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史观人生价值观人类社会发展观群众观价值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辩证唯物论部分复习主线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相关原理•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图为《呵护共同的家园—地球》的宣传画,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我们要懂得服从自然、顺从自然B.我们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尊重自然规律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D.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B•一、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建设,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基本目标,既是我国过去东部开发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以后10年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1)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必须辩证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既要利用自然,也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发展经济应该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要坚持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唯物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辩证法:•联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量变—适度开发•矛盾—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对自然的影响•(3)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判断1、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2、物质就是花鸟虫鱼、江河山谷等我们所能看见听到、感觉到的一切东西。物质不依赖意识混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二、物质(1)物质的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2)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4)物质具有可知性,即物质能为意识所反映。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5)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客观实在物质客观实在性运动判断1、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永恒的。2、物质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3、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存在方式、固有属性。无条件的绝对相对•(11届安徽淮南)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中意境全在“挂”字之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届江苏外国语学校模拟题)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飞矢不动•“在天之变,日月薄蚀。四十二月一蚀。五十六子月亦一蚀。蚀有常数,不在政治。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下列观点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一致的是•A.“道法自然”•B.“因果报应”“生死轮回”•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011执信中学模拟考)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溪径,变“征服沙漠”为“善待自然”。他们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才能决定实践•②.必须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结合•③.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④.人们能改造规律,造福人类•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③④•(11届中山一中模拟题)2010年10月2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鲇鱼”可能于23日登陆广东,将带来严重影响,广东省防总提高应急响应至II级。这说明:•①人能够通过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从而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④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造福人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11韶关一模)近年来,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舟曲特大泥石流,让中国人民几经磨难,但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顽强精神。对“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理解正确的是: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三、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特有的机能。(3)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在人脑中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抽象思维、无论是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世界人脑客观存在•(2011韶关一模)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A.真理是有条件的•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11届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如右图)的主体,既是汉字“心”、也是英文字母“v”、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这一设计体现了•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2010福建卷)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意识反作用”就是“意识能动作用”或“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和做,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及在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中所具有精神状态。•意识的能动作用仅限于思想意识范畴,它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表现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就是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易混观点辨析•可见,意识反作用属于意识能动作用,意识能动作用属于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不可分。故“意识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归纳提升•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答题模板“依据”类主观题••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模板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说明材料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比如“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等。•第二步“分”,即对确定的观点、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把我国外交政策分为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等方面;把唯物辩证法分解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等。•第三步“筛”,即把分解的观点、原理依据材料作出取舍,比如,如果材料描述的是我国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等则涉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如果材料描述的是把某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则涉及抓主要矛盾。•第四步“联”,即把保留下来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联结。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模板二未确定知识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内容的理论依据•第一步“定”,即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答题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从课本中抽调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第三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四步组织答案,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2010江苏卷)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答案参考】•(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2)①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②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③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④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关键词:主要知识: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实践、认识、真理实践的特征、复习主线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