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及其翻译:文、质之争•佛教的传入和发展•著名宗派和人物•重要经论和佛学思想•中国佛教的历史意义•佛教翻译的文质之争东汉:佛教的传入•佛教传入的传说•《列子·仲尼篇》:“丘闻西方有圣人云云”•隋《历代三宝纪》、唐《破邪论》:秦始皇四年传入•《魏书·释老志》:一、霍去病征讨匈奴,获休屠王金人;二、张骞出使西域,在身毒国听到浮屠之教义。•东汉明帝感梦求法说·白马寺传说•佛教传入的史实•元寿元年传入说:《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复立”系“复豆”之误,即“Buddha”、“浮屠”)•东汉明帝时楚王英信佛•东汉桓帝信佛•老子化胡说:“或曰,老子入夷狄而为浮屠。”•筰融建造佛寺:铸造佛像、建立寺院、举行浴佛会、实行施食东汉:佛教的传入•汉译佛典的产生•迦叶摩腾《佛说四十二章经》•安世高:安息国太子,字世高,《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禅行法想经》《大道地经》《人本欲生经》《十报经》《四谛经》···•支娄迦识:出身大月氏,桓帝末年到洛阳,《道行般若经》《首楞严经》《般若三昧经》···•佛教的地区性传播:洛阳——江淮——交趾、会稽p.8安世高(东汉末年:佛教汉译创始人)•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国(亚洲西部的古国,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王太子。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好学:安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他译的一部《十二因缘经》,被称为《安侯口解》。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康僧会在其《安般守意经序》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为动字误),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出三藏记集》卷六)可以说,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在西域地区,也早就传扬着他的“俊异”之名。安世高年幼时以孝行闻名,聪敏好学,深知世间疾苦,并精通各国典籍、七曜五行、鸟兽之声、医方异术,无不畅达。安世高走在路上,仰头看见一群飞翔的燕子,忽然转身告诉同伴说:“燕子说,等会儿一定有送食物的人来。”不久,他的话果真应验了,众人都感到非常奇异,一传十、十传百,安世高俊逸的美名,遍传整个西域。•继承王位:安世高父王死后,安世高继承王位,但一年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出家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无常和空幻之外,可能还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安世高的青少年时代,国内政治斗争尖锐复杂。他对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和尔虞我诈深感厌倦,所以蔑弃荣华富贵,服膺佛教,虽然居于王宫,却自觉地严格尊奉佛教戒律,并时常举行法集宣讲佛理,同时尽力向佛寺施舍。康僧会说他是“驰避本土”。正能说明这一点。安世高在国内的佛学造诣以禅学和阿毗昙学见长,学成后,他曾遍游西域诸国,弘传佛法,后来又来到中国。•弘法译经•在汉桓帝(147年一167年)初年只身东来,在中原大约二十年,弘法译经。来华后,安世高就掌握了汉语。这时候佛教在中国已有一些影响,不论在王室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了信奉者,安世高根据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学问所长,译出了早期的一批汉译佛经。安世高所译经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道安法师誉之:“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安世高所译经中的义理,主要是传弘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之毗昙学和禅定理论。时值东汉末年,中原板荡,安世高避祸江南,历经沙山、南昌市、广州市,最后卒于会稽(苏州)。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四谛》、《十二因缘》、《转法法轮》、《八正道》、《禅行法想》、《修行道地经》等。•在洛阳的译经活动结束后,为了躲避祸乱,安世高离开洛阳,到南方各地游历。由于他通异术,所以每到一地,就会流传出他的种种神奇故事。在江西境内,安世高曾预言要超度一位过去的同学,后在一庙中遇到一条蟒蛇,这蟒蛇原来是安世高的同学,同在西域学法,只因生性好嗔怒,所以遭报应,转为蛇身。安世高将它超度,脱蛇身,化为少年。这一传说体现出因果报应的思想及学佛者所应去除的障碍。•在广州,据说安世高被一少年所杀,又死而复生。由此可知安世高的活动范围,最远已达广州。后来又北上,在浙江会稽的街市上被斗殴者误伤身亡。安世高两次遭祸,也可能与他表现异术而引起骚乱有关。至于他确切的具体事迹,已难以详考,他在华的生活时间,大约为三十多年。•安世高所译的佛经,就思想体系上说多属小乘佛教,他重点地翻译了禅数两方面的学说。其翻译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安世高偏重于直译),给当时初学佛教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佛教徒可以通过这些译典加深对佛教的理解。所以,安世高的翻译,在佛教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急剧发展•般若学的产生:佛教以纯理论形式进入上层社会的开端,直到两晋,始终是佛教中的显学。•P10.支谦:传统译论第一人。东吴孙权拜他为博士,60岁卒于苏州穹窿山。•P.13晋代的道安:对奠定中国佛教基础有着极巨大的功绩:一、确立佛教唯依国主才能成立的原则,主动承担对社会施行“教化”的使命。二、总结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促进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提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三、制定僧尼轨范,统一佛徒姓氏。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急剧发展•鸠摩罗什:意译“童寿”。公元401年入长安,后秦姚兴以国师礼遇罗什,413年去世。•随着佛教信众的增加,规范佛经翻译已经成了社会的一种必需,鸠摩罗什入华时正是佛教在南北中国大面积推广之时长期的宗教行为,使他不仅熟悉许多佛经而且掌握了基本的梵汉翻译技能!这为其主持大规模的翻译活动翻译大量的佛教经典,奠定了基础。鸠摩罗什还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开创了中国集体翻译佛经的先河,从而为以后译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鸠摩罗什的传教与译经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国家政权的参与之下进行的“不论后世佛教信众给他加上了多少无奈的形容词。这一事实是不可改变的。正是通过鸠摩罗什等人不懈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唐宋时期整套的译场制度。•译经律论74部,384卷,现存39部,313卷。《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小品般若经》《维摩诘经》《成实论》、三论···译经几近信达雅,并加入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所译经论影响极为深远,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金刚经》影响最为深远的佛经之一,慧能以后尤为禅宗所崇;三论影响产生了三论宗;《法华经》、三论、《大智度论》为天台宗提供根据;《成实论》成为成实学派的基础;《佛说阿弥陀经》成为净土宗的根据···•罗什入长安,集沙门5000,开十六国文化最繁荣时期。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急剧发展•姚兴崇佛、罗什传教,使全国佛教研究重心明显向佛教义学转移。罗什对大乘中观学的传播贡献极大。•罗什门下,精英荟萃,人才辈出,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化的佛教理论•僧叡:最早的中国佛教思想史学家和佛教思想评论家•僧肇:《肇论》,完整的神学思想体系,对当时玄学、佛学的主要问题作了总结性的回答。将佛教神学问题和哲学认识问题紫密结合起来,以高度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标志着中国佛教的神学理论和当时的玄学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史上的一部划时代创作隋、唐:佛教在中国的全盛时期•“脂那东国,盛传大乘,佛法崇盛,赡洲称最”,“一乘典诰,兴在中华”。•九州一统,国富民强,三教纵横,文明昌盛。佛教吸收儒道、完善自身,以系统的、庞大的哲学理论取胜,又以宗教崇拜向民间普及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它外来宗教。•佛教的国家化:隋文帝复兴佛教,唐太宗礼遇玄奘,武则天崇佛。翻译经典事业完全由国家掌控•寺院经济的产生•诸大宗派的产生。隋: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唐: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三论宗大乘中观学•龙树、提婆,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鸠摩罗什•吉藏(549—623),俗姓安,祖籍安息。“吉藏”之名为真谛所取。主要著作《中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论》等。弟子众多,其中慧灌是高丽僧,他把三论宗传入日本,并成为该宗在日本的祖师。•缘起性空:“缘起”本为佛教最初的基本理论,是因果的基础,但自此却否定了因果•空、假、中观:“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论》)•只破不立:破邪即是显正,即是悟中道,“无得正观”。“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中论》);“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金刚经》)三论宗大乘中观学•二谛论:三论宗的言教二谛,“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中论》)•语言的局限性:“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金刚经》);“以有无教,表非有无理”,“能表是有无,所表非有非无”(吉藏《大乘玄义》)指出语言有明显局限性,有类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同时又指出不能生一切断灭相,不能有“空执”“空”的总结•语言、言教的问题:一切诸名,皆意识之念,皆诸相之假名,万物之代指,故诸相皆非诸相是名诸相,故诸名皆虚妄而不可执。而言一切诸相必有诸名,若以诸名之所指为无,以涅槃为无,以佛为无,以空为无,则不知实相,不知世间理,则谓之空疾。此所谓物本在而名必空,意念固不可达至实相耳。故应不着相,亦不着断灭相,此谓中道•“缘起性空”的问题:一切诸相,皆缘起性空,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故一切诸相生灭皆诸缘聚散之果,故相无自性,存而不实、不常、不自在,故一切诸相本性空。故本无聚散,无生灭,无常亦无断。而空色不离,空色不异,色必依空、空必有色,故空亦不空,体相亦不分。故理不在彼,实固在此,出世入世一而不异也。•“空无对”的问题:空之为空,谓空为本体,为无对。故未至空则空不可知,不可为意念所及,亦不可执,可执者空之表象、空之意念、空之求欲也。而空本无对,故至空则无所谓本体,故空亦非空,亦无常,亦非自在而性空。故至空则无空,为佛则不知佛。故空不空,空亦本空,空无对而自满,涅槃无实亦无虚。玄奘法相唯识宗•玄奘(600—664年),本姓陈,名祎,中国佛教史上伟大的翻译家、佛学大师,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于贞观三年(629)出国,于贞观十九年初回长安。他在印度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大乘天”、“解脱天”。回长安后受到唐太宗礼遇,并在太宗的支持下,集中全国佛教精英,在长安弘福寺译经。他从印度共带回梵经520夹,657部,经19年,总共译出75部,1335卷,译介重点在大乘瑜伽行派和说一切有部的论著,并对般若经类作了系统的编纂。玄奘是中国佛教翻译史上的划时代伟人,翻译水平极高,他以前的译作称为旧译,他的译作称为新译。•玄奘门下人才辈出。慈恩大师窥基,著述极多,号称“百本疏主”,有《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固明入正理论疏》《瑜伽师地论略纂》《法华经玄赞》等许多著作。他被认为是玄奘的嫡传,由此该派法相宗也称为慈恩宗。•法相唯识宗的基本典籍:《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等。•基本思想:唯识无境。“识”指的是与认识对象相联系的个体的主观认识作用,“境”是指为人所接触、认识的一切事物现象。•“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最根本的本体是第一能变第八识阿赖耶识,其次是第二能变第七识末那识,然后是前六识了别境识。第八识生前七识,八识生“境”,这些对象又为八识所认知。第八识具有本体和现象双重内涵,是“能变”、“能缘”。•转识为智,将真如纳入识中,才能使识转变为智,实现解脱。——与“即心即佛”的禅思和“真如即是正智”的旧唯识家明显不同。影响理学•三类境:“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本识,即阿赖耶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