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一编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非袁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至汉改称《尚书》又尊为《书经》。包括虞、夏、商、周书。《盘庚》: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炪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周诰殷盘,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2《春秋》:编年体史书之祖。“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例:郑伯克段于鄢。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3《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⑴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⑵民本思想:(核心价值观)“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⑶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⑷春秋五大战役:曹刿论战: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叁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叁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⑸外文辞令:烛之武退秦师: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⑹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4《国语》:第一部国别史。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言为主。召公谏厉王止谤。“如火如荼”。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5《战国策》: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定名《战国策》。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⑴思想观念: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对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强有力的肯定。“侠”。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⑵艺术特色:①富于文采:《苏秦始将连横》。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生动活泼:《荆柯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一历史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二诸子散文:(名词:轴心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百家争鸣。1孔丘与《论语》:“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互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语录体。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⑴礼的学说:“天命无常,唯德是否。”是对政权合理性或合法性的思考。从“天”到“人”。“致礼作乐。”是礼乐文明,强调文治教化。所以要“克己复礼。”礼——周公始作,实为社会秩序。是价值理性。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⑵仁的学说:以基于血缘亲情的道德情感为根本出发点,推己及人、由近而远,形成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结构学说。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①总则:“仁者爱人。”但爱有差等,异于墨家之兼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②仁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原则:人与社会:“克己复礼,为仁。”人与家庭:“孝悌为仁之本。”人与他人:“忠恕为仁。”忠:“尽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自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⑶命的学说:是把握客观时事的概念,知命而非认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担当精神。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⑷中庸思想:①是修养论:“无过无不及。”与人相处“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感情表达“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为人则“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②是方法论:“叩其两端而知因。”“用中。”中行——“非君子不能得其中行,狂狷亦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伪中庸:“乡愿者,德之贼也。”是媚俗者,“同乎流俗,合乎污。”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⑸其他贡献:①由儒者而儒家:儒的原义——巫觋宗祝。章太炎:“儒,象巫求雨之形也。”《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以助人君,施阴阳教化。”学术下移。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②伟大的教育家:私学之祖。“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③现实主义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六合之外,存而不论。”④失败的政治家:“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2墨翟与《墨子》:(工具理性)与儒学同为当时显学,而后式微。“贱人”。“钜子”。“兼爱”;“非攻”;“节用”。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囿,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以自利也。”然后再说攘人犬豕鸡豚者,取人牛马者,杀无辜人夺其衣裘者,再三说明“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3孟轲与《孟子》:“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亚圣”。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⑴施仁政。“民贵君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⑵人生价值观。即义利关系:鱼与熊掌,可以共存,如势不两立则必有选择。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⑶人生修养论:求放心;存心养性知天;尽心知性知天。“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⑷社会学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恒产者有恒心。”“谨庠序之教。”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⑸艺术特点: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善用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齐人有一妻一妾”。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4老聃与《道德经》:⑴“道”是什么?是普遍、无限存在的,是天地万物的始基,是人世的最高原则,是天地、自然、人世的最高抽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道的最大品格是“无”:无限可能性、无限多样性、不可确定性。“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⑵无为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⑷特色及影响:①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正言若反”。②暗示和含蓄。是不一定符合逻辑的、具模糊性的价值哲学的表现方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之不得。”③以自然为宗去把握天人关系。是自然极,非社会极。“道法自然。”④崇尚阴柔。“上善若水。”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5庄周与《庄子》:⑴心灵境界的绝对自由的设定——《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至人无己:抛弃有我之心,舒展心灵,以无我之心化同大道;神人无功:得道之人不自以为有功,以寂寞无为为最高德性;圣人无名:强调内心不受外在名利的纷扰,保持虚静、恬淡。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⑵齐物我的认识方法——《齐物论》:“以道观之,万物齐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本旨,是齐物、齐是非,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情感貌似差异,实则齐一,要人们抛弃对社会礼俗、规范、原则的执着,达到对道的体认的极致智慧,从而达到齐物我的心灵上的逍遥境界。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6荀况与《荀子》: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⑴反对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人定胜天。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⑵人性恶:所谓人性恶是指人天然有各种情欲,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必然导致暴乱争夺。但相信通过后天的学习熏染,可以致善。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劝学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7韩非与《韩非子》:先秦法家的代表作。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二诸子散文大学语文先秦文学(2)——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