果进行推广,以使其研究发现可以描述不同的总体、情境和条件。只有找出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理解和解释这种现象。时序关系,也叫附带事件,即推测原因必须发生在假定结果之前。人们在做因果推论时存在一种不良倾向:只要符合第一个条件就得出结论,而不去考虑因果推论的其他两个条件。研究者作出因果推论时必须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和原因,这是因果推论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混淆因果关系的推论1、因果关系的类型1)直接和间接因果关系2)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因果关系的推论2、判定因果关系的条件1)二者之间有可解释的相关关系2)先后顺序不可改变3)二者不能是虚假关系4)因果决定的方向不能改变3、因果分析的逻辑思路1)求同法(契合法)事例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1XABY2XCDY3XEFY……………因果关系的推论3、因果分析的逻辑思路2)求异法(差异法)事例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1XABCY2-ABC-3)共变法事例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1X1ABCY12X2ABCY23X3ABCY3……………因果关系的推论3、因果分析的逻辑思路4)求同求异并用法事例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1XABY2XCDY3XEFY……………Ⅰ—GH—Ⅱ—IJ—Ⅲ—KL—……………因果关系的推论3、因果分析的逻辑思路5)剩余法被研究的复合现象YEDF的复合原因是XABC已知:A是E的原因B是D的原因C是F的原因结论:X是Y的原因四应用·在应用研究中,心理学家运用他们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改善人们的生活;心理学家进行基础研究是为了获得有关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知识,以及对理论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解释的概括性指根据研究结果及其解释做出的研究结论可以应用或推广到其他情境或人群的合理性程度,即研究结论的普遍性、适应性和可推广性研究结果解释的概括性(一)外部维度的概括性1、被试之间的概括性(结论适用于其他被试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取样方法、样本容量、取样总体依赖2、物种之间的代表性(一种物种获得的结论推广到另一物种时的适用程度):假设2、情境之间的概括性(某一研究情境作出的结论普遍推广到其他不同的情境的适用程度):变量控制、两种情境的符合程度研究结果解释的概括性(二)内部维度的概括性1、变量的概括性(某一研究结论所涉及的某一特定的变量在其他同类研究中产生一致效应的程度):如斯金纳的“条件强化”变量2、方法的概括性(方法或程序方面的研究结论在实际应用中能否发挥作用以及作用程度)2、心理过程的概括性(某一种心理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在各种情境和被试上发生的可能性):如“道德敏感性”理论框架标准程序代表性样本客观测量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要素理论由一系列命题构成的,对某种现象关系的组织和解释假设尝试对两个或更多变量关系进行推测变量不同情境或不同人之间任何有所变化的现象一理论框架(一)理论及评价标准理论是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评价理论的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就是可证伪性。任何对一种理论的真正检验,都是企图否证它或驳倒它。一种不能用任何想象得到的事件反驳掉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可反驳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长处,而是它的短处。概括能力: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解释的现象越多简洁性:所用陈述越少、概念越少,越简结同样的主试(性别、外貌、语调、态度等)同样的主客观条件物理(季节、时辰、环境等)心理(心情、应激;)步骤(测量顺序、说明语、休息间隔等)二标准程序样本样本由某种人群(事物)的一部分组成的,有可能成为该群体的代表样本的产生普遍性(代表性)三代表性样本信度:测量能否产生一致的结果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类似问题答复一致性)评定者之间的信度效度:测量能否得到要测的东西经验效度参照效度多重测量:补救单一测量指标的误差性四客观测量实验研究描述研究第四节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形成理论假设变量操作化程序标准化选择和安排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研究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主试选择和操作的变量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被试的反应变量McGuire,1997提出假设的49个规则思考一般趋势或原则的偏差针对显而易见的结论提出反例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或理论可乐口感测试中的自变量、因变量。饥饿的老鼠更容易学会走迷宫(1)形成理论假设操作定义自陈报告行为测量生理测量如何衡量“喜欢喝”?老鼠怎样才算饥饿?学习效果如何测?(2)变量操作化控制变量控制组:实验研究的典型特征预防偏见: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有求必应效应(告诉学生:某组老鼠更聪明)单盲实验双盲实验(3)程序标准化随机分配(随机误

1 / 4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