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德先生《教学论》读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李秉德先生《教学论》读书笔记李秉德先生在主编《教学论》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论教材的编写思想:一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完整的教学论体系;二是教材要注意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三是强调教学论教材的编写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强调编写一部优秀的教材,必须具备教学的适用性。绪论过程论目的论原则论主体论课程论方法论环境论反馈论余论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二)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1、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2、教学原理是对教学规律的说明3、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主观认识,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实践性孔子的教学原则1.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经验十分丰富。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要早几十年。孔子对启发式教学是这样表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教学相长孔子对教与学、师与生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辨证的。他认为只有很好地当学生,才能更好地当先生。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4、学思并重孔子有句论述学习方法的名言,叫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它精辟地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5、温故而知新孔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除此之外还有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突出德育、由博返约等原则。孔子关于对教学原则的论述主张,可谓最大限度的顺应了教学的客观规律,是孔子教学思想中璀璨夺目的精华,时至今日仍颇富生机,很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与借鉴。《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1)豫、时、孙、摩(2)长善救失(3)启发诱导(4)藏息相辅(5)教学相长此后,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著名思想家、教育学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国外学者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1)凯洛夫的教学原则体系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个别指导原则.(2)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3)赞可夫的教学原则体系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部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当代国内学者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1)王策三先生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统一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2)李秉德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1、教学整体性原则;2、启发创造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有序性原则;5、师生协同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积累与熟练原则;8、反馈调节原则;9、最优化原则教学各原则的含义与实施要求?(一)整体性原则1.教学整体性原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二是指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2.依据: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它从根本上体现了教学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总的方向。整体性原则也是教学活动具有整体性特点的反映。3.教学中贯彻整体性原则有以下要求。(1)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2)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实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认知因素相统一(4)实现身心发展的统一(5)实现教学诸要素的有机配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二)启发创造原则1.涵义:启发创造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2.要求(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创新意识(2)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思维能力(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涵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关系。2.要求(1)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2)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的特点,正确、恰当地联系实际(3)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4)教学内容要重视乡土教材的补充(六)因材施教原则1.涵义:因材施教原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上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2.依据:是教学受制约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一规律的反映。3.要求:(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2)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4)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七)反馈调节原则1.涵义:反馈调节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2.依据:反馈调节原则是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相互作用与影响规律的反映。3.要求:(1)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2)教师对获得的反馈信息要及时评价,并对教学活动作出恰当调节(3)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一、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一、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赞可夫说:“现代生活不仅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可能性,而且对学校在学生发展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他“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它的现有发展水平。他提出五条教学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①加大教材难度,更新教学内容,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②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把精神力量发动起来。)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下一页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布鲁纳首先是一位心理学家,1965年曾担任美国心理会主席。他对动物行为、人的感知觉、人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等心理学问题皆有独特见解。但他又是一位教育学家,尤其是出色的教学论专家。战后他敏锐地将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人们关注的各种教学论课题,诸如智力发展、认知过程、课程编制、教学法改革等等,并提出许多闪光思想,从而创立了结构主义教学论流派。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布鲁纳的三本代表性论著中:《教育过程》(1960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正是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布鲁纳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为此,他提出著名的“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布鲁纳的教学思想:1.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主张螺旋式课程编制3.注重早期教学4.倡导发现学习法下一页1.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第一,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第二,把所学的知识用圆满的结构联系起来,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第三,领会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地;第四,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可以缩小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各级教育的贯通;第五,可以简化教学内容;“现实的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把它精简为一组简单的命题,成为更经济、更有活力的东西(基本结构)”返回2、主张螺旋式课程编制使学科内容围绕基本结构在范围上逐渐拓开,在难度上逐渐加深。编制一个好的螺旋式的课程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课程内容的编排要系列化。第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相统一。第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返回3.注重早期教学布鲁纳建议将最新的科学知识以最快的传递速度最早地传递给学生。为使学生便于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一方面要注意诉诸直观,注意浅显明了,按照儿童的理解能力提供教材,使教材传授适应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又强调教学中要注意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把教学变成引导学生发明创新的过程。返回4.倡导发现学习法“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式。”他认为,学生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并没有本质差别,仅属程度或层次上的不同。发现学习法要求学生模拟走科学家已走过的研究道路,“提出课题,树立假设,创设情境,解答论证,总结概括”。返回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3)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