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国际体系第一节国际体系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国际体系的历史演变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二、国际体系的一般特征一、国际体系的概念第一节国际体系的概念与特征一、国际体系的概念第一节国际体系的概念与特征•《美国传统词典》:体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或相互依存的元素所组成的复杂整体。•《现代汉语词典》: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美国学者:单位、客体或部分经某种形式有规则的互动而联结起来的集合。•中国学者:体系是指相关事物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或一种秩序。什么是体系•这些定义都强调了体系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体系由两个及以上的元素组成;•第二,各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交互性、依存性和制约性;•第三,各元素存在联动性和聚合性。什么是体系什么是国际体系•霍尔斯蒂:国际体系可以被定义为由一些按照规则化的过程以某种频率相互作用着的独立政治实体——部落、城邦国家、国家或帝国——所构成的任一集合体。•莫德尔斯基:国际体系是具有结构和功能需求的社会体系,具体的国际体系都是混合体系。什么是国际体系•霍夫曼:国际体系是国际政治基本单元间的关系模式,其特点在于这些单元所追求的目标范围和这些单元所履行的任务,同时也包括为达到目标和完成任务所采用的方法。这种关系模式主要由世界的结构、主要单元之间(或之中)所实施的力量的本质、基本单元的能力、权力格局和政治文化所决定。什么是国际体系什么是国际体系•吉尔平:国际体系是一种通过以某种控制形式进行有规则的互动而联结在一起的多种多样的实体的集合体。•中国学者:国际体系是指在国际上各种主要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国际机制及相应的规则、潜规则、理念等构成的体系,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联系性、稳定性、功能性等特征。什么是国际体系什么是国际体系•综上,国际体系就是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行为体(主要是民族主权国家)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组合。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国际组织、跨国公司、超国家组织以及其他国际行为体也是国际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国际体系的一般特征第一节国际体系的概念与特征国际体系的一般特征稳定性联系性层次性整体性有序性•整体性—各元素不是简单叠加或是机械拼凑,而是在联动基础上恶有机整合。•层次性—各要素由于结合方式的差异导致国际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产生了明显的层次性。•联系性—体现在各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互动状态中。•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功能,能保证自己运行和发展的相对稳定。•有序性—无政府状态并不意味着“必然的”无序性,行为体在相互作用中塑造了有序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国际体系的一般特征二、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国际体系四、三类国家共存的国际体系一、早期国际体系的萌芽第二节国际体系的历史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17年至1945年17世纪中叶至1917年1648年前三类国家共存的国际体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国际体系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早期国际体系的萌芽国际体系的历史演变•早期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体系,国家之间并没有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组合,国家之间的关系仅仅构成了一种简单的、松散的体系雏形。早期国际体系的萌芽•从17世纪中叶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国际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确切地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两次工业革命起了关键作用。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造成了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造船业的大发展。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电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实现了人类由蒸汽动力向电力的生产动力革命,而且促使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产生根本性变革。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第二个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国际体系的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根本的变化是由无所不包的帝国主义体系转换为“一个体系,两种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国际体系•二战结束以后到冷战结束形成三类国家体系。•三类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方面资本主义国际体系(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国际体系和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体系组成)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日益扩大形成了形成社会主义国际体系。三类国家共存的国际体系二、行为体多元化与国际体系的整体化三、国际体系的区域化四、网络化趋势与传统国际体系的挑战一、“一超多强”的非对称多极体系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冷战后的国际体系是一种以唯一的超级强国美国为主导,多个力量中心共存的国际体系。由于仍处于复杂的、动态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这种新体系的结构和特征仍不明晰,但已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当下体系变迁最显性的特征是两极结构的彻底瓦解,由“一个超级大国多个力量中心的非对称多极体系”取而代之,并且短期内不可能发生重大改变。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一、“一超多强”的非对称多极体系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一、“一超多强”的非对称多极体系“一超多强”的非对称多极体系远没有达到平衡和稳定状态。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强国,也无力单独处理复杂化的国际问题,如恐怖主义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此协调与合作成为自然逻辑。同时,多个力量中心更加独立自主,对美国也起着某种程度的牵制和制约作用。•在传统的国际体系中,国家行为体占据支配地位。但是在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中,各种不同层级、功能各异的行为体迅速发展,其重要性和作用也日益加强。二、行为体多元化与国际体系的整体化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行为体多元化•“行为体多元化”促使国际体系的整体化趋势有所增强。•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国际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在加强。•另一方面,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对国际体系中各行为体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二、行为体多元化与国际体系的整体化国际体系整体化三、国际体系的区域化•在近二十年中,国际体系的区域化特征也更加明显。欧洲一体化在实现经济整合后继续朝着政治和安全一体化前进。东亚一体化的趋势也开始显现。拉美、海湾地区、非洲的各个地区都在探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区域合作之路。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各区域间互动程度的扩展和深化,对于全球国际体系中制度、规范、认同的塑造有着正面作用;相反,如果各区域自我封闭,那么对于国际体系的整体性、联系性、稳定性和有序性将是严重的破坏。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三、国际体系的区域化•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交往的规模和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国家质检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不断扩大和加深。四、网络化趋势与传统国际体系的挑战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四、网络化趋势与传统国际体系的挑战第三节国际体系的现状与趋势•新的问题领域:•新的“地缘政治空间”,“信息空间”的重要性不亚于实质的“领土空间”•跨国组织或非国家行为体获得了以往不具备的活动领域和活动能量二、三大主流理论对国际体系的研究和解读三、中国学界对国际体系的探索和研究一、科学行为主义的体系观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随着科学行为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兴起和深入,系统论的研究方法被逐渐重视和应用。下面介绍科学行为主义三位代表人物:莫顿·卡普兰、戴维·辛格和K.J.霍尔斯蒂的国际体系理论架构和模型。科学行为主义的体系观•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戴维·辛格书评:《人、国家与战争》《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首次提出“层次分析”的概念,对国际体系层次和国家层次做了详尽的考察和解释。辛格认为,两种分析层次各有优劣、相互依赖、不可偏废,研究者可根据所要分析的目标对象选择合适的层次。•K.J.霍尔斯蒂《国际政治:一个分析框架》•霍尔斯蒂利用五种变量来描述和分析历史中的六种国际体系。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政治现实主义者认同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特征,认为不存在国家之上的中央权威或世界政府。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三大主流理论对国际体系的研究和解读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之间的互动造就了国际体系,强调国家塑造体系。结构现实主义肯定互动单元的基础性作用,但更强调互动单元所定义的体系结构。•温特认为国际体系的构成及性质,除了是一种物质结构,更是一种观念结构。•三种与无政府文化相对应的国际体系模式: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三大主流理论对国际体系的研究和解读建构主义国际体系国家的相互定位霍布斯式国际体系敌人洛克式国际体系竞争对手康德式国际体系朋友•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不等于无秩序和混乱。没有世界政府,但存在着国际制度。•新自由制度主义更注重国际体系的进程,而非相对稳定的体系结构。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三大主流理论对国际体系的研究和解读新自由制度主义中国学界研究国际体系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体系的基本面:国际体系的构成、结构和特征;•二是区域国际体系的比较分析研究:区域国际体系的形成、演变过程和原因;•三是中国与国际关系的关系: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和挑战;•四是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国际体系。延伸阅读国际体系研究的多重视角中国学界对国际体系的探索和研究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