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何谓精神?精神即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换一种说法,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对于广大人民起了熏陶、塑造作用;二是具有激励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具有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才可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还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所谓民族精神,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和重视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社会理想,即人类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特征之一,同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如马克思在对摩尔根《古代社会》评论中所说,人总是凭借理想这一质禀,不断地从野蛮走向文明,从现实走向未来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崇尚理想和气节的民族。早在25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以惊人的智慧,提出了“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并且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未间断过,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又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太平天国的文章中,转述西方在中国的传教士的话说:“欧洲近来流行的社会主义理想,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了。”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从严格的历史文献上来考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并描述人类共同理想方案的是中国道家的《道德经》。《道德经》提出了一个自然无为、返朴归真的社会理想方案,集中地表现在该书80章中,原文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东晋时期鲍敬言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安土乐业、顺天分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疫疠不流,民获考终”的“无君论”的社会理想方案。虽然这个方案比较消极、保守、多为后世所批评,但是它毕竟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理想方案。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人类历史上第二个系统提出并描述社会理想方案的是中国儒家的《礼记.礼运篇》。这里引用孔子的话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残废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予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予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后来,康有为在注解《礼记.礼运篇》时说:“天下为公,一切皆本公理而已。公者,人人如一之谓,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分等殊异,此狭隘之小道也;平等公同,此广大之大道也。无所谓君,无所谓国,人人皆教养于公产。…….故外户不闭,不知革兵,此大同之道,太平之世行之。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惟人人皆公,人人皆平,故能与人大同也”。中国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对“天下为公”、“大同之道”极为赞赏,他所创立的“三民主义”可以认为是对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在他逝世之后,其墓志铭是“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原因就在于此。孙中山手迹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重视整体利益是与天下为公社会理想相对应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优秀的伦理理想。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建立起国家。中国社会虽以家为本位,而又把国作为放大了的家。从根本上说,在道德上强调的是一种全局意识和整体精神,即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整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诗经》中提出“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提出要“举公义,避私怨”,直到贾谊《治安策》提出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等,都不断地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林则徐主张“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也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强调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群。这种整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应当说是中国传统道德传统区别于西方伦理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整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由于是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所以又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过去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例如,封建统治者往往用一姓王朝的利益代替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以及爱国精神也蕴涵着对君主的忠诚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予以批判继承的。换句话说,当年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顾炎武主张的将代表剥削阶级的“国”与代表人民利益、代表社会安定的“天下”相区别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以和为贵的伦理思想。厚德载物出于《周易.坤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大地的德性是博大宽厚,它负载着万物,养育着万物。人也应该仿效大地,培养一种宽厚宽容的精神。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正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伦理精神来铸造自己的民族性格,塑造自己的民族形象的。“和为贵”是“厚德载物”的重要表现,也是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它们共同孕育和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崇尚和平的传统美德。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众所周知,中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汉族是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春秋时期,主要是华夏族,到了汉代,又有戍族、狄族、夷族,等等。两晋时代,有民族斗争,但经过斗争又走向了融合。在近代,汉族又和50几个少数民族相互融合,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内部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正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谓“厚德载物”的体现。早在25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就提出了“非攻”即“国与国不相攻”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中国历代修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而不是想打出去。这些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精神,并且受到了世界的称誉。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6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自己的著作中无限感慨又不无敬佩地指出:“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和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他们的皇帝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在这方面,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另外,中华民族的厚德载物精神还体现在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进行文化交流上。例如“张骞出使开‘丝路’”,“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唐玄奘印度取经”,“传经鉴真东度扶桑”等等。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总之,厚德载物是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它不仅表现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相互融合、和睦相处上,而且也表现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特别是邻国民族的和平共处、友好往来上。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爱好和平,“协和万邦”、“亲仁善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要保存,而且要发扬广大。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价值。儒家提出的“和为贵”,即是中华民族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国语.郑语》记述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之言:“夫和实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不同的事物相互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事物而达到平衡,这就叫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春秋时齐晏子也强调和与同的区别,他以君臣关系为例:“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去其否”。这称为和。如果“君所谓可”,臣亦曰可;“君所谓否”臣亦曰否,那就是同,而不是和了。晏子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老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是说,必须能容纳不同意见,兼容不同观念,才能使原来的思想“成其可”、“去其否”得到正确的结论。老子亦讲和,《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都肯定了和的重要性。在老子看来,“和”是万物生衍生过程的本质规律,而且也是一条客观规律。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坚持宣扬和的观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弟子有若又说:“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意谓人与人之间应各自保持不同意见,但又能相互合作,不相冲突。“和为贵”则是对“和”的价值的肯定,肯定了“和”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可以看出,在这里,儒家已明确地将“和”的思想引进了伦理道德的领域,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孟子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孟子著名的“人和”观,它不仅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而且在增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孟子故里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是人类社会必须首先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也是历来中国思想家们探讨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古代所论“天人合一”的“天”含义多样,一般是指自然界,“人”指人类。“天人之际”主要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总起来说,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说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偏于强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说,一类是偏于强调分别的“天人之分”说。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两种学说中以“天人合一”说居主导地位。孟子最早提出“知性则知天”的天人统一思想,认为人性是天赋的,天与性相通,知性也就能知天。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说,宣传人体结构与天体结构相副的“天人相类”的观点。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强调天道与人性的统一。至于“天人之分”说,主要有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说法,含有征服自然的意思。再就是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认为天与人各有特殊功能,自然界的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不同的。应当指出,“天人合一”说,是侧重于宣扬天人的统一,但并不排除天人的区别,而承认区别正是强调统一的前提。第六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因任自然说。庄子说:“常因自然而益生”(《庄子.德充符》)意思是一切要顺乎自然而不用人为地去补充营养。他又说:“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强调不可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加在道上。庄子认为,自然界是和谐美好的,应当排斥一切人为,以免破坏自然状态。第二,控制自然说。与庄子不同,荀子强调人为的作用,他作《天论》云:“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离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持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这里讲的“制天”、“化物”、“理物”,就是主张治理自然,利用万物以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