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形势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形势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栏目:调查报告作者:吴清泉汪洋光小敏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中央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的世所罕见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的任务,面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客观现实,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形势,科学判断其发展趋势,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营造清廉的发展环境。一、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形势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维护党的纪律,保证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总的来说,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呈现出以下两个视角。(一)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加大,成效明显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胡锦涛同志先后五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1、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整体推进,在一些重要方面成效明显。2、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有所下降。从信访情况看,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举报逐年下降。从案件检查情况看,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有所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预防腐败力度不断加大,违纪案件总题是呈下降趋势。3、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近几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每年处分党员11万人左右,约占党员总数的1.6‰。在受处分的党员中,不少是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交通法规,或者出了安全生产事故,受到处分。如果把违纪与违法分开,把违法与腐败公开,就能说明,我们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4、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是认可的。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反腐倡廉工作坚持在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查处各种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其中包括严肃查处了陈希同、陈良宇、成克杰等一批高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逐年上升。如铜陵去年就反腐倡廉建设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铜陵市近年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效认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合计比率超过了63%。(二)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相当艰巨1、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一是极少数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据统计,十七大以来的两年时间内就有六位省部级干部落马,查处的副厅级以上的高官不下数十位。这些人位高权重,出了问题影响很坏,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拍手称好。二是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手段更加隐蔽,涉案金额大,案情复杂。2、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3、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群众反映强烈的排在前几位的“看病贵”、“食品药品安全”、“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上学贵”、“打官司难”等问题的存在都或多或少与不正之风、腐败联系紧密。4、反腐倡廉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预防和发现腐败的机制有时失灵或反应滞后,不能及时发现某些问题或苗头;个别干部“玩程序”或把制度程序当摆设;“带病提拔”的现象屡见不鲜,贪官腐败金额数在不断升级。今年5月,中组部公布了一份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8万中央机关、省、市、县、村各层次的干部和群众在随机的抽样调查中,给干部选拔作用的满意度打了67.04分,给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度打了66.84分。这说明我们的组织在用人问题上还存在不可小视的漏洞,没有从干部任用这个源头上杜绝腐败的产生。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趋势(一)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处于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局面,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当前我国消极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多发的历史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完善它需要有一个长期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健全。在这个历史阶段,反腐倡廉既具备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深刻认识这个阶段性特征,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力度不断加大但形势依然严峻的现象;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反腐倡廉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的历史过程。一个时期比较突出的腐败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制度,才能从源头上逐步得到遏制。在这个过程中,无所作为不行,急于求成也不行。3、反腐败斗争是复杂的政治斗争。我国反腐败斗争是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丑化的背景下开展的。他们攻击中国的腐败是政治制度造成的,只有实行西方的“三权鼎立”、多党轮流执政那一套,才能解决问题。我们既要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注意借鉴国外反腐败的有益做法,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这场斗争的复杂性。(二)准确把握腐败的特点和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腐败滋生提供了新的温床,腐败现象也在不断演变,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1、腐败主体由个体向群体衍化。近年来,公职人员个体腐败案件有所减少,而“窝案”、“串案”呈明显增多趋势。一些腐败分子往往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牵连瓜葛,形成具有人身依附色彩的“利益共同体”,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一些地方和单位受本位利益驱动,集体决定行贿、私设小金库、私分公共款物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腐败由中、低层向高层发展的势头不减。如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案件,有63名违纪违法人员被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其中,涉及省地电力公司系统干部职工54人,涉及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17人、科级干部19人。2、腐败领域由局部向全局衍化。以前,司法、行政、经济、建筑等领域的腐败案件高发。发展到现在,几乎各个领域和部门都难以幸免,连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和学术研究、新闻出版等被视为“清水衙门”、“圣洁殿堂”的领域和部门,也连曝腐败丑闻。3、腐败动机由享乐型向复合型衍化。腐败分子往往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道德堕落、生活腐化于一体。4、腐败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衍化。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任人唯亲、买官卖官腐败行为将逐步减少,而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关联的金钱贿选、商业贿赂,以及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公共服务、评估审计和工程监理验收等方面的权钱交易行为将不断增多,在股票、期货、电子商务等新兴经济领域以及国企重组改制过程中的腐败问题也将呈高发趋势。5、腐败手段由常规型向智能型衍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腐败分子作案手法和技巧趋于智能化。6、由非常态向常态衍化。有些腐败虽遭公众的不满,但在制度的掩护下,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登上了大雅之堂。?ldquo;车贴照拿,车子照坐”的局面得不到遏止,必将进一步加剧类似这些原本“非正常状态”向“正常状态”衍化,形成“合法性腐败”。发展下去必然丢失民心,动摇执政基础。(三)科学判断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反腐倡廉工作总的发展趋势是:根据党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立足改革创新,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更加有效地治理各种不正之风,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更加有效地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多角度、广渠道、全方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线,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反腐倡廉工作的系统性将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整体联动、综合防治、全面推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是更加注重提升惩防腐败体系的整体功能。教育、制度、改革、监督四方面的工作将进一步融合,功能将进一步整合,呈现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推进的态势。二是更加注重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综合效应。单纯靠打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单纯靠预防也不能完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硬策略,做到治中有防、防中有治,惩防结合、相辅相成。三是更加注重增强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反腐倡廉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更加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又统一行动、协同作战、协调配合、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2、反腐倡廉工作的人民性将进一步彰显人民性是我们党党性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政权的根本属性。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无一不集中体现出人民性。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必将更加充分地彰显人民性。一是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继续纠正和防止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各种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尊重群众意愿、不解决群众困难以及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各种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二是更加注重社情民意。在反腐倡廉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中,更好地集中群众智慧、听取群众呼声、体现群众要求、实现群众愿望,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三是更加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充分尊重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途径,扩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范围,健全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保障机制,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3、反腐倡廉工作的法制化水平会进一步提升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执政理念的深入推进与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加快,反腐倡廉工作的法制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一是更加注重反腐倡廉立法工作。既健全完善党纪政纪条规制度体系,又不失时机地将党的反腐倡廉政策、要求以及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经验创制为法律,转化为国家意志,使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律建设相协调,反腐倡廉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地方及部门(单位)规章相配套。既加强预防性反腐败立法工作,又加强惩治性反腐败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公务员从政道德、违纪违法惩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解决反腐倡廉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不配套、不适应实践需要的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二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