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情简介历史沿革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宋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海寇侵扰,在烟台设岐山守御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同时在芝罘筑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1861年改为烟台。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地区,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自然地理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风光旖旎,景色秀丽,人文、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缥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赢得了黄海明珠的美誉。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山地占总面积的36.6%,丘陵39.7%,平原20.8%,洼地2.9%。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主要有大泽山、艾山、罗山、牙山、昆嵛山、招虎山等,其中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境内中小河流众多,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界河、辛安河等8条河流流域面积都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烟台海岸线、岛岸线曲折绵长,共909公里。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和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烟台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61.5毫米,年平均气候11.8℃,日照时数为2703小时,无霜期210天。自然资源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烟台市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大花生、龙口粉丝等享誉全国。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7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40多种,黄金、菱镁矿、钼、滑石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其中黄金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富集型”油区。行政区划和人口烟台市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95个镇、6个乡、46个街道办事处,355个居民委员会、6299个村民委员会、6893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截止到2006年底总人口649.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8.9万人,市区人口178.91万人。基础设施烟台市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交通设施方面,已形成四通八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里程656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68.9公里,实现了市市通有高速公路,中心城市与县级市之间形成了1小时工作圈。境内蓝烟铁路横贯东西,蓝烟复线建成通车,大莱龙铁路全线试运营,烟台-大连铁路轮渡正在建设之中。全市现有港口10处,烟台、龙口、莱州和蓬莱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其中烟台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枢纽港,年吞吐量4506万吨,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烟台空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全年共执行航线61条,平均每周航班143个。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数字数据网、国际互联网、市话计算机管理网等多种网络平台。城乡全部实现通讯程控化,电话装机容量328.1万门,移动电话269.2万部。能源保障方面,电力供应充足,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260.9万千瓦,日供电量达到3414万千瓦,其中龙口电厂总装机容量110万千瓦。海阳核电项目正在建设中,规划总装机容量为600万千瓦,一期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经济综述经济总量2006年,烟台市实现生产总值24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人均生产总值36849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74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年用电总量为161.1亿千瓦时。增长8.5%,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20.8亿千瓦时,增长6.2%。产业结构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三次产业全面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2005年,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93.5亿元、1228.4亿元和590.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6:61:29.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64.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6%,比年初提高4.9个百分点。财税状况2005年,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7亿元,增长36%,占GDP比重达到4.3%,其中税收收入达到65.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75.4%。全部税收入完成189.3亿元,增长22.2%,占GDP比重达到9.4%。在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收收入中,一、二、三次产业提供税收的比重为4:56.5:43.5。工业经济工业总量2006年末,烟台市公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02户。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4.07亿元。工业结构烟台市工业已初步形成规模较大、层次较高、集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结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和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品集群已经达到较大规模,影响力和带动力日益增强。2005年,四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2.7%。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积极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圆满完成了旨在培大育强的“2358”工程任务目标。到2005年底,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47家,过50亿元的5家;利税过亿元的企业60家,纳税过亿元的企业16家。名企名牌2005年,烟台市工业企业有28户分别进入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名单。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94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10个。2005年全市中国名牌产品产品名牌所属企业张裕牌葡萄酒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万华牌合成革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冰轮牌制冷设备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纽士达牌氨纶长丝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安德利牌浓缩苹果汁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有限公司鲁花牌花生油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威龙牌葡萄酒烟台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北极星牌时钟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南山牌铝合金建筑材料山东南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令龙牌金刚子午线轮胎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喜旺牌低温肉制品烟台市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南山牌精纺呢绒山东南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全市中国驰名商标商标名称所属企业北极星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张裕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三环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龙丰山东龙丰集团公司龙大山东龙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鲁花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威龙烟台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南山山东南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农村经济农业总量近年来,烟台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不断加大支农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底,全市耕地面积682万亩,粮田面积200万亩,果园面积380万亩,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7.6亿元,比上年增长6%。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五大优势产业,五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6%。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216.4万吨,油料总产45.9万吨,蔬菜总产288.5万吨,水果总产329.4万吨,肉、蛋、奶总产89.7万吨,水产品总产191.8万吨。农业产业化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针,集中力量做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005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1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龙头企业3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过亿元的60家。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60万人,带动基地620万亩。各类农民合作组织2000个,会员8.2万户,资产2.6亿元,年收入8.4亿元。农村基础设施烟台市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674万千瓦,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0%以上。各类水利工程6.2万项,总库容18.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519万亩。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489.2公里,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客车、通电话,有人居住岛屿全部通航,农村自来水人口普及率达到64.6%。第三产业商贸餐饮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贸易网点增长迅速,流通业态日趋多样化。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6亿元,比上年增长那个16.1%,其中城市零售额和农村零售额分别为428.7亿元和170.9亿元,分别增长16.3%和15.5%。各类商品市场615个,其中城镇156个,农村459个。全市星级饭店达64座,三星级以上40座,五星级3座。全年实现餐饮业零售额59.9亿元,增长19.5%。交通通信交通综合运输能力持续增长,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9315万人次,其中公路8759万人次、铁路246.8万人次、水路250万人次、民航59.2万人次。完成货物发送量16199.3万吨,其中铁路686.8万吨、公路13608万吨、水运1903万吨、民航1.5万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8502.9万吨,航空货物吞吐量2.53万吨,分别增长17.8%和38.3%。邮电通信也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总量37.6亿元,增长13.3%;电话机装机总容量、移动电话部数分别增长4.1%和17.5%。金融证券金融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683.2亿元,贷款余额1148.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08亿元和169亿元。全市商业保险机构15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36.4亿元,保险理赔总额6.9亿元,赔付率为19%。全市证券营业机构20个,股民开户25.4万户,年交易额444.6亿元。旅游会展精心打造滨海生态旅游胜地和“山海仙境·葡萄酒城-魅力烟台”的城市品牌,旅游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717.64万人次,国际游客23.97万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7.85亿元,比上年增加25.78%。烟台是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城市,是APEC经贸活动的重要举办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七届果蔬·食品博览会和一系列APEC大型经贸活动。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外向度和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市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265项,比上年增长28.2%;合同外资额65.1亿美元,增长54.9%,其中合同外商直接投资61.1亿美元,增长50.7%;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增长77.5%,其中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9.1亿美元,增长44.5%。到2005年末,全市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0122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额列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韩国和美国,投资额分别为34亿美元、30.7亿美元和9.7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29.1%、26.2%和8.3%。已有通用、三菱、本田、LG、大宇等36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我市投资。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6%,外贸依存度达到46.2%。其中出口64.8亿美元,增长44.2%;进口49.97亿美元,增长42.8%。我市对外贸易总额列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美国和日本,其中对韩国进、出口额分别为20.2亿美元和9.4亿美元,对美国进、出口额分别为5.5亿美元和17.4亿美元,对日本进出、口额分别为6亿美元和15.2亿美元。对欧洲进、出口额分别是6.6亿美元和9.2亿美元。对外合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全年对外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