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陈志伟2014年3月18日一、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是规定社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并由具体逻辑要件构成的权威性社会规范。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强调权利义务关系的平衡与维持1、法律规范的规范性法律规范通过高度的抽象为人类设定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以及适用规范的前提条件。一旦符合某一前提条件,人的行为就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设定的行为模式进行。一个人的行为一旦符合法律设定的某个行为模式,相应的法律后果必然随之发生。法律规范是使本体论意义是的抽象的法观念或法概念具体化为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的关键。2、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件大前提: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行为或事件发生、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程度、关系模式、性质等。小前提:行为模式——选择性行为模式和强制性行为模式。结论:法律后果——在具备适用某一法律规范前提条件后,就会获得实质意义的法律上的评价与对待。(1)行为模式选择性行为模式:法律赋予行为人一定的选择自由,在这一自由限度内,行为人有权决定实施行为或者不实施行为——“可为模式”强制性行为模式:行为人没有“为”或“不为”的取舍空间,必须“为”或不能“为”。(2)隐藏的行为模式在法律规范中,行为模式往往被隐去。如刑法第232条,完整的表述为“(如果被告人)故意杀人,(可以或者应当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或者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理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oc(3)有倒置的大前提大前提+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有时大前提并不一定都在前面,也有倒置的情况。例子:《刑法》金融诈骗罪法理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oc3、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法律规范是规定性的,法律规则是描述性的;法律规范包含法律规则,法律规则是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等全部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法律规则是下位概念。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法律条文包括:记叙性条文、宣告性条文、规范性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达形式,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实质内容。区别:P348-349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完全一一对应;法律条文出来包含法律规范外,还可能包含一些非规范性的因素;法律规范有成文法的条文形式,还有不成文的表达方式。5、小节法律规范的结构,有利于我们理解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搞懂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和法条的关系,对我们在适用法律的时候援引法律的完整性、逻辑性和援引法律的顺序排列很重要。如:邓玉娇案援引法律条文。法理学课件\邓玉娇判决书.doc二、法律规范的接受对象完整的法律规范组成要素:法律规范是具有普遍及于一切接受对象的规范;法律规范是有条件的规范,由适用条件(法定的事实构成)的描述性规定及当为与行为规定(法律效果)组成;法律规范表达了一种价值评价。1、接受对象法律规范通过使特定的群体(接受对象)负有遵守和执行规范命令的义务,从而达到塑造和调整特定生活领域的目的。法律规范可以针对一切法的成员、特定职业群体、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法律规范针对公民、法人,也可以针对人民法院或其他国家机构。A、行为规范一般的法律规范具有双重目的:许多法律语句主要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为规范;民诉法第164、165、166条关于上诉的规定(法理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doc)。也有针对法官或者法院的行为规范。民诉法第89、91、92条,关于送达的规定(法理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doc)。B、裁判规范同时也针对国家机关或者法院——裁判规范。不是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行为规范,如法律定义(刑法的犯罪的概念、正当防卫的概念等)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裁判规范,都可以作为法官裁判的依据。如民诉法关于上诉的规定:法理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doc2、法律规范的当为特征法律规范是一种安排,借助它就可以影响接受对象的特点行为,并进而在其效力范围内调控特点的过程。当为可以分为:要求、禁止、允许、免除(义务)。命令要求人们为一定的行为;禁止要求人们不为一定的行为;允许赋予积极行为的可能性;免除则是权利的放弃。3、司法实务的意义法律规范的当为特征,决定了法官的行为模式:当为的允许赋予积极行为的可能性——自由裁量权的来源。接受对象解决法律规范的语境:任何法律条文都是立法者对接受对象提出的要求或者命令。刑法232条完整版:(立法者对法官说:如果被告人)故意杀人的,(你可以或者应当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我们来看一些判决书中的一些表述是否正确?1)可以从轻处罚?法理学课件\范文佳盗窃案刑事判决书.doc裁判文书中是否可以说可以、应当等。“应当”,律师、公诉人、被告人都可以说可以、应当。同时法律条文说的“可以”、“应当”,同样法官和法院不能说,只能说依法,不能在裁判说理部分出现这两个词。2)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理学课件\郎亿盗窃案刑事判决书.doc被告人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否正确?法律规范规定可以、或者是针对法官说的,是授权法官裁判时要选择的——不选择就是没有行使裁量权。法理学课件\邓玉娇判决书.doc3)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先表述哪个?从最高法院到我们每个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中,这个问题都没有注意。刑事裁判的法律思维逻辑是:案件事实——刑档——刑期。先确定刑档,再在刑档中确定刑期。如果先表述从轻情节,那么减轻处罚就不能算出刑期;而且还导致从轻情节被重复使用。以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为例子:4)数罪并罚如何表述减轻和从轻情节数罪并罚和单罪是在单罪中减轻、从轻还是在并罚中减轻、从轻?数罪并罚案件中,要区别减轻、从轻是哪个罪的减轻、从轻,还是整个案件的从轻情节。数罪并罚中不存在整个案件的减轻情节。如,某人因为盗窃被抓,主动交代抢劫的事实构成自首,对盗窃只能按照从轻情节量刑,减轻只能适用与抢劫。而对这一被告人数罪并罚中只可能有从轻情节,不可能有减轻情节。5)从轻情节是不是减轻出发情节考量的因素?最高法院公布的裁判文书中,有这样的表述:“被告人自首,考量到被告人认罪态度好,积极退脏,决定减轻处罚”。这一表述实际上是把从轻处罚情节当作减轻处罚情节考量的因素。减轻处罚确定刑档,从轻处罚确定刑期。因此这种表述不正确。6)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等,依照……刑法规定法官量刑时要考虑被告人的犯罪性质、作案手段、情节、悔罪态度、社会危害等综合考虑。现在有的裁判文书,在裁判说理的时候,前面把减轻、从轻情节全部说完了,再加上怎么一句话,然后崽写依照的法律条文。这一条文是告诉法官量刑要考虑的因素,既然前面已经分别进行了表述,后面再加这一句实在是不必要,不是每个案件都有这些情节等。4、小节不是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行为规范,但是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裁判规范。接受对象决定法律规范适用的语境,直接影响司法行为和表述模式。搞懂一个法律规范的接受对象,对读懂法律条文至关重要。三、法律规范的语句法律语句只是做出规定、发布指示和命令、赋予职权的工具。规范性语句:确定语句命令语句实为应然的表见理论语句:直陈式的表达+刑法条文。1、确定语句法律条文最常见的语法形式——确定语句由条件模式构成:如果存在特定的事实构成,那么就规定了特定的法律效果。一切法律规范都是以确定语句为表达方式。如果……那么……2、命令语句命令语句不是描述事实行为,仅仅规定作为或者不作为。命令式包含当为规定(命令或者禁止)和行为规定(作为或者不作为)命令——上课请关掉手机;禁止——公共场所禁止吸烟。3、命令语句与确定语句的关系命令语句包括纯粹的行为要求和行为禁止;确定语句是将一定的法定事实构成与所规定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后果挂钩。命令语句要特别搞懂命令谁?谁在命令?命令者是立法者;接受命令的要看具体语境。4、命令式学说并非所有的法律规范都直接包含了命令和禁止。如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规定、法定定义等只有完整的法律规范才包含命令式,很多规范其实是不完整的法律规范。5、命令式学说的司法意义任何完整的法律条文=当为要求(命令、禁止或者允许)+对要求的行为的确定(法律后果)+对适用前提(构成要件)的描述在适用的时候,必须将这些具体的部分结合起来——对司法实务的意义.法理学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oc执法监督第112条、113条、116条。6、法律规范的目的规范语句要追求特定的目的,这是立法者的最终目标。以应然的形式力求达到目的,是规范语句的重要标志。鲁道夫·耶林:目的是一切法的缔造者。立法目的随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迁;所有的解释都要围绕立法者的目的进行。7、小节陈述性语句一般不是完整的法律规范。命令性语句一般要求法官应当或者选择做出命令要求的行为或者不作为。在刑事案件中,陈述性语句一般涉及的案件事实,需要侦查机关用证据证实,命令性语句一般涉及法律适用问题,是法官必须遵循的准则。四、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法官的2大任务:查明事实,适用法律法律事实是基于法律规范的存在而对客观事实加以法律化、定型化的产物。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后果1、事实的法律意义法律事实是发现法律关系的起点;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发生实效的关键——基本理路:从关键的法律事实出发,探寻法律争议的焦点,进而准确适用法律规范以确定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2、法律的事实意义法律规范是将客观事实提升为法律事实,并回归客观事实的依据——证据事实的判断并不只是客观存在与否的真假判断,其实是一个法律判断。法律规范为事实的识别提供价值标准;法律规范为事实的固定提供了法定形式——证据的类型化;法律规范为事实的探明提供了理性手段——非法证据排除、直接言辞规则、排除传闻证据规则等。3、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在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来回穿梭:从抽象到具体,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通过具体的适用环境分析不断向事实靠拢;从具体到抽象,对具体的案件事实的细节与组成部分加以提炼,看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规定的构成要件。4、涵摄涵摄:从立法者的角度,法官通常的活动是:从当事人所陈述的生活事实中为法院找到一个法定的事实构成,也就是讲某个事实涵摄到事实构成之下,就可以直接得出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后果。——将法律规范适用于某一事实的时候,如果该事实完全满足规范所规定的事实构成——生活事实被涵摄到规范之中。5、小节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法律事实法律规范司法裁判援引法律条文结语法律规范是法理学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法律规范的结构、接受对象、语句等对读懂法律条文至关重要。读懂法律条文是准确适用法律的关键。联系方式陈志伟:13296537191027-87239157QQ:62336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