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教学讲稿)郭晓丽导言中国哲学史研究回顾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中国哲学史发展特点教材与参考书一、研究回顾古代成果: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司马谈《论六家旨》朱熹《伊洛渊源录》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特点:1、属于学术思想2、非哲学因素3、原因:古代笼统的学术分类(六艺)4、与未来哲学思想关系密切近代谢无量《中国哲学史》191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1919钟泰《中国哲学史》上下192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1931、1934主要特点1、属西方哲学因素或受新学影响2、用西方哲学方法研究3、把中国哲学定位在伦理哲学意义上五、六十年代成果: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特点:1、苏联模式2、哲学史即斗争史3、割裂了中国哲学的完整性九十年代以来成果:人物研究、断代研究、学术思潮研究、哲学与文化研究、纯哲学研究方法:列传式、个案式、断代史式、比较式、特点:1、依托对哲学史研究对象的重新确认2、开放的学术研究状态3、多元化的研究思路二、研究对象哲学史是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史哲学认识:关于一般认识的历史(列宁)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表面看:体现出较突出的政治、伦理色彩儒家:仁者爱人→人与社会→人性论、历史观道家:道法自然→人与自然→本体论、认识论墨家:尚贤尚同→人与社会→历史观、认识论本质上:是采用不同的视角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三、发展特点萌芽时期——元素论(阴阳五行天命观念)形成时期——诸子学(阴阳儒墨道法名家)演变发展——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四、教材与参考书《中国哲学史》郭齐勇编著高教出版社2006《中国哲学史》(二卷本)冯友兰中华书局1931《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人民出版社1982、1983《中国哲学发展史》任继愈主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人民出版社1983、85、88、94《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北大出版社2001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上下册)中华书局其他参考书二十二子、诸子集成十三经注疏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人道篇)张立文人民大学出版社易学哲学史(1—4)朱伯昆华夏出版社佛教哲学方立天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萌芽BC16——BC8宗教意识与神权观念(殷商)天命观念与礼治思想(西周)原始五行与阴阳观念(商周)说明:为什么将以上观念作为中国哲学的萌芽形式?它们是当时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传统观念,体现了古人对客观世界的根本(一般性)看法。一、殷商宗教意识与神权观念哲学思想的萌芽与神话、宗教信仰密切相关。近代人类学家无不把巫术的研究作为把握原始文化的主要途径,把巫文化看作原始文化的主导形态。基本途径:巫觋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自然宗教——伦理宗教)(宗教思想与伦理原则的结合)《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中国古代的“神”:1、甲骨、金文“神”字多作“申”。以申为神的假借。2、《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3、古代“神”的观念与鬼神信仰亦有关,多指鬼神,特别是亡灵所变成的神鬼。《正字通·示部》“神,阳魂为神,阴魂为鬼;气之伸者为神,气之屈者为鬼。”自然宗教意识:将某种神性赋予自然物体,万物有灵(山川、日月之神),由专职示神者(巫觋)垄断神权,是为“绝地天通”。《国语·楚语下》:“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所谓绝地天通。”伦理宗教意识:从巫术到祭祀,形成对祖先的崇拜:出现祖庙、社神祭祀,对祖先神和土地神的祭祀。见《尚书》“赏于祖”、“戮于社”政权神授:《诗经商颂》“帝立子生商”(帝:指日月的父亲,即天帝。是从祖先崇拜中发展来的)伦理宗教意识的意义:商王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事实上强化了君权降低了神权其哲学意义在于提升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卡西尔《人论》“一切较成熟的宗教必须完成的最大奇迹之一,就是要从最原始的概念和最粗俗的迷信之粗糙素材中提取它们的新品质,提取出它们对生活的伦理解释和宗教解释”。二、西周天命观念与礼治思想王国维《殷周制度论》1、神权观念演变为天命观念:演变的原因:为了解释周代殷的合理性,否定“帝立子生商”,西周统治者提出以“天”代“帝”,重新对“上帝”观念作解释。赋予“神权”新的含义——“德”:“天命靡常”、“以德配天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德”的含义:“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隐”敬德保民:“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天命观念的特点:仍是神权政治理论把“天命”与统治者是否“有德”联系起来导致春秋无神论思想产生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2、天命观念发展为礼制思想正是由于周人在天命观念中重视“德”的意义,周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推行的典礼制度,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即“纳上下于道德”。于是,形成了一套治理社会的礼制(礼治)。德:在殷人甲骨文中作“ㄔ血”,释为“循”,引申义为“顺”。可以说殷人“德”的基本含义是:遵循至上神的旨意而行事。周人“德”的观念首先是对殷人的继承,仍含有有德者可上获天佑之义。但“德”的观念在西周发生变化,与“民”的观念联系了起来,“德”意味着人王从天那里得到的保民的能力。从殷人到周人,“德”的观念经历了由自然美德向伦理美德的转化(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后世的“道德”之“德”)。礼的特点:《说文·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灏《说文解字笺》:礼之名,起于事神,引申为凡礼义之称。《白虎通·礼乐:》夫礼者,阴阳之际也,百事之会也,所以尊天地、傧(敬)鬼神、序上下、正人道也。总之,礼的设立与“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表现出对天命认同和服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此意义上“德”与“礼”具有了内在联系。礼制的内容:礼:殷人宗教祭奠的仪式周礼:周人将礼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为“周礼”典礼仪式:仪礼、礼节(冠礼、昏礼、丧礼)礼制:典章制度:“亲亲”的血缘宗法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尊尊”的政治等级原则(君臣间的尊卑秩序)礼乐文化的人文功能:政治功能:周礼的特色之一是制礼和行礼有明确的政治功能。它既保留着传统礼仪所具有的神圣性(祭神祀天),又包含着道德规范的功能和政治制度的框架安排(长幼有别)。《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炳也,所以别嫌明徵(通“惩”)、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致政安君也。”道德功能:突出道德教化的功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社会功能(消费资源的等级分配):达到维系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生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三、原始五行与阴阳观念1、五行思想《尚书·洪范》的“五行”思想:《尚书》是中国最古的史料汇编集,记录了上起传说的尧舜下讫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时间为前两千年至前六百多年。《洪范》是战国时的作品,相传武王克殷之后,向箕子问治国方法,箕子讲了“洪范九畴”(即九项大的原则)。《尚书·洪范》中对“五行”的描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洪范》的“五行”思想:对“五行”的概括:顺序:水、火、木、金、土性能: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爰稼穑认知:咸、苦、酸、辛、甘《国语郑语》中的和同观念周太史史伯谓桓公:“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bì裨,益也)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和:多样性的统一;同:简单的同一;杂:相互作用、杂合)强调多样性的统一是万物生长繁衍的基础条件。五行思想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差异思想:认识到事物有性质、状态上的差别,并加以概括总结,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之。联系思想:意识到事物之间有相互联系性,形成关于上与下、曲与直、甘与苦的认识。生成思想:把五行作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用以解释万物的产生。能动思想:认为五行是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通过对五行之间关系的把握和认知,可以利用其为人服务。《洪范》篇就是围绕“五行”为纲,推衍到人的“五事”(貌言视听思);以及“八政”(即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八种官职)等。战国以来对“五行”的认识五行生克:木→火→土→金→水(彼相生,间相克)五行配物: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四时秋冬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脏肝心脾肺肾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情绪怒喜思忧恐五气风暑湿燥寒五行与五脏五行说在中医中的运用,主要是用于分类,进行类比思维。通过五行的生克关系,强调“阴阳平衡”,“辨证施治”。2、《易经》中的“阴阳”观念:《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卜筮之书。《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即伏羲氏,上古时代的氏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史记》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西伯拘羑里演周易”。近人研究认为产生于殷周之际,西周末已编辑成典。“易”变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交易(物物相交)不易(万变不离其宗)《易经》内容:《易经》是记录64卦的卦象和周人卜筮的卦辞和爻辞的。爻:构成卦的基本符号,分阴(--)、阳(—)两种。64卦共有384爻。解释爻的是爻辞。卦: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有八卦、64卦。解释卦的是卦辞。《易经》所蕴含的辨证思想矛盾对立:将阴阳看作世间最基本的对立势力,所以卦象的变化都起源于阴阳的变化。例如:阴阳两爻的排列组合构成八卦,八卦的重叠演化为64卦。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天、地、风、雷、水、火、山、泽正所谓《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所绘变化发展:《易经》以《易》命名,其本义就是讲变易,肯定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以乾卦为例:卦象:卦辞:乾:元,亨,利,贞。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现)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弱,厉无咎(过)。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亢:过甚)意在赞美阳刚之德,以“龙”喻阳刚之物。相互转化:《易经》中已形成关于“否极泰来”、“物极必反”的观念。泰:小往大来,吉,亨。彖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能动认识:《易经》认为事物矛盾双方虽然可以转化,但转化的条件和结果却与人为的努力有关。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上卦为悦,下卦为险,险而不失悦。贞:占问。有言不信:有话他人不信;不崇尚口辩;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易经》所代表的形而上的天道变化的思想传统,对于中国文化哲学具有深刻的意义。首先,以阴阳范畴为代表的观念,表达了一种宇宙的秩序与关系,用以说明宇宙的生成与变化。实际上是远古之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其中包含着古人的生存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上》其次,通过“变易”的观念将道德理想赋予历史化的形式,构成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精神传统的基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孔颖达《正义》:谓事情所向)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