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为推动长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在长沙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2月18日)陈润儿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部署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工作。刚才,湘涛同志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一、立足战略全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要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省第十次党代会着眼于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全局,确立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我们要以建设国际文化名城为抓手,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到实处,使文化强市建设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实际行动将这一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第一,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内在要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坚实根基,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城市形象因2文化而提升,城市精神因文化而彰显,城市特色因文化而灵动。国际化首先要靠文化的国际化来增强影响力、知名度,没有文化来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就没有国际化城市。放眼全球,国际化城市大多着眼形象提升,注重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中确立坐标,在把握城市文化个性中进行定位。长沙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流淌着非常独特的文化血脉,流下了很多精彩的文化符号、文化元素和文化品牌,张扬了城市的个性,扩大了长沙的影响。立足新起点,要从更高层面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必须进一步做好文化文章,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步伐,充分发挥长沙的优势和潜能,在弘扬传统历史文化中大力发展现代先进文化,以文化之“魂”不断提升长沙的都市品位和国际形象。第二,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城市竞争表面上比拼的是经济,追赶的是速度,但归根到底是内涵的较量,文化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未来城市发展就是以文化争高低、论输赢,文化的“软实力”也是竞争的“硬指标”。要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不仅要大力提升经济实力,还要发展壮大文化实力;不仅要打造“中国的长沙”,更要打造“国际的长沙”。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今后我们更要坚定“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着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三,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科3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文化的大发展,就不会有更高意义上的人民生活改善;没有文化的大繁荣,就不会有更高层面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没有文化的提振和引领,没有文化的凝聚和支撑,更谈不上全面小康和“两型”建设目标的实现。国际文化名城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期盼,顺应科学发展内在要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两型、抓文化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把国际文化名城建设作为实现长沙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第四,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是增强文化自觉的有效途径。文化自觉是对文化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我们既要有一种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清醒、文化的追求,还要有一种文化的觉悟、文化的价值和文化的品位。长沙人民历来具有强烈的文化自觉。3000多年来,以湖湘文化为特质的地域文化经过传承交汇,使长沙集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文化特质,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已成为长沙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是省委对长沙的殷切期望,也是长沙人民肩负的历史责任,起点更高,难度更大。如何把“软实力”变为硬任务,在全社会形成加快文化发展的普遍4共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入探索。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准确把握文化的特点规律,以高度的自我觉醒、自我担当和自我进取精神,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长沙历史文化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重任,推动文化大发展,再创文化新辉煌。二、明确目标指向,科学把握总体要求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是引领长沙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什么是国际文化名城?一是要有深刻的历史内涵,二是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三是要有强大的文化实力,四是要有广泛的国际影响。长沙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基础扎实,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有基础、有条件、有契机。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初步勾勒了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近期来讲,就是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突出国际文化形象基地、国际文化创意基地、国际文化旅游基地、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际文化娱乐基地和国际文化人才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市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把长沙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文化体制完善、文化设施先进、文化氛围浓厚、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文化强市。从远景目标看,到2020年,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新格局,基本建成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域特色、高度创新精神和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届时,一个人文精神充分彰显、文化标识更加鲜明、文化经济高度发达、文化影响辐射全球、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名城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5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始终把握以下原则:1.要坚持继承保护与创新提升相结合。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提升。一座城市要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张扬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要正确处理城市高速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防止胡拆乱盖、过度开发。要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核,整合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人文景观,打造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品位的城市景观,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得到彰显,让优良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要以改革为突破、以创新谋发展,通过创新开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发扬长沙文化包容万象、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文化特质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传统优势,从深厚积淀中梳理出最精华的内涵,从当代实践中总结出最本质的内容,从前瞻未来中找出最文明的因素,积极借鉴消化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赋予历史文化以时代特色,致力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让创新文化引领未来发展。2.要坚持立足本土与对接国际相结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的发展,必须立足自己的土壤,结合自身的实际,以本土化校正全球化,以多样化应对一体化,在交流与对话中实现新发展。要透过历史——现代——未来的纵向连接,加强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发掘,积极传承发扬其精华,立足本土在“特”字上下功夫。要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眼界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文化,加强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接、对话与融合,使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文化在交流中亮出风采,在对接中实现拓展,在融合中得到提升。对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6追根溯源、充分整合和全新演绎,展示文化神韵,扩大国际影响。对山、水、洲、城等自然禀赋深度挖掘,对体现其精神的文化景观精心雕琢,使之以独特文化内涵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要利用各种形式,让世人触摸长沙文化脉搏、感知长沙文化神韵、吸取长沙文化营养,不断增加对长沙文化的认知认同。3.要坚持发展事业与壮大产业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体两翼,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科学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要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4.要坚持提升品位与打造品牌相结合。品位是一座城市个性的自然流露,品牌是一座城市影响力的主要象征。提升品位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工程,打造品牌是展示品位的关键手段。现代城市日益趋同,如何保持长沙城市的独特个性和高尚品位,值得认真研究。世界上成功城市的实践表明,文化才是立城之本。而文化是长沙最丰富的资源和较明显的优势。为了使长沙在世界城市之林中保持独特光彩,塑造良好形象,必须坚持文化名城发展之路,7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一座极具文化品位和人文魅力的城市。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在提升文化品位的同时,擦亮叫响长沙文化品牌,精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文化品牌和知名文化企业,着力提高长沙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长沙文化走向世界。三、围绕核心任务,始终突出工作重点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是一个战略目标和德政工程,事关未来发展走向,体现当代发展水平,涉及市民民生福祉,必须锁定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1.要突出国际文化形象塑造,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文化内涵,不仅反映城市居民生存境界,而且反映城市国际活动能力。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可从城市硬件设施上去感受;对于一座城市的认同,则须通过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刻感知。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是一种内在特质和无形资产,能给人产生极大的震撼力,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一是要凸显长沙独特风格的城市特征。城市的经济要素可以趋同,而城市的文化要素必须立异。一座城市只有在文化上形成独特的特征,才能产生富有感召力的品牌。长沙要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坚持用湖湘主题文化整合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市民品行、人格追求、伦理情趣、建筑形态等城市特质,充分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通过学习吸收世界不同城市的优秀文化、先进经验,找准城市形象定位,强化城市风格,突出城市特色,在城市规划、空间组织、建筑设计和设施布局上,既体现城市的独特性,又体现城市的包容性,满足城市需求的多样化,8增强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二是要打造极具长沙地域风情的城市标识。成功的文化标识,不仅能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甚至能成为其代名词,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北京的长城等。目前长沙仍缺少在国际上知名的文化标识,我们要以湖湘文化为内核,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城市名片,充分体现长沙的湘情湘韵,构建独特的城市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实现城市标识的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实施重大文化工程,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从不同层面体现城市的标志性形象。三是要丰富表达长沙价值追求的城市精神。人文精神是发展的“内动力”,是最基础的“软实力”。要不断丰富长沙精神内涵,张扬长沙城市性格,凸显长沙城市风貌。在价值追求上,大力倡导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全省率先的进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